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7期 本期2842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11-10

  当前,贵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一手抓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查缺补漏、巩固提升、迎接大考、赢得大考,确保高质量、打好收官战,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贵州省人民医院在行动,真帮真扶,为我省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发挥医疗资源优势,加大智力援助的力度,向基层一线聚焦发力、精准发力。

 

“健康扶贫工程”助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贵州省人民医院参与脱贫攻坚精准帮扶纪实

 

□邱 焰 朱梦怡

 

  威宁自治县板底乡雄鹰村村民李贵英怎么也想不到,短短几年光景,通组路全部硬化,住了半辈子的平房焕然一新。“里外粉刷干净,敞亮多了,政府还给家里添置了鞋柜、碗柜等,想得真周到,这还得感谢袁书记!”李贵英感言道。

  李贵英眼中的好书记,就是贵州省人民医院党委办公室机要科科长、雄鹰村第一书记袁博。从医疗系统到田间地头,袁博始终不忘“人民医院为人民”的初心,一方面“对症下药”,将这块贫瘠的土地变成发展的沃土;另一方面,积极组织省医专家在全乡开展“万医下基层”大型义诊等活动,为多个村民联系手术并减免医疗费,让贫困村民不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当地村民称赞她为乌蒙彝乡的“索玛花”。

 

精准扶贫路上倾注真情

  8月,威宁自治县板底乡雄鹰村“经一夜雨凉到梦”,室外温度16摄氏度。远山青黛,晨曦冉冉,清爽秋风中,雄鹰村100多亩向日葵竞相绽放,袁博站在田埂边,脸上的笑容比花儿还灿烂。

  800亩地的土豆花谢了,收获的时节到了。隆隆机器声伴着村民的号子,划破黄土地,一个个土豆像新生的婴儿,陆陆续续离开大地母亲的胞衣。

  “一亩地能产3000斤土豆,这是雄鹰传统的特色优势产业。此外,依托乌蒙高原冷凉气候优势,在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中紧扣‘八要素’,种植冷凉蔬菜、花椒、向日葵,养殖本地小黄牛,老百姓去年人均收入9000多元,今年的目标朝万元大关迈进,这样发展下去,走上小康路,我们有信心。”袁博说。

  让“贫瘠的土地流金淌银”,雄鹰村党支部书记陈兴龙感叹:“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了。”

  陈兴龙打心眼里佩服袁博,他说:“原本以为是省里面下来坐办公室的,估计要不了多久她就会回去。没想到,这个女干部一点也不娇气,承担最艰难最繁重的任务,在她的带领下,村民们转变心态,愿意跟着大干一场,才有了如今的雄鹰村。”

  今天的雄鹰村不等、不靠、不要,坚定、坚强、坚韧,凝聚起脱贫攻坚的深厚力量,2872人冲刺再冲刺,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袁博表示:“无论在病室还是在田间,心中时刻谨记‘人民医院为人民’。扶贫路上更是如此,脱贫攻坚就如同医生看病,心系群众、精准把脉、精准施策方能夺取全胜。”

 

心系基层群众送医送药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省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推动健康扶贫落实到人、精准到病,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威宁自治县52岁的文忠一直被认为患了脑瘫。两年前,袁博帮忙申请省医专家去他家巡诊,文忠确诊患上的是帕金森病,听闻他家是因病致贫,医院决定免去了全部治疗费。而今,文忠的病情不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还能养鸡喂牛,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在紫云自治县,48岁的罗宇于2018年意外摔成重伤,经过紧急救治才逐渐恢复,但是却因丧失劳动能力,一家人又掉入了贫因户的行列。省医扶贫医疗队知晓后,开通绿色通道,将罗宇送院治疗,住院费用报销90%,又在村里的帮助下解决了后顾之忧。

  推动晴隆县人民医院和省医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在脱贫攻坚决战之年,该院借助省医在医院管理、临床诊疗、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先进做法,以晴隆群众的医疗需求为导向,全方位助力医院发展。

  “大力推进健康扶贫工程,让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敢看病、看得起病,不再因为疾病而陷入困境和绝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省医党委书记张湘燕话语铿锵,从“一对一”帮扶贫困户到建立“医联体”,补齐边远地区医疗卫生能力短板,让基层群众实现“病有良医”,在家门口就能看得好病。

  2020年,贵州省开展“万医下基层”大型义诊巡诊活动,省医共派出14支医疗队200余名医疗专家深入基层,分赴纳雍、威宁、赫章、丹寨、瓮安、望谟等地开展义诊巡诊, 为村民们联系手术并减免医疗费。同时,医院向城市医疗集团、医联体、对口帮扶医院共派驻86名专家开展医疗帮扶,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协调资金项目助力脱贫

  今年3月,省委发出“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的动员令,医院主要领导率先垂范,班子成员带队先后19次到威宁自治县板底乡、海拉镇、陕桥街道、金钟镇、金斗镇、迤那镇等6个乡镇开展挂牌督战包保帮扶工作,既督又战,真帮真扶,全院动员、全员参与。挂牌督战3个月来,协调项目落地9项,帮助解决各类资金近2000万元。

  今年6月,在省委办公厅、省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医院设立了“农特产品消费扶贫服务中心”。

  “目前服务中心已组织贵州扶贫农副土特产品4 0 0 余种上架, 尤其是我省‘9+3’地区的农副土特产品占60%左右。”省卫生健康委主任、省医原院长孙发说,医院还设立了“毕节市农副土特产品销售店”,由毕节市商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供货,保证销售的所有农产品均产自贵州,且大部分来自毕节市。同时,院方还规定职工食堂、营养食堂、盛意食府所需的干货、粮油、大米等农产品均在扶贫超市内采购,保证贫困户持续增收,稳固脱贫成果。

  “悬壶济世医者心,扶贫路上绽芳华。”除了派驻的第一书记袁博, 一直以来, 省医深入贯彻“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要求,通过深化医疗帮扶、抓实挂牌督战、助推消费扶贫等实招实策,坚决把脱贫攻坚责任扛在肩上、落实到行动上,积极为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4229-4-1.jpg

院党委书记张湘燕(左)率队赴威宁自治县板底乡开展挂牌督战脱贫攻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