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智聚力展优势 脱贫攻坚显作为
遵义市政协副主席 胡小远
一、坚持以脱贫攻坚引领政协工作全局
遵义市政协党组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聚焦脱贫攻坚奋发有为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光荣使命,坚持以脱贫攻坚引领政协工作全局,广泛汇集各方力量,聚焦脱贫攻坚履职尽责,在全市政协系统确立了“汇智聚力展优势,脱贫攻坚显作为”的正确导向。各县(市、区)政协牢固树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政治自觉,紧扣本地实际履职尽责,深度融入脱贫攻坚工作,竭尽全力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市县两级政协干部自觉把脱贫攻坚作为检验作风、提升能力、锻炼成长的重要平台。10名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全部为挂帮责任人,67名县(市、区)政协主席会议成员任县、乡镇脱贫攻坚正、副指挥长,5名干部任驻村第一书记,52名干部驻村蹲点帮扶,涌现出了不少先进典型。湄潭县政协主席陈佐明,任该县脱贫攻坚指挥长,在现场查看大庙场村贫困户人饮工程时,不慎跌落,致使右手骨折,至今未愈,依然奋战在脱贫第一线。市政协机关工勤人员万里勇,主动要求任驻村第一书记,与新农村贫困户同吃同住同劳动,真心真情倾力帮扶,被评为脱贫攻坚市级“先进个人”……
二、聚焦脱贫攻坚汇智聚力展现政协作为
2017年换届以来,市县两级政协聚焦全市“8个贫困县、255个贫困村、23.02万贫困人口”脱贫的主战场,围绕“秋季攻势”“春风行动”“易地扶贫搬迁”等重点工作开展调研视察、协商议政、民主监督等履职活动172次。组织专家学者、市政协委员深入镇、村、户开展帮扶调研414次,召开市、县、镇、村各类座谈会120余次。履职活动提出的建议意见,很多得到了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挂帮镇村的采纳。如,市政协提出的“将城市困难群众纳入脱贫攻坚统筹考虑的建议”,推动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城镇困难群体解困工作的意见》。多次组织委员、专家、爱心人士进村入户真心真情帮扶,涌现出了一大批产业扶贫、爱心助贫的先进典型。市政协委员、思达集团董事长陈建杰出资2000万元,成立了主要用于资助贫困大学生、奖励优秀教师的教育基金。投入100多万元开展了千企帮千村活动。目前,该集团用于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等方面的支出逾4000万元;市政协委员、贵州聚银投资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华出资500万元,成立了“聚银爱心慈善基金会”;投入近300万元,主动与汇川区100余户贫困户结对帮扶、捐建“留守儿童之家”、资助贫困家庭学生;为100多名贫困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很好地向社会传播了企业担当作为的示范效应;返乡创业的张明富委员带领大坎村群众养猪致富,每年出栏生猪1万多头;金循、孙春、李兰东委员联手各自茶基地贫困户发展茶庄园经济,有效拓宽了茶产业发展和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彭慈军、李忠禄、于海丽等委员,发挥各自专长,开展了义诊活动和贫困村幼儿园蹲点帮扶……
三、精准举措举全力促脱贫帮扶有实效
市政协全力履行脱贫挂帮职责,成立了主席任组长的工作机构,构建了主席+委(办、室)+乡镇+驻村工作队的挂帮工作责任体系。先后选派了3名作风扎实的干部到新农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派驻了1名正县级实职干部专门负责茶花村深度贫困村脱贫帮扶。市政协厅、处、科级干部分别挂帮3、2、1户贫困户,共结“穷亲”87户。主席会议成员带头深入挂帮点重点围绕产业扶贫千方百计上项目、引资金。2017年以来,为挂帮的20个贫困村共引进资金5500多万元,实施脱贫项目60多个。千方百计为挂帮点解决脱贫难题。在赤水市玉皇村,将市领导200万元挂帮资金用于贷款贴息,促成贵阳银行列出2000万元贷款计划,现已实际贷款500万元,帮助当地建成了5000亩的精品水果基地;针对茶花村坡陡沟深,脱贫乏路的问题,帮助落实公路建设和产业扶贫项目资金1000余万元,为该村脱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多次协调市供销电商公司、水果批发市场,帮助解决桃源乡“脆红李”销售问题;帮助天山村建设扬程达800米的提灌站,困扰该村数辈人的用水问题年内可望解决;利用社情民意渠道反映茶花村通讯问题,得到有关单位的及时回应,并制定了解决问题的时间表……截至2017年底,10名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挂帮的20个贫困村(其中9个深度贫困村),已有13个出列,1612户6235人实现了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