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归兴贵”展现活力
返乡农民工杨政辉在美人指提子温室大棚里劳作
□本报记者 蒋兴华
近年来,我省数万名返乡农民工面向市场回黔创业发展,不仅用资金、技术建设家乡,而且以新知识重构了乡村经济,让农村重展了生机与活力。
返乡创业大有可为
“种植美人指提子的大都是贫困户,按照种植的情况看,今年,贫困户每家可收入10多万元。”杨政辉充满信心地说。
杨政辉是天柱县蓝田镇东风村人,今40多岁,三年前从杭州返乡带领村民种植美人指提子,之前,曾在广东、浙江等地打工整整13年。
记者采访杨政辉是在他种植的美人指提子温室大棚里进行的。当时,他正在收摘美人指提子。与其他不爱言语的村民不同,穿着一身运动服装的杨政辉爱说爱笑。此时,温棚里的气温高达36度,谈起带领村民种植美人指提子的情况,满脸大汗的杨政辉兴奋地说:这得感谢张美椿支书,在他的大力支持下,才有了今天的好收成。他介绍,张美椿曾在海南跑运输,后来返乡创业不错后,就邀请他回家乡。其时,他在杭州郊区的一企业做技术员,张美椿看到杭州周围一带种植的美人指提子长势很好,就说如果将美人指提子项目带回天柱家乡种植,一定发展不错。他开始有些犹豫,当时他不仅深得企业老板重用,而且每个月有较为可观的收入,如果辞职不干回天柱种植美人指提子,弄得不好会连本钱都收不回。但经不起支书的劝说,就回来了。谁想,情况比他想象的好得多。经过试种,美人指提子非常适合村里种植,于是就铺开了。
杨政辉告诉记者,在外学到了技术本领后回乡创业,真是大有可为。蓝田镇东风村由原坪寨村、烂桥村合并组成,全村共有1065户3324人,贫困户233户937人,目前,他负责的种植户有12家,大都是贫困户,去年,贫困户每户纯收入5、6万,按今年的美人指提子长势和市场收购情况看,今年至少可收入10万元。
返乡农民工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宝贝”
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在我省不少地方都有作为。如遵义市的板桥镇,全镇有2.7万人,10年前全镇有10000万人外出务工,现在不到2000人。该镇在外的农民工返乡后,引领发展起来的避暑旅游、豆腐干、藤编经济,每年为乡镇创造近1.1亿元的产值。与此同时,返乡农民工以新知识、新观念重构了乡村经济,让农村重展了生机与活力。如该镇一直静声的花灯戏,时隔20多年后在春节又唱起来了。不仅如此,该镇一些村寨还组织起花灯戏表演队、时装模特队等。唱戏的几天,村民男女老少兴高采烈,一直唱着不想回家,浓浓的文艺气氛 ,使得乡村又重新恢复了生气。
板桥镇仅是近年来贵州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改变乡村面貌的缩影。
记者从省人社厅了解到,我省自2015年实施“雁归兴贵”行动计划以来,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贵州返乡创业人数分别为7.11万人和5.76万人,这其中绝大部分为返乡农民工。他们的回归,释放着巨大创业动能,加速贵州农村社会经济的提档升级。
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工作。为此,还制订并实施了“雁归兴贵”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行动计划,通过示范引领,搭建平台,加强园区(基地)建设,打造农村就业创业“领头雁”队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
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不仅带回了资金和技术,更带来了新的知识和观念,可以说是非常好的事。
但无可置疑,仍有不少外出务工人员在外打工。他们也许对我省出台的有关政策不清楚,也许对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优惠条件不了解。
如何进一步引导他们返乡就业创业?
省政协委员释藏青从四个方面提出建议:一、政府部门要构建创业平台,加大农村项目的投入和引进,逐步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增收,这样既有利于更多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同时照顾老人和小孩。二、政府部门要为返乡务工人员做好公共服务,提供实时信息,合理引导返乡务工人员创业、就业,积极帮扶返乡务工人员遇到的实际困难。三、当地政府要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化项目,利用招商引资,引进龙头企业,为返乡务工人员提供再就业的机会。四、当地政府部门要为返乡务工人员指导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拓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空间
近年来,我省为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先后制定出台了《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雁归兴贵”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文件,各级部门也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为创新农民工创业就业工作,助推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提供了全面的政策保障。
在落实政策方面,为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我省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财政支持力度,给予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社会保险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场租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扶持。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可在创业地按规定申请不超过1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贷款期限最高不超过3年。对创办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农民工返乡创业领办创业项目并带动就业,连续正常经营1年以上,一次性给予3500元创业补贴。创业经营场所符合规划、安全和环保要求的,每月按300元标准给予经营场所租金补贴,对实际月租金低于300元的,据实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返乡农民工可免费到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认定的职业培训机构参加GYB和SYB等创业培训。返乡农民工创办项目,可享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供的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创业担保贷款、开业指导、跟踪辅导的“一条龙”服务。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与之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的,按其为就业困难人员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费的2/3给予补贴。
与此同时,为激发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活力,全省各级人社部门精准掌握农村劳动力情况,针对农民工创业就业需求,不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着力把县级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建成引导和扶持农民工创业带动就业的服务窗口,积极为农民工提供创业就业政策咨询、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劳动维权、社会保障等“一站式”服务。
省人社厅表示,将深入推进“雁归兴贵”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行动计划,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针对农民工流动性大的特点,继续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精准化、专业化和标准化水平,积极构建“大数据+就业服务”平台,强化就业失业统计监测,准确掌握农民工各项基础信息,精准开展创业就业帮扶。依托“5个100”工程、大数据、园区建设等,以产业转移、产业升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等为抓手,大力实施全民创业行动计划,多领域、多渠道开发用工岗位,拓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空间。实施就业创业“双百工程”,发挥创业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掀起返乡农民工创业热潮,引导更多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就近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