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8294版 当前A1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10-16

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献智出力

 

——播州区政协开展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纪实

 

□黄万义

 

  调研报告4篇,提案35件,社情民意15条……

  全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启动以来,播州区政协系统及广大政协委员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开展调查研究,内容涉及农业产业发展、农村安全饮水、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医疗保障、教育均衡、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口就业等各个领域,所提意见和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解决了老百姓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

  近年来,播州区政协按照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要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举全区政协力量和智慧,为精准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政协力量。

 

政协领导率先垂范

  第一时间抓好会议精神传达学习。全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推进会召开后,区政协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和界别政协委员专题会议,做到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全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推进会精神,第一时间安排部署全区“百千万行动”相关工作。

  迅速成立工作机构并明确工作职责。按照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工作要求,区政协成立了由主席任组长、副主席任副组长、各委办主任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遵义市播州区政协贯彻落实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责任人。

  政协机关干部在脱贫攻坚中当先锋打头阵。党委有号召,政协有行动。区政协7名班子成员包保8个村,率先垂范,深入基层一线,每月到挂包镇乡(街道)开展挂帮工作不少于2次。根据区委统一安排部署,区政协机关挂帮三合镇泽头村,区政协机关抽调2名科级实职干部驻泽头村,按照“一人驻村、全单位帮扶”原则,区政协机关干部带头筹资在互合村流转120亩土地种植辣椒,通过发展产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成效显著。

 

委员企业真帮实扶

  区政协委员企业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真帮实扶,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工作要求,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群众主体的原则,抓牢“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群众满意”四个关键,打好“产业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住房保障”四场硬仗,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和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多方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开展了大量的工作,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农业界委员马蒲林所在的遵义市播宏猕猴桃果业有限公司,因地制宜在三岔镇高山村发展猕猴桃产业,效果立竿见影,不仅激活了贫困群众的“自我造血”能力,贫困群众变成了产业工人,实现了持续稳定增收,还通过股份合作经营方式,壮大了高山村村级集体经济,使昔日的省级一类贫困村通过产业扶贫之路,由贫困走向富裕。目前,以“三岔高山猕猴桃”农产品为核心的区域特色现代农民“培训园”和“农产品观光园”为一体的生态示范基地已初具规模。经济界委员柳洪斌所在的遵义高山云顶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乐山镇浒洋水村扁担山流转500亩荒地发展特色农业,种植蓝莓助农增收。以经营建筑石材起家的柳洪斌,有一定的经济积累后,决心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回报社会,体现责任担当。通过流转贫困户闲置土地,增加了他们的收入,还成功解决了浒洋水村14户28人务工问题,其中:常年务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5人,人均年收入达3万元。

 

发挥不同界别委员专长

  扶贫扶智,助学献爱心行动不间断。工商联合会界委员张家勇,担任芶江镇富诚聚助学金协会副会长,积极参与芶江镇爱心助学组织的筹建,主动联系热心人士、在外乡友、爱心企业代表,动员他们参与教育帮困工作。2006年至今,已资助贫困户子女和品学兼优的学生2029人次,累计发放助学金290余万元,近三年均在40万元以上。

  凝心聚力,壮大合作社经济助推脱贫攻坚。农业界委员何万明,自2016年8月组建遵义绿动九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后,积极带领群众盘活土地资源,将公司、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大户、农户、贫困户有机结合起来,走上了农业产业规模化、高效化发展之路。合作社发展带动群众增收2千万元,涉及农户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吸引100余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带动就近就业738人。2018年以来累计发放贫困户分红20余万元;发放就业工资250万元,其中贫困户20人工资收入30余万元,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紧盯脱贫目标任务,聚焦乡村振兴谋发展新路。特邀界委员吴溪,时任三合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坚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工作理念,有效推进全省首家三社融合发展专业合作社,发展产业助农增收。在马坪村发展花椒1500亩,带动当地70多名贫困群众就近务工,群众以土地资源入股分红;建成了3000平方米的蔬菜配送中心,与区内8个乡镇的学校签订销售订单,惠及贫困户58户249人,大力推动农民群众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农产品变商品的“四变”改革。

  此外,其他界别委员也发挥各自专业特长,为党委政府分忧解难,协力推进社会民生事业发展,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献智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