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16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深入阐述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意义。2016年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未来15年健康中国建设作出了制度性安排,其中强调“突出解决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低收入者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并通过“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等方法得以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针对老年人群体提出“健康老龄化”概念,要达到此目标,体育健身与医疗手段结合是重要途径。“体医结合”或谓“医体结合”,是指运动医学、保健体育、康复医学、医学营养、健康评估、运动处方等众多知识的集合,体育和医学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体育可以改善看病难,帮助解决在医疗卫生中解决不了的问题,特别在预防疾病方面,可以有效改善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如何正确有序引导老年人群体和完善社会各项功能,在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民进省委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推进健康老龄化建设与体医融合模式的提案》。在该提案中,民进省委建议——
构建“体育+医疗+养老”的健康干预模式
□本报记者 顾 娜
记者上网查阅到,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持续进步,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得以持续改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业化、老龄化、生态环境恶化等原因又给健康促进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根据我省统计局数据,2015年我省60岁以上人口534.01万人,占比达到了15.1%,全省65岁及以上人口360.0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0.20%,分别高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25、1.63个百分点,我省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正确有序引导老年人群体,并利用此时机,完善社会各项功能,应该是当前考虑的重要问题。
民进省委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老年人群体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应得到不断提高,这样才能减轻国家、社会乃至家庭负担。这需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政府作为主要推动者,以市场经济为杠杆,推动老年人体医融合生活与市场模式逐渐成熟,最终可将此模式扩展到生命的整个周期。
有鉴于此,民进省委对健康老龄化建设背景下体医融合模式提出了以下建议:
——加强健康老龄化观念的宣传,改变老年群体对健康生活的传统认识。传统观念中老以养为主,而养以静为主。对健身生活模式的还未有深度了解。近年来,体育健身有益身心的理念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关注与支持。如当前流行的广场舞就符合现代理念。2007年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与美国医学会(AMA)提出“运动是良医”,已得到包括中国在内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学者的响应。同样,“运动是营养”理论将医学与体育科学建立密切联系。该理论认为运动是一种营养素,而慢性病是“运动营养”缺乏的表现。老年人群恰恰是慢性病的敏感人群,做到预防为主、早发现、早治疗尤其重要。针对老年人陈旧的健康理念,政府、社区、学校与媒体都应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纲领,引导老年人建立正确的体育-健康-医疗理念。这就要求建立健全高素质的老年人健康促进的宣传体制,政府相关部门应起到引导作用。借鉴先进地区经验,2010年6月江苏省老年体协“乐天“乐天·夕阳红”科学健身网站,访问量已经超过 350 万人次。
——健全老年人体育制度与管理机构,使之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老年体育协会的核心作用,建立齐抓共管的老年人体育的领导协调机制、活动的组织管理机制、经费保障机制和考核表彰激励机制以及定期督查机制。贵州省在2011年发布了“贵州省老年体育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成为第一个发布老年体育工作发展规划的省份。应以此顶层设计,将体医融合理念贯彻落实到相关部门的实际工作和老年人群的实际生活中去。
——构建“体育+医疗+养老”的健康干预模式,居家、社区、机构分类结合干预的整合模式思路。中医“治未病”思维的现代解读,利用体育运动和机体功能练习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现代运动疗法是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的综合治疗和康复中不可或缺。以太极拳、健身气功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养生体育,也是运动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医疗+养老”模式以老年人群为核心,以社区和养老机构为组织和实施场所,以预防和康复为主,整合社区、养老机构、医院和体育系统相关专业机构的优质资源,使老年人社区/机构养老服务工作人员、传统养生体育专家与医疗专家在内的健康促进团队以及研究者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关系,共同解决现行养老框架下老年慢病的运动健康促进问题。
——组建专业团队,使体医融合模式科学、有序、可持续发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要求开展国民体质测试,完善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开发应用国民体质健康监测大数据,开展运动风险评估。整个监控/评估、运动处方、运动干预/康复的实施流程,应将医院、相关体育机构里老年慢病、老年健康、体育运动疗法等相关领域的专家组织在一起,分工合作,有序推进。可以话语权较强的三甲医院为试点,试行体医融合模式,然后逐渐向基层医疗、养老、体育健身机构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