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6038版 当前B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9-08-16

精准扶贫贷款余额和增量均居全国首位

贵州金融业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日前,在贵州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贵州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金融助力脱贫攻坚”发布会上,贵州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龚雁表示,截至2018年,贵州省精准扶贫贷款4628亿元,增速44.4%,余额和增量位均居全国首位。

  据龚雁介绍,当前贵州省金融业主要指标增速位居全国前列:截至2018年末,全省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6473.3亿元,比2018年初新增384.5亿元,同比增长1.5%;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4715亿元,同比增长18.5%,增速位列全国第1位。实现保费收入445.88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位居全国第4位、西部第3位;上市工作在全国排名上升至第12位,排名西部第3位。“此外,贵州省地方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健全。如持续抓好‘引金入黔’,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等三大政策性银行全部入驻贵州等。总体来说,当前贵州省金融业持续快速发展,形势良好。而这为金融行业参与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

  具体来看,贵州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在脱贫攻坚中所做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主要体现在:

  ——争取多项改革政策率先落户贵州。

  贵州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争取到中央金融监管部门和各金融机构总部建设金融示范区、试验区及脱贫攻坚、扩大信贷投放等方面优惠政策;成功推动贵安新区获批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全国首个保险助推脱贫攻坚示范区及首个省级政策性金融扶贫实验示范区等;成功推动中国证监会出台《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意见》,对贫困地区企业上市实行“即报即审、审过即发”的上市绿色通道,在贫困县培育数十家上市“后备军”。

  ——全力实施金融精准扶贫。

  打脱贫攻坚战主要靠发展产业,产业离不开金融活水灌溉,贵州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绿色产业扶贫投资基金(原扶贫产业子基金)运行两年多来,围绕农村产业革命和十二大农业特色产业提供金融要素保障,成功落地了一批项目,壮大了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了一批贫困户脱贫,取得了明显成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贵州省已投资基金项目476个,投资金额达278亿元。

  充分发挥保险助推脱贫攻坚防风险兜底作用。2018年,贵州省农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11.9亿元,提供风险保障1595.45亿元,累计向近40万户次农户支付理赔资金6.16亿元。农业保险理赔资金已成为贵州省各级政府救灾资金的重要补充,成为防止受灾农户致贫返贫的重要金融后盾。

  ——着力拓宽融资对接渠道。

  近年来,贵州省融资规模不断扩大,融资结构大幅优化。贵州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积极推动政金企多方联动,并多次牵头召开农业、工业、服务业、“千企改造”、66个贫困县、新兴产业等领域的融资对接活动。

  同时,贵州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还从加强基层金融机构建设、增强信贷支持、实施费率优惠、推广抵质押担保贷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政策措施,全力支持脱贫攻坚和农村“三变”改革,并加大债券融资对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

  ——支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贵州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连续3年开展贵州省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创新金融产品评选活动,其中金融创新产品覆盖基础设施、实体企业、工程项目、“三农”等领域,正推动贵州省走出一条有特色的金融扶贫、大数据金融和绿色金融的产品创新之路。

  (吴承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