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33期 本期24398版 当前B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8-10-19

临时股东大会新增董事 干部年龄结构全面优化

贵州茅台:引领竞合发展 掘金双轮驱动

□戴世锦 李 勋

  10月16日上午,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召开今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议题是增加董事人选,被提名新任董事为生于1969年的王焱。

  今年9月,王焱卸任贵州盘江煤电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一职,调任贵州茅台集团党委委员、副书记。任职茅台前,他在政府、企业获得多岗位、多层级的历练,职业经历十分丰富。

  当天,现场投票的48名股东及股东代表均投出赞成票,加上网络投票渠道,共有261名股东及股东代表参加议案表决。统计结果显示,王焱以99.91%的同意票比例当选贵州茅台董事。

  出席大会的有董事会当选董事王焱、独立董事陆金海,监事会主席罗国庆,监事张毅、仇国相,副总经理张家齐、何英姿、万波、李明灿、王崇琳、钟正强及董事会秘书樊宁屏。

  从高层到“后备役”:管理层年龄结构全面优化

  在9月28日召开的茅台酒股份公司今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茅台集团、茅台酒股份公司董事长李保芳指出,茅台的高层管理团队已完成新老交替,现在整个团队平均年龄约50岁,大部分正是年富力强、经验丰富;茅台的内部决策机制也在不断完善,五大专业委员会正发挥着积极作用。

  一个月前,茅台集团开展了近年来最大规模的人事调整,中层管理队伍整体呈现年轻化趋势:9月20日晚,茅台集团召开领导干部职务调整集体谈话会,宣布调整及提拔干部250余人。

  其中,72名交流调整、180名提拔使用,涉及范围含机关后勤辅助、生产车间、子公司等各个系统。提拔人员中80后占70%,中层干部队伍呈现年轻化趋势。

  而随着新董事产生,贵州茅台高级管理人员的平均年龄得到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职业背景更为丰富多元,与中层管理队伍的年轻化相配套,将为引领茅台走向千亿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提供最核心的人力保障。

  从供应紧到市场旺:再供不应求也不搞价格竞争

  在大会现场交流提问环节,针对个人股东代表有关茅台终端市场供不应求现象的提问,李保芳表示茅台酒供不应求的现象,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将会持续。

  “茅台酒的生产,受到气候变化、粮食供应、水资源状态和茅台镇本地特殊的地理、微生物环境等综合因素限制,不可能无限扩产。”李保芳说。

  华创证券在本月发布的研报中指出,贵州茅台坚持聚焦酒类主业,“做足酒文章、扩大酒天地”仍是未来重要战略。目前集团900亿元收入中95%是酒类主业,今后不会设定酒类与非酒的比例目标,聚焦主业将做到极致。

  据了解,贵州茅台计划投资不超过83.84亿元,建设3万吨酱香系列酒技改工程项目;建设周期为3年,建成后系列酒产能预计可达5万吨,与茅台酒形成1:1的生产能力。

  根据渠道反馈,今年前三季度茅台系列酒已完成去年的销售额,全年销售额目标完成应无压力。而系列酒实行年份化定价及严禁搭售等,均表明其结构升级趋势良好。

  李保芳则多次强调,茅台不主张搞价格竞争,还要对终端零售价格进行一定管控,让利给消费者。

  此前,为应对下半年消费旺季供需紧张带来的终端价格压力,贵州茅台在中秋节前对市场加大了产品投放。从反馈的数据可知,目前茅台酒终端市场价格相对较为平稳,个别终端高价仅零星出现在高端酒店及商业场所,并未影响整体价格稳定。

  从竞争到竞合:聚焦质量,不在排挤别人上下功夫

  近几年酱香型白酒不断发力,成为日渐分化的白酒消费领域最大的亮点。除了饮用人群不断增加,其保值属性也受到消费者追捧。

  “酱香型白酒最适合存放,也就是适合养生的酒,因为它含有类别丰富的微量成分,微量成分之间的结合速度相对缓慢,酒体平衡的时间比较长,适饮年限相应也比较长。”一位酱香型白酒消费者如是说。

  在当前白酒市场格局下,贵州茅台如何更好地领导酱香趋势,推动酱香市场向“大”发展?李保芳介绍说,所谓“酱香”是一个产区概念,生产酱香型白酒的区域涵盖贵州仁怀到四川古蔺的赤水河流域。近年来,国内白酒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一个趋势就是酱香型白酒的市场份额快速增长。在此过程中,茅台发挥的是板块领导作用,也见证了酱香板块白酒同行发展。

  李保芳认为,酱香型白酒在不断拓展市场份额的同时,特别是中小企业也面临着快速发展期质量不够好、酒质不稳定、管理粗放、目光短浅等问题。

  “未来茅台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主要是倡导酱香型白酒生产企业在质量上下功夫,提升管理水平和生产技能,这样才能提升酱香的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李保芳说,在酱香型白酒阵营中,发展最重要的因素还是企业自身努力,茅台也会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予同行帮助。

  “如果说,未来茅台在行业引领上能够发挥作用的话,我们要提倡在质量上下功夫,不要在排挤别人上下功夫。”李保芳强调,茅台既不会封闭、也不会固步自封,更不会打击行业里的中小企业和竞争者。

  从“茅台热”到“酱香热”:双轮驱动成增长亮点

  由“茅台热”带来的“酱香热”,给以茅台系列酒为代表的酱香型白酒产品,释放了茅台酒供不应求创造的巨大溢出消费空间。

  李保芳表示,茅台现有布局已实现茅台酒与系列酒双轮驱动,系列酒近几年呈现的特征是越来越具有稀缺性、紧俏性,成为市场消费的新热点。未来,茅台还会针对系列酒产品进行品牌整合,将优势品牌升级成更具竞争力的大单品。

  天风证券上个月的研报指出,在消费升级背景下,消费结构以大众需求为主,结构更趋良性。茅台酒的真实需求回归,叠加国企改革推进的价格体系及供需矛盾解决,茅台业绩有望持续亮眼。

  据有关方面分析,今年贵州茅台自营收入达25.78亿元,同比增长逾5%;“云商”平台出货量由原来的30%提升至40%,未来有望加大放量力度。随着线上线下资源进一步优化,新的市场空间得以发掘,茅台的盈利水平将更上一层楼。

  李保芳特别指出,茅台的现有分红比例不会减少,“分红应该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平衡度上,这样才会让股东在获得丰厚回报的同时,企业抗风险能力也得以保证。”据茅台高层透露,茅台目前沉淀下来的现金并非趴在账上不动,而是通过主动管理实现了4.5%以上的年化收益,已超过现在银行的大额存单和理财收益。根据2017年公司年报,茅台当年产生了28.44亿元的利息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