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4期 本期27238版 当前B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04-03

贵州各地抢抓春时,摘下农村产业革命的“金叶子”——

 

春到黔山 贵茶飘香

 

□金忠秀

 

  “茶叶基地在我村,唱着山歌谢党恩……”又到一年春茶采摘季,在普安县2000亩“白叶一号”茶园基地,茶农们唱起了自编的采茶曲。

  “白叶一号”这片“金叶子”,来自浙江安吉。2018年4月,安吉县黄杜村的20名农民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种植白茶致富的情况,希望捐赠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总书记充分肯定这种为党分忧、先富帮后富的精神,勉励大家把帮扶困难群众这种事做实做好做出成效,带动更多人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总书记的回信凝聚力量。赠“茶礼”、传茶经、授茶技,承载着安吉帮扶真情的960万株“白叶一号”茶苗,由此跨越千里、扎根贵州,覆盖普安、沿河等地的13个村(社区),带动了1243户4159人脱贫。“白叶一号”的成功实践,成为贵州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狠抓茶产业提质增效的生动缩影。

  总书记的嘱托催人奋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践行生态发展路径,贵州抓住生态这一核心优势,把茶叶作为农村产业革命的示范品种,遍布全省的700万亩茶园正以生机勃勃的姿态,升腾起400多万茶农的致富希望。

 

碧海无垠,茶园面积连续7年全国第一

  咬定青山不放松。自2018年“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在贵州启动以来,茶产业被列为全省重点发展的12个特色优势产业之一,省级层面成立省农村产业革命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组建茶叶专班,全力推动茶产业产销升级。

  立足生态,因势而谋。作为我国唯一低纬度、高海拨、多云雾、无污染兼具的全境高原茶区,贵州拥有茶树生长最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为利用坡地农业特征念好“山字经”,贵州茶产业踏上了规模化发展的新路子。

  纳雍县五三村正全力打造7000亩规模化茶园。大山之间,在挖掘机深翻后的土地上,人们忙着放线、打坑、放苗、培土,身后留下了一行行翠绿的茶苗。

  近年来,毕节试验区充分发挥茶叶资源优势,建成一批高标准茶园基地。2018年以来,全市累计新植茶园40万亩,目前拥有茶园面积近90万亩。

  雷山县大塘镇高岩村的村民,正忙着种植同为安吉县捐赠的90万株白茶茶苗。今年春节后,凤冈县永和镇鱼塘村已完成1400余亩茶苗种植,思南县完成了大坝场、瓮溪镇、枫芸乡等6个乡镇新建茶园3670亩……

  紧跟农村产业革命的步伐,贵州茶产业按下“快进键”,一路稳扎稳打、持续发力,实现了从规模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快速转变。如今,贵州已成为全国知名的产茶大省、茶园种植面积第一省,茶产业成了全省绿色优势产业、脱贫富民产业。

 

建“绿色提款机”,茶叶成致富金钥匙

  山,因茶而美;人,靠茶而富。

  农时不待人,脱贫不能等。今春,全省茶行业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产。

  随着普安、水城茶园率先奏响采茶之声,关岭、黎平等产茶县紧跟其后,涌现出茶农抢摘、茶企抢制、茶商抢购的繁忙景象。贵州农村产业革命的“第一桶金”,正从芽尖冒出。

  春耕时节,分秒必争。贵州抓住龙头企业这一“关键少数”,积极引导、帮助茶叶企业解决难题、有序复工复产,持续带动农户增收。

  在普定县秀水村亮峰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白茶种植基地,称重点排起了两条长长的队伍。“来这里采茶,工厂提供一日三餐,平均一天可以拿到两百元左右的工资。”村民王梅英笑着说。

  “现在每天来采茶的人数在1000人以上,预计到采摘结束,累计可以解决人员务工3万人次。”亮峰茶业经理罗晓波介绍说。

  目前,贵州已建成茶企、合作社4900余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7家、省级龙头企业230余家。它们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形成茶叶采摘、加工、销售产业链及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让广大群众一起收获茶产业这笔“绿色财富”。

  2019年,贵州茶叶出口金额突破1亿美元,成为全省第一大出口农产品;实现茶叶产量40.1万吨、产值45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7%、14.5%;茶产业辐射带动356.1万人,带动贫困户34.81万人、脱贫17.46万人。

 

茶香持续远扬,“黔茶出山”风行天下

  “如果大家想喝没有污染的茶,就到贵州来。”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贵州省委主要领导向海内外发出盛情邀请。

  自信从何而来?是一簇簇茶树染绿的条条风景线、一颗颗嫩芽蕴藏的春天味道、一杯杯干净茶饱含的坚守与决心。

  请进来,走出去。以“黔茶出山·风行天下”为主题的贵州茶产业推介会,先后走进全国多个省、市。从国内到国际、从北国到江南、从网络到电视,高密度、多元化的贵州茶产业推介已成常态。

  乘胜而上,线上发力。3月22日,在都匀市本善茶空间,一场极富民族特色的线上直播正火热进行。视频里,主播身穿苗族服饰介绍都匀毛尖茶文化,不时开展互动、茶艺展示。

  “贵州将加快黔茶电商发展,利用各类电商平台融合,提升贵州茶的知名度,实现贵州茶后发赶超。”今年全省茶叶电商首次视频培训会如是提出。

  如今,贵州茶品牌从“都匀毛尖”一枝独秀,到“三绿一红”品牌引领,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同时,借助大数据产业发展优势,不断实现新突破。

  感恩奋进的贵州茶产业,走出一条贵州原料、贵州制造、贵州标准、贵州品牌、贵州创造之路,不仅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更为乡村振兴赋予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