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560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9-06-04

大山深处的牵挂


——农工党凤冈支部开展医疗扶贫纪实


□刘明友


  4月24日,春日的阳光格外和煦。

  下午5时许,农工党凤冈支部副主委欧常军一行4人从凤冈县城驱车出发,径直奔向何坝镇林光村屏峰组残疾贫困农户王弘义(化名)家。两年多以来,他们隔一段时间就要来这里走访一次,这似乎成了他们的“规矩”。

  走近王弘义家,门虚掩着,从门缝里传出了电视的声音。欧常军敲了两下门,并轻轻地推开门一看,只见一个十七八岁男青年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大家进屋后,他立即扶着火炉站了起来。只见他左脚小腿部位被一个圆形的钢架笼卡住,几根黄豆粗的钢针一端牢牢固定在钢架上,另一端狠狠地垂直扎进小腿,还有一根从脚板心里钻了出来,场面令人发颤、心疼,可他瘦长的脸上却露出甜蜜的微笑,与他脚上的冰冷的钢架形成强烈的反差,大家赶忙让他坐下。

不幸 纷纷降临

  他叫王平(化名),今年20岁,先天性左下肢残疾。2000年4月,其父亲王弘义与生母欧雪(化名)带着1岁多的小王平去遵义求医,渴望给这个刚来到世间就带着不幸的孩子换回健康。他们想,只要能医治好孩子,砸锅卖铁也要干。

  “要进行截肢手术,你们马上准备二、三万块钱!”医生“无情”的嘱咐让夫妻俩如晴空霹雳,不要说截肢,就是三万元的手术费也让夫妻俩绝望,夫妻俩抱头一阵痛哭之后,遗憾的抱着小王平回了家。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2001年6月,生母欧雪因患癌症,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欠下了数万元的巨债后,不治去世。2005年,父亲王弘义再婚,试图再次建立一个完整的家。可祸不单行,继母又于2006年患肝硬化医治无效去世,生母、继母相继离去,家里更是债台高筑,也彻底斩断了小王平医治残疾的希望。孤立无助的王弘义带着瘦小的小王平,相依为命,煎熬度日,尽管其间当地政府作了一些帮助,但都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十多年来,王弘义一直希望儿子有能康复的一天,但都一次次地被经济拮据的现实浇灭,这也成了他一直以来的一块心病。

发现 就有责任

  2017年11月份,农工凤冈支部党员安小丽接受单位的脱贫攻坚任务安排,被派驻到该村蹲点开展战区脱贫攻坚工作。一次入户摸底调查时,意外发现该户的情况后,立即向农工党凤冈支部支委会报告,看能否争取帮助。

  “发现,就有责任!”农工党凤冈支部主委张源华说。他接着说:“脱贫攻坚,人人有责,我们支部医疗界的资源多,明天就安排县医院的两位同志去看看。”

  次日,欧常军、胡军两名县医院的农工党员带着组织安排的任务,与安小丽一同前往该农户对患者进行亲自诊断,判定为一例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病例,有治愈的可能。并将这一情况向支部主委作了汇报,支部主委立即组织召开支委会专题研讨此事。

  2017年11月26日,农工党凤冈支部召开支委会,专题研究讨论关于实施医疗救助助推王弘义户脱贫事宜。

  会上,张源华听完情况汇报后说,作为民主党派,我们要发挥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的角色作用。当前全县脱贫攻坚迎检在即,全县上下都在共同努力,我们还有什么犹豫?要把这个事当作与中共凤冈县委合作共事的“政治实践”来认识。

  明确由该支部安小丽与其帮扶责任人吴冬青两位同志具体负责协调,将王平送到何坝镇卫生院拍X片,由欧常军、胡军两位同志亲自诊断。诊断结束后,为确保万无一失,再通过联系,将影像图片用微信传往贵州省骨科医院专家会诊,拿出一个精准的结果给组织汇报。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错过最佳手术时期,但仍可医治,手术有一定风险,估计医疗费用在20万元左右。”贵州省骨科医院专家诊断意见。

问题 总能解决

  诊断结果出来后,农工党凤冈支部再次召开支委会讨论。“可医治就是希望,大家要有信心;手术必须尽快,时间等不及了;20多万元的手术费用,是个不少的数目,这个家庭,肯定是拿不出来的。但这件事对这个家庭的未来影响更为巨大。把他治好了,会增强他对生活的信心和憧憬,甚至彻底改变这个家。如果这事做不成,我们将愧对群众,也愧对凤冈县委县政府。要想尽一切办法把这件事做成,做好!”农工党凤冈支部统一了意见。

  20万元,对一个本就负债累累的贫困家庭就是天文数字。钱从何来?“贫困系统的对象,合医报销比例可达90%以上。”战斗在扶贫一线的安小丽说。“是呀,即使这样,自己也要承担大笔费用。”“现在孩子已经错过最佳手术期,等有了钱,可能已经不能手术了……”大家纷纷讨论。

  “先通过大家努力,尽快协调送去手术,向医院汇报好这个特殊案例,争取特事特办。钱的问题,我们再想办法,办法总比困难多。问题总能解决!”张源华果断地说。

  就这样,张源华亲自多方联系,一边协调医院,争取特事特办,一边协调合医报销单位、扶贫部门等争取医疗补助、救助,解决手术费用问题。由欧常军、胡军、安小丽三名农工党员及其帮扶责任人吴冬青分两次将王平送往省骨科医院进行了手术。

他们 还会再来

  这次再来,就是为了跟踪王平的康复情况,绝不能半途而废,不然怎么跟组织交待?

  进屋后,大家先是对王平的生活情况、恢复情况进行了仔细的询问:“吃饭没有?脚疼不疼?父亲在哪儿去了?一个人走路方便不……”随即,来自凤冈县人民医院的欧常军让他平躺在沙发上,并用自己专门携带的卷尺对他的双腿分别进行了测量:“右下肢长72厘米,左下肢长64厘米。”比起手术前双腿25厘米的差距,手术后的左腿,增长了17厘米。“17厘米”凝聚支部全体党员的希望,大家十分激动。

  接着,欧常军又把他最近一次DR图片与第一次手术后的图片进行了仔细的比对,确认手术恢复的效果。

  最后,欧常军问:“下一次手术什么时候去?”“五月中下旬去复查后确定。”王平回答。“去的时候,记得给我们打电话?”“要得!”王平激动地回答。

  临别时,欧常军再三叮嘱王平,左脚的脚踝要经常做拉伸活动,以防关节僵化,天气好时早晚要经常到室外晒晒太阳,促进钙质吸收,记得按要求扭转螺丝……一切安排妥当后才离开。

  站在院坝边沿,大家不约而同地向王平挥手,并异口同声地说:“过两天我们还会再来……!”

  农工党凤冈支部表示,虽然凤冈脱贫攻坚已通过国务院评估验收并出列,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仍然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脱贫路上不落下一户一人”,是我们共同的使命。作为一个参政党地方支部,需要在中共地方组织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时刻与中共组织思想同心,行动合拍,步调一致,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分忧解难的事情,才无愧于中国共产党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