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507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9-02-26

让农民画展翅搭载脱贫梦想

——记六盘水市政协委员徐源

□李六稳

  1988年水城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文化画乡”、2008年水城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5年“千米农民画”被载入吉尼斯记录、2018年6月“贵州夜郎风文化有限公司”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评选为十家藏羌彝文化品牌培育企业之一(贵州省唯一获此殊荣企业)。一路走来,水城农民画荟萃水城县苗族、彝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的蜡染、刺绣、挑花、剪纸等民间艺术,凭借变形夸张、色彩艳丽、大胆泼辣等特色赢得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民间文化艺术爱好者的青睐。六盘水市政协委员徐源从小就怀揣将父辈创作和秉持的水城农民画发扬光大的梦想,大学期间创办“贵州夜郎风文化有限公司”,汇聚民间画师画娘,挖掘民间文化元素、搭建创作展销平台、开办学员培训班,通过公司化运作模式实现了弘扬民间文化艺术和扶贫扶志扶智的完美结合。

“画一代”:深巷美画难借“市场风”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徐源的父亲徐承贵等人以当地的民俗风情、生产生活、自然风景等事象为题材,融汇苗族、彝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的蜡染、刺绣、挑花、剪纸等民间艺术形式,开创了变形夸张、色彩艳丽、大胆泼辣的水城农民画这一现代绘画新画种。同时,选择在有浓郁民俗氛围和基础绘制班底的水城县陡箐猴儿关物色、培训画师画娘,共同从事农民画创作。据不完全统计,水城农民画先后有500余件作品在国内参加各种展出,50余件作品被各类美术博物馆收藏,近百幅作品在全国、全省各类大赛展览中荣获一、二、三等奖。水城农民画虽然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但面临的困境是,作为地地道道的农民作者们,如何把作品变为商品,靠画来致富,仍然感到迷茫。水城县农民画的创作群体集中在边远闭塞的陡箐猴儿关,这里的苗族妇女常年坚持“白天劳动、晚上作画,农忙劳动、农闲作画”,她们的画作有三种渠道的收入,一是有人闻讯到家里来买画,二是政府相关部门收购作为礼品赠送客人,三是参加各种比赛、靠被收藏来获取资金。销售渠道不畅通、市场不稳定、文化产业链没有形成,难以把画作变为经济收入,难以靠专职作画来发展经济。农民画的画师画娘们渴望通过绘画来摆脱贫困。

“画二代”:怀揣梦想创办“夜郎风”

  1989年出生的徐源说自己是在父亲的画室里长大的,2009年徐源考入贵州师范大学美术专业,在校期间的系统、专业学习更坚定了徐源传承发扬农民画带领乡亲致富的信念,大学二年级时与父亲徐承贵商量后着手创办了“贵州夜郎风文化有限公司”。公司定位以水城农民画为基础,以当地苗族、彝族、布依族文化元素为素材,主打画作及衍生品的推广销售,初步构建起水城农民画的文化产业链。

  毕业后,徐源潜心开拓水城农民画及其衍生品的推广销售市场,“夜郎风”以提升中国·凉都文化特色附加值为宗旨,孵化培育了水城农民画、黔纹、寨品、黔艺意、夜郎古陶、苗绘六大产业链品牌,建立人才吸纳制度、股权划分制度、项目共融制度,建设出具有凉都特色文化品牌实效性的生态产业集团化系统,集中挖掘本地特色文化,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凉都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新路。现 “夜郎风”已拥有文化产权679项,商标注册14个,外观设计专利18项,实现了水城农民画知识产权的全类保护。

农民画搭载农民实现脱贫梦想

  “成人达己”是徐源创业的真实写照。徐源的文化产业梦和画师画娘们的脱贫致富梦通过“夜郎风”实现了完美结合。家住水城县深度贫困村的陡箐猴儿关农民画师杨江、画娘熊兴凤等人说,正因为没有直销的渠道,市场不稳定才一边耕种一边画画,不能搞专业的创作。他们最大的期望就是能够专业画画,把画作变为经济收入。为此,徐源对水城农民画民间艺人全面摸底调查,充分挖掘蜡染、刺绣、挑花、剪纸等民间艺术元素,订单式订购画作,通过“夜郎风”平台推广销售水城农民画及衍生品,文化智慧和文化坚持、文化志向成为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强力支撑。

  目前,“夜郎风”签约的专业画师画娘14名,带动就业68人,通过创作水城农民画画作、出售农民画IP版权元素、参与举办画展和参加技能大赛等方式,人均年收入5万余元,最多的可达10余万元。同时,为推动水城农民画的有效传承,招收了10余名有志于民间艺术创作的贫困家庭大中专毕业生到“夜郎风”基地免费培训,对学员们的临摹习作给予每幅不低于400元的奖励。着重就水城农民画元素和现代动漫设计融汇贯通进行系统培训,贫困村的画师画娘和贫困大中专毕业生在徐源的“夜郎风”民间文化产业引领带动下安心创作、稳步脱贫。

  面向未来,徐源对笔者描绘道,我省五大农民画画乡大方、麻江、剑河、黄平、水城都有着各自的传承和特色,全省政协系统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激励着“夜郎风”正在努力推动成立省级农民画协会,共建文化股份制平台企业,共同孵化培育 “画说贵州”“黔纹贵州”“寨品贵州”“黔艺贵州” “礼享贵州”五大产业链品牌,集中打造具有全国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符号,服务于多彩贵州大品牌的共同繁荣,推动贵州农民画走出一条具有“画说贵州”的文化+扶贫产业之路,带动全省农民画作者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