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下产业革命的“黄金芽”
——贵州春茶开采及茶企复工复产侧记
□金忠秀
正是一年春好处,贵州高原茶飘香。
连日暖阳高照,连续春夜喜雨,贵州700余万亩茶山竞吐新芽。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组织形式连接起的茶叶采摘、加工、销售产业链,把一株株茶树长出的“绿色财富”变成了真金白银,让广大茶农喜上眉梢。
为呵护好贵州“干净茶”,全省各级有关部门以为民增收为责任,同上百万茶农一道,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争分夺秒、不负农时,谱写了采茶、种茶、售茶的精彩故事。
采茶:抢时间、施妙手,确保幼芽及时下树
相约2020年,贵州产业革命的“第一桶金”从茶尖冒了出来。
2月14日,在普安县江西坡的万亩茶山上,涌动的迷彩与碧绿新芽交相辉映。该县280名民兵帮助茶企安全复工、复产,确保幼芽及时采摘下树,保证建档立卡户防疫不减收。他们保持着距离、戴着口罩,用熟练的手法将针尖小叶收入囊中。
“感谢民兵弟兄过来帮我们抢摘茶青。年前我家有4人采茶,每天能采10公斤茶青;春节期间受到疫情影响,全家只能1人出来采茶,根本忙不过来。眼看不少最贵的茶青就要过季,幸好来了好帮手。”当地茶农王少勇激动地说。
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每年春节前后,普安春茶就陆续采摘上市,比全国其它茶区早15-20天,享有“黔茶第一春”的美誉。
春茶吐翠,绿树飘香。自1月中旬普安、水城春茶开采以来,关岭、黎平、正安、普定、江口、兴义等10个茶区的特早生品种茶园陆续开采,全省开采茶园已达9万亩。
为确保春茶“黄金芽”应采尽采,贵州各地在确保疫情防控不放松的情况下,协调并整合各方资源,多措并举组织茶企有序复工复产,力促茶鲜叶及时下树加工,保证茶叶质量安全。普安县及时制定下发《关于茶叶采摘、收购工作有关事宜通告》等文件;水城县南部园区对茶产业要求紧扣“提档、增量、全利用”七字方针,强化培训一批双手采茶能手。在黎平县,已有几百亩早熟茶园开始采摘……
同时,省内不少茶企已着手准备,开始实验炒制今年的名优茶,确保茶叶加工品质再上一个台阶。
种茶:赶季节、挥银锄,茶农扩种“绿色财富”
一边忙着采摘,另一边忙着种植。
日前,黔西县中坪镇建设社区茶叶种植基地里,10多名群众戴着口罩,在管理人员的指导下翻整土地、拉线、打窝、放苗、培土,按计划新种200亩“致富茶”。
“现在党的政策真的太好了。我家去年栽种两亩多,1亩地补助1200元;今年又栽种3亩多,按照现在的市场价等到茶叶投产,1亩地纯利润就有三四千块钱。另外在茶叶基地打工,一天还能赚80块钱。我们只要不懒,脱贫致富肯定没问题!”当地村民刘忠亮一边培土、一边高兴地说。
2018年以来,中坪镇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强力推进“茶叶富民”战略,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在全镇13个村(社区)实施茶叶种植5000余亩。该项目建设3年投产后,预计实现2000余人人均每年增收3500元以上。
2月23日,在雷山县大塘镇高岩村,当地村民忙着种植由浙江省安吉县捐赠的90万株白茶茶苗。
据了解,该镇新建“白叶一号”茶园1000亩,茶苗正得益于安吉县捐赠。按两县政府签订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协议要求,从2019年10月开始,安吉就陆续运来了211万株“白叶一号”茶苗。
春节之后,凤冈县永和镇鱼塘村完成1400余亩茶苗种植,修文县六屯镇都堡村完成第一批40万株茶苗栽种,金海湖新区完成新茶种植5000亩,思南县完成在大坝场、瓮溪镇、枫芸乡等6个乡镇新建茶园0.367万亩……今年以来,全省已改种换植茶园约13万亩。
随着茶叶种植面积持续扩大,贵州茶园面积已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1。规模化、标准化茶叶生产,不断提升着贵州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全省重点发展的12个主导产业之一,茶产业已成为贵州脱贫攻坚的支撑力量,一片“小茶叶”正书写着致富“大文章”。
售茶:争茶青、重加工,茶企保产量促销售
每天中午,普安县的茶山路上格外热闹,很多人开着电动三轮车去抢收茶青。
“我们加工厂的40多台制茶机早就开机了,每天收购茶青最多的时候有1000多斤,产品供不应求、没有库存。”最近,贵州普安盘江源茶业有限公司的罗明刚忙得不可开交。
黔西南州富洪茶叶有限公司茶叶加工厂里,20台扁形茶炒制机器满负荷运转着。据负责人张宁介绍,工厂目前一天加工干茶150斤左右,这几天已发出1000多斤,主要销往江浙一带。
“我们天天到高潮村、联盟村、茶场社区等地收茶青制茶,但是根本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有时候没有货发还会得罪人。”张宁说。
自2月10日第一家茶企复工复产以来,普安县15家茶叶龙头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主要开展“乌牛早”“龙井43”等品种的茶青采摘、交易、加工,实现茶青产量447吨、产值4649.5万元,干茶产量99.3吨、产值5530.2万元。当地茶青价格为48-50元/斤,较之去年同期略有上涨。
在贵州其它具备开采条件的茶区,附近各家茶企亦纷纷上山抢收茶青加工春茶。
“我们从2月7日开始复产,茶叶基地和加工厂同时启动。虽然抢抓农时很重要,但整个环节都严格执行对员工消毒、监控体温等措施,保证为市场和各地茶商提供干净茶、放心茶、健康茶。”水城县茶叶公司副总经理谢坤林说。
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据贵州省茶叶专班统计,截至2月24日,全省市级以上茶叶龙头企业复工率为86.3%,省级216家茶叶龙头企业已复工204家、复工率达9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