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疫情期间,贵州“文军”发挥各自所长,开辟“云端”文艺抗疫战线,以文艺作品为利器,讴歌抗击疫情中的人性光辉,书写这场全民战“疫”中可歌可泣的事迹,用文艺凝聚起共同抗击疫情的强大精神力量!
“疫”声令下 凝心聚力 贵州“文军”在行动
□田钰琳 应 腾
迅速响应 贵州“文军”不缺席
在中华民族重大历史关口,“文军”从不缺席。
“心手相牵共克难关,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文艺力量。”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贵州省作家协会向贵州广大文艺工作者发出倡议,号召文艺工作者及爱好者“艺”起抗疫,共克时艰。
短短几天时间,贵州省曲协、摄协、美协、影协、音协、舞协等艺术家协会就征集到数百件主题作品,将抗击疫情中的感人瞬间、暖心一幕演绎为一幅画、一首诗、一篇散文、一曲赞歌,化作正能量汇入大街小巷、渗透群众心间——
由贵州省摄影家协会联合多彩贵州网文体艺术事业部共同发起,以“记录真、善、美,用镜头讲好抗疫故事”为主题的摄影作品征集活动,截止至2月21日,共收到来自全国23省市摄影人,6000余幅(组)作品。
由中国美协民族美术艺委会、贵州省美协联合贵州省主流媒体主办“贵州美术战‘疫’行动”主题美术创作,一周不到便收到来自美术工作者及爱好者的500多件投稿作品。
在贵州省作家协会发出“众志成城·共战疫情”文学作品征文后,截至2月16日,共征集到除贵州外,全国各省市的370余件作品。
贵州省曲艺协会发出倡议,全省老中青曲艺工作者陆续创作完成作品100余篇,并受到中央媒体关。
……
从省级到各地州市,从名家、老艺术家到“90后”新生代文艺青年,贵州“文军”凝心聚力,用上万件抗疫主题作品讴歌英雄、慰藉人心、鼓舞士气。
各展所长 吹响抗疫情集结号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如何在战疫中糅合创意,让作品更“接地气贴民心有特色”,贵州“文军”有方法——“不出门不串门窝在屋头做家务!”“你不要以为你上人家去人家就很欢迎你,你别太自信了…… ”在贵州各地,幽默风趣、通俗易懂的防疫土味喊话“组团出道”,或严厉,或苦口婆心,或幽默风趣,或摆数据讲事实,或打招呼讲道理,被网友比喻为“直抵灵魂”,获“花式”点赞。
将地气接到底。战疫期间,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制作“少数民族语言版的防疫知识宣讲”,贵州民族出版社和贵州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办公室编译、制作了苗语、布依语、侗语、彝语4个版本的新型冠状病毒防疫须知,并通过微视频、H5等新媒体形式发布传播。
“以岁月之痕,敬生命之重,逆行的背影,我们都能懂。”由贵州省文联、多彩贵州网、贵州广播电视台、贵州文化演艺集团联合出品,贵州20余名音乐人演绎的原创公益歌曲《生命之重》,在呼唤全民生态觉醒同时,向奋战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一线的英雄们致敬。
“为贵州曲艺点赞!”在中国曲艺网评选的“全国抗击疫情曲艺新创作品”中,贵州方言诗作品《公判》入选。贵州省黔剧院院长朱宏自编“抗击疫情”黔剧唱段,贵州普定花灯说唱《打赢疫情阻击战》……一件件打上“贵州印记”的文艺作品,唤醒的不仅是对传统艺术的认知感,更传递着抗疫必胜的信念。
“众志成城,战疫必胜”“众志成城战疫情,天连五岭万人心”……贵州的书法家包俊宜、陈加林、杨昌刚等人以笔为援,化作刺向病魔的利剑,书写一幅幅提振士气的书法作品。
被按下暂停键的城市、支援武汉的贵州医疗队、战疫一线的抗疫人员,还有被口罩遮住的脸颊、被泪水染红的双眼、被药水浸泡腐蚀的双手……这些让人感到温暖又心疼的画面,或定格在摄影人的镜头中、美术工作中的油彩里,或被写进了诗篇或文章中,展现了人们同呼吸共战疫的信心、决心。
精品创意 “文艺云”助战疫
越是危难险重时刻,越彰显担当作为。
抗疫期间,线上休闲类文化生活成为许多人的选择,贵州“文军”也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和新媒体技术,借助线上平台展示文艺作品,助力抗疫。
2月1日起,遵义美术馆推出《红色印记—纪念遵义会议召开85周年美术作品展》线上展览,以全景式、多维度、立体式网上展厅形式呈现85件作品。涉及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新媒体等多种媒介形式,截止26日,已有5.7万人次通过现场和网络观展。
2月4日,孔学堂开启线上“溪山书会”,众多作家、学者通过孔学堂微信公众号、孔学堂官方网站及省内主流媒体向市民朋友推荐、分享私藏书籍。同时,免费开放孔学堂新语数字图书馆,每天推送好书,其中包含大量古典文学名著及一批知名作家的作品。并由名家名嘴原声演播,配以精品音效制作,给读者带来知识与听觉的双重享受。
2月16日,贵州省音协、曲协开启“贵州云上音乐曲艺会”。视频、音频、歌词……曲艺会汇集各类文艺作品,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全国观众展现了战疫下的贵州“文军”精气神。
与此同时,2月20日,贵州省文联“同心抗疫‘艺’不容辞”网络专栏上线。贵州省文联系统和各艺术家协会以笔为刃,以诗咏志,以墨达意,以画聚心,以文抒怀,在特殊时期通过图文、短视频、音频等方式展示贵州战疫文艺作品,满足公众精神需求的同时,展现战疫下的“贵州力量贵州速度。”
此外,“贵州美术战‘疫’行动”作品也搬到了“云端”,其中包括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海报、素描、速写、纪实连环画、美术日记以及各种新媒体艺术,丰富多彩,各彰其能。
“网络赏艺”“云上观展”“云录制云声援云合唱”“云上伴读”……战疫期间,网友打开手机即可在线聆听音乐作品,也可在线观看视频,一件件具有“贵州元素”的战疫作品,扩展更丰富的语言和能量,延伸全民战疫的话题性、参与感,成为贵州朋友圈文化文艺“爆款”作品。
没有空间阻隔,一场场贵州“文军”的创意“云上展演”,也为贵州文化生活增添一抹亮色,被网友称为战疫下的贵州文艺“隔屏”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