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政协优势 助力脱贫攻坚
黔东南自治州政协主席 文松波
近年来,黔东南自治州政协在州委的坚强领导和省政协的有力指导下,提高政治站位,聚焦脱贫攻坚,主动担当作为,积极为全州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一、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州政协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持之以恒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和在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脱贫攻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充分认识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政协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实践者,积极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献计出力,奋力写好新时代政协工作新答卷。
二、坚决落实党委关于脱贫攻坚的安排部署。州政协始终把州委关于脱贫攻坚的安排部署,作为州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具体行动,不折不扣完成州委部署的任务。按照州委安排,州政协主要领导任州脱贫攻坚东部“战区”指挥长,其他8名副主席分别担任其他战区副指挥长。州政协9名主席、副主席共联系11个贫困县、45个贫困乡镇、14个贫困村,有4名副主席分别担任2018年脱贫摘帽县的州级督导组组长或副组长。各县(市)的政协班子成员都有各自的帮扶联系乡镇和联系村。在开展督导督查、“下抓两级”等帮扶工作中,我们紧紧围绕“四场硬仗”“五步工作法”“八要素”等重点来推动工作,围绕错评漏评错退、旧房拆除等难点问题建言献策,助推州委决策部署落细落小落实。
三、聚焦脱贫攻坚履行政协职能。州政协坚持把助推脱贫攻坚作为履职重点,通过调研视察考察和协商议政等方式,把脱贫攻坚融入政协履职的方方面面。2017年,州政协先后开展22项调研、10项视察、12次协商会议,分别围绕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乡村公路建设、农村安全饮水等脱贫攻坚重点工作来开展,及时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得到州委、州政府领导批示16件次,发挥了政协“智囊团”作用。2018年州政协安排开展的31个调研协商视察考察课题中,涉及脱贫攻坚的课题25个,占80.5%。其中“发展养老事业助推脱贫攻坚”专题协商意见报告得到州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并作批示,极贫乡镇视察及花卉产业发展、公立医院改革、城镇困难群体生活问题等专题协商课题正在有序推进中。聚焦扶贫资金整合、扶贫项目实施、扶贫效果评估、民族工艺品产业发展、领导责任落实等情况,开展监督性视察和协商。
四、扎实开展“脱贫攻坚·政协委员在行动”活动。2017年以来,州政协开展了“脱贫攻坚·政协委员在行动”活动,组织动员政协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在参与脱贫攻坚中当好调研员、监督员、评议员和运动员。一年来,广大政协委员协调各类帮扶资金1.66亿元,实施帮扶项目610个,办实事好事1088件,带动2.6万贫困群众脱贫。在活动中,州政协机关以身作则,在定点帮扶黎平县孟彦镇中推广省政协办公厅创造的“1244工程”模式,协调资金200余万元发展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等,如帮扶八柳村建成了绿壳蛋鸡养殖基地,不仅增加了贫困户收入,而且探索出了新路子。麻江县以“三送三扶”(送温暖、送政策、送技术、扶资金、扶产业、扶就业)为抓手开展活动,积极为参与扶贫创造条件。如政协委员秦华领头组建了麻平山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有残疾人11人、孤儿2人、特困人员15人,每人每月有2100元以上的经济收入。
通过近年来的实践,州政协在参与扶贫中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有一些工作需要加强。一是政协组织在上下联动参与脱贫攻坚上,还欠缺一些联动机制,发挥政协界别参与脱贫攻坚的办法还不够多;二是政协委员分散在各行各业,及时发现、总结和宣传他们的好做法好经验还做得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发出政协参与脱贫攻坚的好声音、讲好参与脱贫攻坚的好故事。
黔东南是全省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市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政协责无旁贷。州政协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全会和省政协这次会议以及州委全会的安排部署,在继续做好定点帮扶、结对帮扶、督查检查等工作的同时,注重从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聚焦“三年攻坚”协商议政。紧紧围绕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贵州省委关于深入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发起总攻夺取全胜的决定》和黔东南自治州即将制定的三年行动计划来开展调研、协商、视察、考察,一切履职活动都聚焦到“三年攻坚”上来,凝聚方方面面智慧和力量合力攻坚。
二是聚焦“四场硬仗”深化活动。在“脱贫攻坚·政协委员在行动”中,紧紧围绕“四场硬仗”来开展,深入发动,建立机制,搭建平台,找准抓手,形成合力,营造氛围,推动活动取得实实在在成效,把“脱贫攻坚·政协委员在行动”作为黔东南政协系统参与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
三是聚焦“八个治理”开展监督。围绕开展贫困人口漏评错评错退、农村危房改造不到位、扶贫资金使用不规范、扶贫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不到位、“四场硬仗”推进不力、东西部扶贫协作不力等八个专项治理开展民主监督,以问题的整改落实助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