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证监会最基本的职责中探寻自己的监管思路
“新兵”易会满
□离 漓 夏 宾
履新一个月后,证监会主席易会满的“首秀”终于来了。
2月27日下午3点半,易会满一行人准时出现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大厅。发布会场内“长枪短炮”早已架好,上百名媒体记者“摩拳擦掌”,准备了数个问题。上亿股民在手机、电脑屏幕后紧盯直播平台,所有人都想在第一时间了解这位新任主席对市场的看法及监管思路。
发布会全程,易会满笑容满满、侃侃而谈,显得自信而谦逊。他既谈到自己初任证监会主席如坐“火山口”的忐忑心情,又对资本市场的监管思路、科创板等热点问题恳切作答。
坐“火山口”的“新兵”
在出任证监会主席之前,易会满的职业生涯可谓“专一”。他拥有35年的银行系统工作经验,从1985年进入工行,多年来就职于工行多个不同岗位。自2016年起,在工行董事长、党委书记一职上任职3年后,于今年1月26日正式出任证监会第九任主席、党委书记。
易会满并不避讳对资本市场管理经验的欠缺,自称还是资本市场的一个“新兵”。他上任一个月来,经历了从市场参与者到监管者的角色转换,这个过程挑战颇大。“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懈怠,唯恐辜负中央的信任和大家对我的期待。”易会满说。
股市牵动着上亿投资者的心,证监会主席一职向来被喻为“火山口”。工作直接面对市场,每天都如同在做现场直播,不管愿意与否,也不管喜欢与否。易会满称,这一个月他已感受到了什么叫“火山口”。
在外界热切的关注下,他在证监会最基本的职责中探寻自己的监管思路。易会满引述了一段证监会官网的定义:证监会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授权统一监管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维护证券期货市场秩序,保障其合法运行。
他认为,简言之一是监管市场、二是维护秩序、三是保障合法运行,当前主要是创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的资本市场环境,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建设一个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这是基调。”易会满说。
为此,他也为自己找到了相应的节奏,认为需要保持定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正确的目标和方向,把握好节奏和力度,一步一个脚印,不浮躁、不急躁,完成好上述各项任务。
科创板先行
甫一上任,对这位证监会新任掌舵人来说,首要的核心任务就是落实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这一“头号工程”。
易会满的工作也为此重点展开。证监系统在两周内密集开展了3场相关调研。2月20日,易会满更是亲自带队赴上海,对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进行调研,并督导上交所相关改革准备工作。
目前,包括证监会、交易所、地方政府、中介机构等市场各方,正合力进行科创板推出前最后的准备工作。
证监会、上交所的征求意见稿于近期收集完毕,科创板已“箭在弦上”。对发行上市条件、定价机制、交易制度、减持制度、券商跟投、红筹企业科创板上市等热点问题,各类机构也有诸多不同意见。
“科创板目前推进得比较顺利。”在发布会上,易会满充分阐释了他对科创板的理解。
易会满表示,科创板不是一个简单的“板”增加,它的核心在于制度创新、在于改革。证监会将认真评估推出科创板后改革创新的效果,并统筹推进创业板、新三板改革;注重各市场之间平衡,确保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平稳启动实施。
但易会满也表示,他担心现有境内投行机构在经验储备上不是太丰富,“如何提升这方面能力,需要券商、投行机构做好充分准备。”他称。
“这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这项工作做好了,对于资本市场各项改革都是非常大的一个推动,需要坚决、稳步地推进。”易会满表示。
在谈及科创板与现有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及新三板的关系时,易会满认为,它们都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创板主要在发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制度创新,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突破。
谈及证监会、上交所在科创板中发挥的不同作用时,易会满则认为,监管方要更好地履行自身职责,实际上更多的是需要各市场参与方能齐心协力,共同把创新的事情真正做好。
易会满谈及,发行人要充分地信息披露,其次是保荐人、投行机构。在科创板上市发行的最大特点,是定价、承销与现有其它板不一样,定价能力、销售能力是考验一家投行的核心竞争力。除投行外的会计师、审计师、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如何加强职业操守,能够为市场参与方提供公平、公开、专业、客观的服务。
而试点注册制,需有非常好的外部法律环境,所以要进一步推动《证券法》等相关法律修订,进一步提高违法违规成本,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今年1月3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将从发行承销、信息披露、交易机制、并购重组机制、退市制度5个方面,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
同日,《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公开征求意见,标志着科创板制度框架正式面市。
根据安排,上述两个文件将于2月28日结束意见征集。修订完善之后,预计将很快发布。
“四个必须”“一个合力”
对于目前的资本市场,易会满表示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资本市场风险形势仍严峻复杂,需切实增强忧患意识。
春节后的两周,资本市场回暖明显。尤其是本周一,A股各大指数均大幅上涨超过5%,沪指直逼3000点,整体成交量突破万亿人民币,券商板块全线涨停。
易会满认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底线和根本性任务,更是监管工作的底线和根本性任务。
他表示,监管部门将精准做好股票质押、债券违约、私募基金、场外配资及地方各类交易场所等重点领域风险的防范化解处置工作;完善资本市场逆周期应对机制,健全及时反映风险波动的信息系统。
如何推动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易会满表示,主要考虑坚持“四个必须”“一个合力”。
第一,必须敬畏市场,尊重规律、遵循规律,毫不动摇地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第二,必须敬畏法治,坚持依法治市、依法监管,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第三,必须敬畏专业,强化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第四,必须敬畏风险,坚持底线思维、运用科学方法,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
易会满还透露,证监会下一步的具体政策方向,一是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二是统筹推进相关上市板块综合改革;三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从机构、市场、产品等准入维度,全方位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四是加强监管队伍专业能力建设。
他也进一步强调,要打通社保基金、保险、企业年金等各类机构投资者的入市瓶颈,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
“发展资本市场的核心,就是要立足我国实际,不断深化对金融本质、初心、规律的再认识,做到尊重规律、敬畏规律、遵循规律,坚持按市场规律办事,充分发挥资本市场配置资源、资产定价、缓释风险的重要作用。”易会满说。
在84分钟的发布会结束后,有记者追问易会满,对当前股市回暖、散户加速入场怎么看?有什么要对散户说的?易会满笑而不语。
他做了什么?
自今年1月26日履新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新职位的时间刚满1个月。
查阅公开资料,关于易会满的信息并不多。在证监会官网搜索,关于易会满的消息只有3条,最近一条是2月20日至21日,他到上海调研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准备工作。
在上海调研期间,易会满说了3句很有分量的话。第一句,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一项重大改革任务,证监会、上交所、各市场机构责无旁贷;第二句,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要尊重市场规律、强化市场约束,坚持服务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改革定位;第三句,确保这项改革成功落地。
证监会另外两条关于易会满的消息,一条是他的简历,另一条则是辟谣消息。
易会满的简历,可用一句话概括:在银行系统工作35年的“老兵”,54岁时接棒刘士余担任证监会第九任主席,成为资本市场上的一位“新人”。
另一条辟谣的消息,发布在易会满任职3天后,言简意赅只有133字。
有媒体报道,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主持召开记者招待会,表示今年主要工作是推行做空机制等。对此,证监会澄清称,易会满主席近期并未召开任何记者招待会,上述消息纯属谣言。
尽管公开资料关于易会满的消息少之又少,但过去一个月证监会却动作不断:
1月30日,易会满任职第4天,证监会及其上交所推出资本市场的年度重磅改革——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行注册制。
1月31日,易会满任职第5天,证监会“三箭齐发”,一是拟取消“平仓线”不得低于130%的统一限制,二是拟放宽证券公司投资成份股、ETF等权益类证券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比例,三是扩大QFII、RQFII投资范围。
2月1日,易会满任职第6天,证监会就《证券公司交易信息系统外部接入管理暂行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活跃市场、防范风险、维护证券市场秩序做了准备。
此后的2月15日、2月22日,证监会又分别就不同政策文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改革举措频出,市场也迎来“涨”声。2月25日、2月26日,A股连续两日成交量破万亿元。市场关于“牛市来了”的呼声,再次被热议。
有评论称,目前各地政府也加大债权等融资措施力度,扶持科创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如此,多元化、多层次支持创新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市场及资本可期形成,以创新为主的中小企业、实体经济发展将迎来更多政策红利、发展后劲。在实体经济基本面支撑下,A股市场持续上扬的基本走势,对市场来说既是实体经济的基本支撑、也是市场的普遍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