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力 扩规模 优结构
贵州持续力挺民间投资
□本报记者 田锦凡
100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9278.35亿元,年内拟完成投资2010亿元。
这是贵州省发改委日前公布的一份年度民间投资计划,旨在进一步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扩大民间投资规模、优化民间投资结构,充分发挥其在全省促投资、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补短板、惠民生、促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这份体量庞大的计划中,民间投资重点项目涉及贵阳市99个、总投资3074.48亿元,遵义市308个、总投资2096.61亿元,六盘水市99个、总投资507.83亿元,安顺市149个、总投资807.87亿元,毕节市33个、总投资233.35亿元,铜仁市59个、总投资553.78亿元,黔东南州38个、总投资213.62亿元,黔南州122个、总投资1116.13亿元,黔西南州90个、总投资535.15亿元,贵安新区3个、总投资139.54亿元,涵盖交通运输、旅游、棚户区改造、重大产业园区、教育、工业、经贸流通、生态环境等领域。
类似引发民间资本青睐的举动,在贵州并非首次。近几年,这个冀望快步后发赶超的西南山地省份,积极结合实际、发挥优势押注于民间投资。
2018年全省民间投资增长13.8%,增速为此前3年最快;2019年增长20.2%,较上年高6.4个百分点。如今,民间投资已然成为贵州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农村产业革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城市综合体建设提速
近年来,随着区域融合发展步伐加快,贵州已逐渐形成以黔中城市群为城镇化发展主体形态,集聚贵阳-安顺、遵义两大都市圈,以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六盘水、毕节、铜仁、凯里、都匀、兴义为中心的六大城镇组群)联动周边城镇打造区域城镇组群的省域城镇化空间格局。
而纵观今年贵州力推的1000个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涉及领域众多且分布范围较广,遍布全省各市(区、县)。这些项目建成投运后,或将进一步推动当地城市建设、商业发展。
贵阳计划年度完成投资345.05亿元的99个项目,包括旅游4个、棚户区改造20个、工业6个、医疗卫生5个、康养1个、信息基础设施2个、经贸流通6个、重大产业园区4个、重大市政工程3个、生态环境6个、交通运输2个、农林牧渔3个、能源2个、科技1个、房地产业16个及其它18个。其中,就有一批值得关注的城市综合体项目。
比如,花溪湖城市综合体项目毗邻花溪区行政中心,建筑面积约为154.02万平方米,总投资达43.8亿元,集自然山水、生态廊道、商业、文化旅游、配套服务于一体,是该区最重要的城市核心及景观节点区域;贵州省教育厅及周边棚户区改造(恒峰二期)项目,将按“城市级超高层地标城市综合体”的标准,结合轨道交通、人民大道城市主干道及商圈优势,打造具有引领性的地标建筑,为云岩区发展中高端商贸、促进中高端消费助力。
记者注意到,今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曾提出,要围绕做大做强城市群都市圈、加快新型城镇化及乡村振兴,谋划实施一批新项目,发布实施新一批黔中城市群重点项目工程包,全力支持贵安新区高质量建设与发展,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成城建投资2200亿元。
如今随着1000个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公布,加之得益于省、市、县各级政策大力支持及引导,各县(区)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或会尽快建成完工。届时,这将为贵州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推动大城市格局进一步升级,带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
优化服务促项目落地
据了解,为扎实、有效推进民间投资重点项目实施,今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曾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及单位结合工作职责,从强化主体责任、政策落实、资金引导、机制协调、调度管理、政策解读、舆论宣传6个方面,合力推进项目开工建设、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此番,贵州省发改委在发布上述计划的《通知》中再次提出,各地、各有关部门及单位要积极营造良好政策环境,认真落实国家规定的各项政策,进一步放宽民用机场、公路、铁路、水运、煤矿开采、油气勘探开发、配售电、基础电信运营、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市场准入,对民企、国企一视同仁,对大中小型企业平等对待,切实把“非禁即入”真正落到实处。
同时,贵州将整合补短板领域政府支持引导民间投资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基础设施领域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样板工程专项、省预算内前期工作经费及西部大开发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补助专项等政府引导资金,积极支持1000个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完善银政企沟通合作机制,适时召开全省银政企对接会,并根据工作所需开设“民间投资”专场,专题为民间投资重点项目做好推介、融资工作。
此外,贵州还将优化金融服务,完善民企直接融资支持制度,健全民企融资增信支持体系,有效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强人才培养及引进,为民企发展壮大提供人才支持及保障等。
该委则将对1000个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推进计划实行台账管理、按月调度,各地需于每月25日前向其报送项目推进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困难;充分发挥省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会同有关部门、单位建立部门联动帮助民企协调解决问题的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全省制约民间投资发展的突出问题。
各地、各有关部门亦将建立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实行“一项一策”,切实推进项目建设;加强民间投资统计,指导民企按统计法及统计有关规定,将民间投资全面如实入库统计,做到应统尽统等。
民间投资成重要力量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9月,贵州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3.3%,高于全国民间投资增速8.6个百分点,较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7.5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为37.1%,较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全年民间投资增长20.2%,较上年高6.4个百分点。
截至去年10月底,贵州省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共向社会公开推介重点领域民间投资项目598个,总投资达4663.127亿元;其中,已完成推介成功引入民资项目50个、总投资328.59亿元,引入民资243.5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贵州在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上,仅对企业投资项目的“外部性”条件进行审查及把关,审批事项已由155项压减至84项。
过去一年,全省有13个项目纳入国家补短板领域政府支持引导民间投资专项备选项目清单,争取到国家切块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3.1亿元;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2100万元,用于支持34个项目开展PPP前期工作。
同时,贵州积极安排省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6080万元,支持农业技术服务、农业信息化、山地旅游、农村一二三产融合、资产收益扶贫、家政服务6大类39个新兴领域投资项目;安排260万元省级前期经费,支持4个民企项目开展前期工作。
此外,贵州积极发布重大民间投资项目工程包,依法合规推进PPP模式,严格执行PPP联评联审工作机制,及时向社会公布重点PPP项目工程包,充分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民间投资正成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力量。”贵州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并把扩大民间投资摆在更重要位置,扎实抓好扩大民间投资五大专项服务行动,实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1000个以上,鼓励符合条件的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探索发行项目收益专项债;计划完成民间投资约5200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健康、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