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营商环境的再认识
□石校瑜
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有效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依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世界银行发布的一项报告表明:良好的营商环境会使投资率增长0.3%,GDP增长率增加0.36%。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营商环境优化建设力度持续增强并取得积极成效。2019年10月23日,国务院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标志着营商环境建设已经进入法制化轨道,国家将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着力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增强发展动力。
随着我国营商环境建设力度持续加大,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以及思想认识和工作实践的不断深化,营商环境优化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国际排名也在持续上升。2005年,世界银行首次发布中国企业营商环境指标全球排名第91名。2018年,世界银行发布中国营商环境总体全球排名跃居第46位。2019年世界银行发布营商环境排名中国跃居全球第31位。
营商环境已获社会各界,特别是政府方面的空前重视。
根据《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营商环境是指企业等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所涉及的体制机制性因素和条件。笔者认为,营商环境的具有以下特点:
——营商环境具有相对性。各区域的营商环境具有自己的优势和特殊性,其优势和特殊性是在比较中体现出来的。因此,营商环境没有标准模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由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资源禀赋的不同,各地营商环境建设的重点应该不同。或者说,营商环境的问题及优化工作存在区域差异。比如东部发达省份与贵州省等西部落后省份面临的营商环境问题不一样,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点肯定也不一样。
——营商环境具有动态性。营商环境各种构成要素总是在不断变化之中,构成营商环境的各种条件及其优势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影响企业发展的诸多营商环境影响因素当中,有些因素是直观的,是可看可察的,是企业投资前期通过尽职调查可以充分了解的。例如:气候条件、交通条件、资源禀赋、融资环境、产业配套、扶持政策等等。而且这些因素在一定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但是有些因素是企业在投资之前,很难看到、无法把握、最终可能失去控制的因素,例如基层政府的政务诚信。
——营商环境具有竞争性。良好的营商环境必然会对投资者产生极大的吸引力,打造营商环境就是营造投资条件,增强对投资、技术、人才的吸引力。
——营商环境具有可经营性。良好的营商环境必然会产生巨大的投资效应,环境一经形成,就应当通过经营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不断优化,并不断推进投资,最终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税收、社会就业等受到积极影响。
——营商环境具有可塑性。营商环境可以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建设得以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就是改善构成营商环境要素的质量,有效配置高效环境要素,使其达到最佳效果,是一个改善、调整、重组和优化投资环境的过程。
——营商环境中的敏感因素企业反应最强烈。不同的企业在不同时期都有一个或几个营商环境的敏感因素或关键因素,这些因素可能成为企业成长过程中的“绊脚石”,与企业利益受损的程度直接相关。据调查发现,在诸多关于企业向政府高层投诉或媒体爆料的案例中反映出,企业对“绊脚石”这种敏感因素的反应最强烈,因为这种因素已经事关企业生死。这是政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积极解决的问题。
(作者系省政协委员、中鼎资信评级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