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IT时代到新型互联网时代,他坚持“技术立企”,活跃在行业前沿
“IT老兵”孙丕恕新传
□黄 鑫 孙 琳
4月8日,重庆、济南、杭州三地视频连线,孙丕恕代表浪潮、张勇代表阿里巴巴,分别与重庆市“云签约”,双方将在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高端制造、大数据创新应用、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展开合作。
身为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被誉为“中国服务器之父”“中国数据开放第一人”。30年来,从传统IT时代到新型互联网时代,从传统IT产业的领军者到与领先互联网企业同台共舞,他始终活跃在行业前沿。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他指挥浪潮与BAT等领先互联网企业并肩作战,坚持科技“战疫”。
指挥云端“战疫”
1月25日,大年初一,孙丕恕接到一个特殊的电话,是来自云南的求助电话。春节期间,庞大的人口流动给疫情防控工作增加难度,该省急需浪潮搭建一套大数据疫情监测指挥系统。
孙丕恕毫不犹豫地接下这项重任,马上召集项目启动会、组建项目团队。3天后,系统火速搭建完成,实现疫情数据省、市、县三级穿透,成为云南防疫战的“电子沙盘”。
此后在浪潮助力下,四川、重庆、黄冈、济南等50多个省、市纷纷上线疫情指挥系统,海量数据穿梭于大屏之上,为“战疫”提供精准支持。在交通、医疗、金融等多个领域,浪潮也基于大数据技术,提供疫情筛查、健康码、“一贷通”等多项服务。由浪潮打造、覆盖400多个城市的爱城市网App接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连同支付宝、微信成为“国家防疫健康信息码”三大互联网亮码端。
疫情期间,云会议、云办公、云招聘等一系列云服务成为抗疫复工离不开的数字工具。早在1月30日,浪潮就宣布免费开放远程视频通讯服务、HCM Cloud、“云+”等远程协同办公服务。随后,浪潮全面升级云上防疫服务,基于“云+”协同工作平台推出“云+战疫版”,涵盖科技“战疫”、在线政务、人事助理、协同工作、开放生态五大板块,包括易登记、健康码、疫情指挥、视频会议等20余项功能及服务。
在指挥科技“战疫”过程中,孙丕恕组织召开了无数次视频会议,坚持全面督战。
2月2日,应防疫之需,经山东省工信厅批准,浪潮智能工厂紧急复工。当天上午,孙丕恕身穿防护服、戴着口罩出现在工厂车间,一线指挥复工准备、疫情防控。浪潮智能工厂作为工业互联网的典型案例,仅用时1天即恢复生产,提前复工生产供国家调度、用于防疫的服务器等信息化产品。
“浪潮在提供抗疫所需各项云服务的同时,还要保障防疫前线的IT设备需求。我们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科技手段,助力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孙丕恕说。
面对多个部委、多地政府及BAT等互联网公司激增的云服务需求,浪潮快速强化服务器新增、扩容等信息化设备支撑。疫情是一面镜子,映出了浪潮与BAT等互联网企业并肩开展云端“战疫”的身影。
深化“云数智”转型
浪潮作为一家老牌IT企业,之所以能与互联网企业并肩“战疫”,归功于孙丕恕早在10年前就开始力推公司向云计算转型。
2010年,浪潮提出云计算战略1.0,由传统IT产品、方案提供商向云计算服务商转型。那时,业界对云计算还普遍处于“雾里看花”状态,只有阿里等少数企业试水,并以公有云为切入口帮助中小企业“上云”,孙丕恕认准云计算是大势所趋,基于多年耕耘政府行业信息化的理解,选择对安全要求更严苛的“政务云”,利用一切机会向政府“科普”。
2013年,济南市政府终于被孙丕恕说服,第一朵“政务云”由此诞生。此后,浪潮陆续为全国25个省、220+地(市)提供了云计算服务。其基于实践总结出的业务上云、数据整合、创新应用“上云三步曲”,得到客户高度认可,至今仍在业界广泛推行。
庞大的“政务云”,让浪潮积累了海量政府数据,堪称各类数据中的“钻石矿”。在进一步挖掘、释放数据价值过程中,浪潮于2014年将云计算战略升级为2.0,再向大数据服务商转型;孙丕恕作为人大代表,亦在全国两会上呼吁推动政府数据开放。
多年来,浪潮展开了一系列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探索。如在济南,患者通过电子健康码授权后,在保障数据安全的情况下,医生可查询其近几年的就诊记录,实现医疗数据跨区域、跨机构共享。济南健康医疗大数据模式,还被复制推广至天津、内蒙古、厦门、南宁等地。
在发掘大数据价值时,人工智能的倍增器作用不断凸显。孙丕恕又作出判断:新IT时代来了,人工智能拐点已至。未来云计算之争不是“计算之争”,而会上升为“云数智之争”。
于是,2018年浪潮云计算战略3.0发布,提出构建涵盖政府、企业、个人的三维数据新链接,向云服务、大数据、智慧城市“新三大运营商”转型,做领先的“云+数+人工智能”新型互联网企业。
“云计算是新生产力,大数据是新生产关系,人工智能是新生产工具,云、数、智三者结合将推动新型互联网发展,加快数据价值释放。”孙丕恕多次在公开会议上说。
两年来,浪潮不断深化云计算3.0战略,加快向“云+数+人工智能”新型互联网企业转型。孙丕恕力推的“云数智”理念获业界认同,BAT等企业近一年纷纷转战“云数智”领域。疫情防控期间,包括浪潮在内的互联网企业云上“战疫”,不仅让“云数智”技术服务能力得到验证,还增添了浪潮继续深化转型的底气。
孙丕恕推动的向新型互联网转型战略亦获市场认可。2019年,浪潮首次参评就登上中国互联网企业百强榜单第25位,跻身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百强第11位,工业互联网成为国家级十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之一。
3月31日,孙丕恕在浪潮2020财年大会上宣布,浪潮云已完成Pre-IPO的C轮融资,估值突破100亿元,年内将谋求科创板上市。在他看来,浪潮云IPO(首次公开募股)将成浪潮新型互联网成功转型的重要标志。
坚持“技术立企”
不论是浪潮正在推进的新型互联网转型战略,还是过往多次转型,孙丕恕都坚持“技术立企”,“要把命攥在自己手里”。
大学毕业就加入浪潮,从研发做起一路成为企业当家人,在30多年时间里,孙丕恕始终最关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企业要活着,只能靠创新。”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从参与我国首台电脑研发、力排众议推出首台服务器,到迎难而上打造第一朵“政务云”……孙丕恕一次次选择最难啃的“硬骨头”,全力以赴攻克核心技术。在技术驱动的IT行业,企业只有把握前沿技术,才能避免淘汰出局。正因孙丕恕的“技术冲动”,一次次把浪潮推向行业前端。
“技术是科技企业的生存根本,也是发展动力。”孙丕恕说。
2019财年,浪潮研发投入增长32%,发布63款硬科技产品,申请专利7458项,发明专利占84%;牵头、参与制定各类标准77项,其中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21项;区块链专利位居全球前十,排名中国人工智能专利榜前四,OpenStack社区贡献全球排名进入TOP10。
在浪潮2020财年大会上,孙丕恕谈及最多的还是研发创新。“2020财年浪潮研发投入预计增长32%,进一步加强平台产品研发、核心技术攻关。”他表示,浪潮将围绕核心技术突破,深度布局服务器、存储、网络、云海平台、云服务、云ERP(企业资源计划)、区块链、数据库等硬科技产品及下一代5G、自动驾驶、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研发,打造云数智金刚钻产品。
在浪潮科研楼大厅的一整面墙上,密密麻麻排列着所获核心专利,记录了它坚持“技术立企”、从传统IT周期走向新IT时代的征途。这面墙亦为鼓励全员技术创新的激励墙,而设立它的“IT老兵”孙丕恕,正在互联网时代续写新传奇。
“新基建”的新机遇
国内疫情的硝烟正渐渐消散,复工复产、发展经济成为现阶段的主课题。孙丕恕认为,后疫情时代发展数字经济将是最佳选项,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领域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虽然“新基建”在疫情期间受到广泛关注,但它并非一个新概念——早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就明确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位。而突如其来的疫情,再次证明了加快“新基建”建设、提高新型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水平的重要性。
“这几个月,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基于云计算、大数据、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的‘新基建’起到的巨大作用。数字化、智能化发挥的‘无接触’效应,提升了疫情防控的全流程、多角色、多场景协同效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越高的工厂和企业,复工的进度和效率也越高。”孙丕恕说,在疫情防控、有序复工等关键时刻,数字“新基建”支撑了社会稳定运行、政府公共治理。
他表示,国家此时重提加快“新基建”,不仅能减缓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冲击,推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新动能,还将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公共服务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较之传统的铁路、公路、桥梁等“老基建”,“新基建”是发力科技端的基建。在孙丕恕看来,后者包含的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领域,均着眼于经济长远发展必须提速的科技领域。当前,各国经济都朝智能化、数字化、科技化方向发展,我国加快“新基建”如同修一条驶向科技强国的“数字高速公路”,为数字经济打造坚实“底座”。
浪潮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军企业,长期服务于政府、企业数字化转型,在“新基建”相关技术领域已有深耕及布局。孙丕恕表示,浪潮将继续大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力投身“新基建”,深化向“云+数+AI”新型互联网企业转型,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数字底座”。
人物小传>>
孙丕恕,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被誉为中国服务器之父、中国数据开放第一人。他是PC时代的领军人物,曾推动浪潮PC成为领头羊,也是国内服务器时代的开创者,并推动浪潮服务器问鼎全球;他是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的布道者,首创“政务云”,让浪潮始终引领政务云场;他率先呼吁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很早就将大数据作为浪潮战略性业务;他还是新型互联网先行者,看准云数智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发展趋势,正带领浪潮向“云+数+人工智能”新型互联网企业转型,活跃在互联网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