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6718版 当前B1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9-12-20

在坊间获封“企业教父”的他,以一种传奇的存在正式谢幕

 

柳传志告别“江湖”

 

□孙奇茹

 

  12月18日晚间,港交所发布公告称,按既定计划,联想控股董事长、执行董事,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卸任公司董事长及执行董事,将担任联想控股名誉董事长、资深顾问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成员。

  “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使我们未曾虚度光阴,有机会成为创业者,有机会把联想从十几个‘书呆子’发展成人才辈出的现代企业,为社会切实做了一点事情。”回顾自己35年的企业生涯,柳传志如是感叹。

 

“元老”归隐

  不止是75岁的柳传志,57岁的朱立南也正式卸任联想控股总裁一职,将继续担任联想控股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成员。

  根据公告,柳传志的接班人已一并亮相——联想控股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首席财务官(CFO)宁旻接任董事长,并任提名委员会及战略委员会主席;高级副总裁李蓬出任首席执行官(CEO),并获提名为执行董事。公告称,宁旻、李蓬作为联想控股新的领导核心,将带领公司继续向愿景不断迈进。

  “今天的联想控股战略明确、班子成熟,传承计划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是在董事会的支持下,我和朱立南精心设计、长期准备的系统规划。此次人事安排,充分符合公司的现实与长远发展诉求,很高兴今天得以落实。”柳传志说。

  宁旻出生于1969年9月,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1991年加盟联想。他曾长期担任联想控股执委会成员、首席财务官,全面负责公司的财务与资金、风控与审计及资本市场、公共关系等相关工作,并主持联想控股财务投资业务的运营管理,领导完成了联想控股上市、H股全流通首家试点企业等工作。

  李蓬本科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金融专业,2003年加盟联想控股,曾长期致力于公司战略投资业务发展、投资后管理工作。

  此次归隐,柳传志及其团队十分低调,未接受任何采访。不过,去年12月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获评“科技产业化的先行者”改革先锋后,他在接受媒体专访时,留下了对其一手打造的联想未来的期待。

  “自己要有自知之明,理想的状态是担任联想控股名誉董事长,公司在战略上有大的问题,我只是知道一下,看年轻人最后做的结果,那才是一个老头真正该做的事情。”今年7月,柳传志在谈及退休话题时说。

  2014年联想控股筹划上市时,70岁的柳传志就曾公开坦言,“希望在联想控股上市两年平稳期后彻底退休”。

  今年75岁的柳传志出生于江苏镇江,1966年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后在国防科工委十院四所、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

  1984年10月17日,柳传志与11名同事在北京中关村科学院南路2号计算所的传达室里,创办了联想公司的前身。

  作为目前中国商业史上为数不多贯穿改革开放10周年、20周年、30周年、40周年的风云企业家,柳传志亲历了市场经济的野蛮生长期、艰难闯关期、互联网泡沫时代、移动互联网及科技产业的百花齐放、寡头竞争时代。

 

两复三退

  为了一手创立的联想集团,柳传志此前多次出山“救火”,局势平稳后又两度卸任联想集团董事长职务。因此,如今算是柳传志第三次卸任。

  2000年,柳传志将联想一分为二——“联想电脑”与“神州数码”,并分别交给他精心培养的两位接班人——杨元庆、郭为,自己则担任联想控股总裁、联想电脑董事长。

  2004年,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开始实施全球化战略,柳传志首次卸任,把联想集团董事长职位交给杨元庆,自己则退居幕后。

  “柳总于我,亦师亦友。”杨元庆近日发文感叹。他忆及1994年,当自己打算出国深造时,柳传志用“扛起中国品牌大旗”的雄心壮志激励他,让他最终下定决心留下来,担任联想微机事业部负责人。

  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联想遭遇严重亏损,最高单季度亏损近1亿美元。柳传志果断复出,重新出任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任CEO。随后,他高调接受各种媒体采访,提振市场对联想的信心,并表示“联想是我的命”。

  得益于杨、柳这对师徒组合的艰苦“扭亏”,联想最终惊险过关。

  2011年11月2日,联想集团宣布柳传志再次卸任董事会主席,担任联想集团名誉董事长,由杨元庆兼任董事局主席、CEO职务。

  接下来,将个人精力专注于母公司联想控股的柳传志,开始了他的“最后一役”——推动联想控股整体上市。2015年,他带领联想控股上市敲钟,向自己把联想打造成为“百年老店”的目标迈进。

  此后,几度披荆斩棘的柳传志曾多次表态,将在联想控股上市平稳期后考虑退休。

  去年5月,网络有传言称,在两年前的5G标准投票会议中,联想集团及旗下摩托罗拉将选票投给了高通的方案,直接导致华为的方案以微弱劣势落败。

  这一说法迅速激起网友“民愤”,大家纷纷表示将抵制联想,并给联想扣上了“卖国贼”的帽子。

  5月16日,柳传志在一天之内两度出面发声,称“这是污蔑”,并亲自执笔发表文章《行动起来,誓死打赢联想荣誉保卫战》。

  今年1月,在中科院大学“改革先锋进校园”主题宣讲活动中,有学生问及号召打响“联想保卫战”的原因。柳传志回答说,自从卸任联想集团董事长职务后,自己就再没管过联想集团的事情,但在联想名誉出现危机的情况下,他必须站出来喊话,避免联想因莫须有的罪名受到影响,“做个好企业,不代表做个窝囊企业”。

 

主导“蛇吞象”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1990年,这条广告词被叫响。仅仅几年间,在传达室里创立的联想,即已拥有自主品牌的电脑,并逐渐问鼎全国PC行业。

  6年后,在柳传志主导下,震惊世人的“蛇吞象”,则令联想真正成为在全球计算机产业举足轻重的“国际品牌”。

  2004年,联想集团宣布并购IBM全球PC业务。“老柳,我们真佩服你们的勇气。”在发布会上,一位媒体界老友握着柳传志的手感慨。但对方紧接着的一句话,让柳传志的心情很复杂——“你们死了也值了!”

  这句话,反映出当时大众对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一边倒的态度——没人看好;甚至有人断言,这场融合“战”联想99%会死。

  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的管理问题,成了“蛇吞象”后最大的挑战。IBM员工喝矿泉水、穿西装,吃低热量食物;联想公司员工则喜欢喝鱼头汤,穿开领衬衣、抽烟。生活习惯尚且如此,更不用说行事作风及看问题的角度。

  2009年,经历全球金融危机的联想连续亏损。“金融危机只是导火索,最根本的还是我们管理出了问题。”时年65岁的柳传志重新出山,担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

  在当年士气低落的欧洲团队誓师大会上,柳传志没多说豪言壮语,他亮出几张照片。一张是联想早年为了让员工吃上肉,建起的养猪场;一张是联想开创性地通过贷款担保,让工薪阶层新员工买上房子的“72家房客”;还有一张,是联想众多老员工退休后去欧洲旅游。

  “这些故事发生在中国,如果好好干,也会发生在你们的身上。”联想“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让一个个不同肤色、种族的员工被深深打动。很快,联想一系列改革举措见效,全球业绩企稳回升,顺利度过了最危险的时刻。

  那次重新出山,因心理、工作压力大,逐渐步入高龄的柳传志一度面临血压十分不稳定的状况。

  当时,联想内部专门建立由柳传志曾经的秘书宁旻挂帅的“柳传志保健小组”,除了制定健康养生的起居、饮食计划,还给他定下了每天体育锻炼两小时的“功课”。

 

联想新“突破”

  除了在关键时刻复出压阵甚至救火,柳传志也用他数十年来在科技产业的探索、思考及危机感,持续鞭策着联想。

  “科技大拐点,也许就在这几十年内出现。”在2015年联想控股上市前的员工沟通会上,柳传志如是提醒大家。他认为,当互联网全面渗透消费、农业、医药等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时,一个堪比蒸汽机、电力的“科技大拐点”即将出现。

  今年初,柳传志又在给全体联想员工的公开信中写道:“科技创新、科技产业化的道路异常艰险,创新可能是找死,守成却是等死。”

  1月,此前久未在公开场合亮相的柳传志,在参加中科院活动的演讲中称,联想在各个阶段都遇到过不同风险及挑战,即便是现在联想依旧面临新的风险,但还是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回顾柳传志带队打下的“最后一役”,正是得益于对新风险、新机遇的未雨绸缪。

  1994年,联想集团正式上市;时隔21年,联想控股于2015年登陆港交所。柳传志带领联想集团母公司再度出击资本市场,背后是他对联想未来的深远考虑。

  以柳传志的判断,科技产业风云万变,任何一家伟大的公司被颠覆不过是时间问题。除了高科技领域,联想还需开枝散叶,变孤军奋战为“集团军”,不断在各个领域拥有领先企业,占领多个产业“高地”。

  用柳传志的话说,“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联想精神必须永不满足于现状。

  如今,在联想控股投资的科技企业中,已成长出科大讯飞、神州租车、旷视科技等行业巨头及“独角兽”企业;旗下的君联资本、弘毅投资、联想之星,基金总额达1300亿元左右,所投企业超过700家,其中50%以上是科技型企业。

  另一边,联想集团在“科技拐点”上亦正加速转型。

  尽管2011年就已卸任联想集团董事长、专注于母公司联想控股的业务,柳传志现在仍是联想集团影响深重的人。

  在今年联想集团创新科技大会上,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宣称,联想将向技术型公司转型,未来会持续追加研发投入,目前已保持每年投入100亿元资金用于研发经费。

  这意味着,联想不甘心继续做“组装大厂”,不惜追加巨额研发资金推动公司转型,以此提升自身品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在柳传志的办公室里,摆着一组名为“突破”的雕塑。对联想有何“突破”的希冀?去年12月柳传志曾答道:希望联想控股以战略投资的方式,在多个行业拥有领先企业,成为世界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国际化投资控股公司;希望联想集团能越过当前的风险,既保住自己“碗里的”,同时看着“锅里的”,在新的业务领域打开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