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太平洋的风因茅台而飘香
——“心驰世界·香誉澳洲”2018文化茅台走进澳洲侧记
□沈仕卫
在中澳建交46周年之际,5月27日,贵州茅台集团副总经理、习酒公司董事长张德芹率队来到悉尼,正式开启“心驰世界·香誉澳洲——2018文化茅台走进澳洲”系列活动。据悉,此次活动将持续到6月中旬。
这是继2017年“香遇非洲”之行成功举办后,茅台再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品牌文化推介活动。同时,这也是茅台进入澳大利亚市场的第15个周年。
“中澳友谊功勋企业”茅台来了
当地时间5月28日晚,数十名茅台粉丝身着“我是茅粉”的蓝色T-shirt,早早齐聚悉尼金斯福德·史密斯机场,并拉起“澳洲粉丝团欢迎茅台领导”的横幅。当茅台推介团到达机场大厅时,“欢迎茅台、欢迎茅台”的呼喊声引来周围旅客的目光,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这个时刻;不少人争着与澳洲茅粉合照,惊讶地说道:“澳洲的茅台粉丝实在是太热情了!”
在随后的欢迎晚宴上,张德芹致辞说:“我们受茅台集团董事长李保芳的委托来到澳洲,努力拓展茅台国际市场。非常感谢澳洲的经销商和支持茅台的朋友。去年,澳洲销售茅台酒接近1000万美元,成为茅台国际市场的重要增长区,这与澳洲友人的智慧分不开。让我们进一步开拓澳洲市场,在美丽的澳大利亚大陆上共同举起酒杯。”
澳洲茅台经销商代表董威萳致欢迎辞说:“非常欢迎和感谢茅台代表团的到来。15年来,茅台酒进入当地2000多家五星级酒店、中西餐厅、酒吧等,正逐渐做大、蓬勃发展。”
2018文化茅台走进澳洲品牌推介系列活动时值悉尼灯光节。从每年5月下旬到6月上旬,为期半个月左右的Vivid Sydney是当地的一大盛事,自2009年以来已成功举办8届,成为世界上最具规模的灯光、音乐、创意节日之一。茅台推介团的人都认为,此次茅台开启澳洲文化之旅,一定会与缤纷悉尼的灯光音乐节交相辉映,构成澳洲5月的另一文化盛事。
5月29日,茅台推介团开始在悉尼展开拜访。悉尼及所在的新南威尔士州,是澳大利亚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重镇。从州政府、州议会到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馆,茅台推介团行色匆匆、高频拜访。所到之处,张德芹表达最多的就是谋求在澳政商侨各界的合作与支持,为茅台国际化道路奠定坚实基础。他说:“茅台国际化之路,我们一定会坚持走下去;茅台国际化之路,也离不开大家的支持。”
当天11时30分,新南威尔士州议会,当地立法、行政部门为茅台的到来做了充分准备。新南威尔士州长Gladys Berejiklian(柏瑞吉克莲)女士结束公务,赶到议会会议大厅与茅台推介团一行相见。
“感谢茅台的到访,希望我们不仅是在商业上有更多往来与合作。你们的到来,可以让中澳人民之间的友谊与合作更进一步,”Gladys Berejiklian说,“衷心预祝茅台在悉尼的推介活动取得成功。”
会见结束,Gladys Berejiklian将自己亲笔签署的“中澳友谊功勋企业”证书颁发给张德芹。“希望您能给贵州人民带去来自新南威尔士州长的问候。”她说。
在给澳洲朋友介绍茅台多年来的发展情况后,张德芹对州长的热情表示感谢:“我们感谢您和新南威尔士州政府授予茅台的荣誉,我们也诚挚欢迎您去贵州、特别是去茅台做客。”
澳大利亚新南州次长Geoff Lee感叹说,这几十年来,中国真的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茅台是中国最知名的品牌企业,你们也为我们两国的经济往来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在中国春节时,去哈尔滨、上海度假都喝过茅台,那真是难忘的记忆。”谈及对茅台的印象,Geoff Lee这样描述。
不独Geoff,当地经销商也表示,茅台在悉尼主流人群中的影响力正全面提升。
餐叙中途,新南威尔士州议会议长John Ajaka来到现场与茅台朋友相见,并详细了解茅台在悉尼的推介活动。他特地把张德芹请到自己的办公室,指着摆放很多酒瓶的橱柜说:“我收集了世界很多美酒。茅台酒我喝过,非常好。”
“茅台是中国的‘国酒’,为国家对外友好往来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们在使馆工作,知道茅台确实享誉世界。”在拜会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馆时,总领事顾小杰说,“澳洲是多元文化汇聚之地,茅台在这里打开市场、扩大影响,对你们提升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会有很大帮助。希望茅台在这里多交朋友,向各界全面展示茅台酒文化。”
张德芹代表茅台集团,向中国外交官介绍了企业发展、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情况。“我们来澳洲,就是希望通过对茅台文化的推广,把中华传统文化带到这里。”他表示,茅台在传统企业里是对中华文明传承最好的企业之一,公司3万员工对传统文化都非常重视,对老祖宗的传统工艺都特别珍惜,从来没放弃过对传统工艺的坚持。对传统的敬畏与坚守,正是茅台成功的根本。茅台存有几十万吨老酒,坚守着严格的质量体系,坚持着文化传承,也不断坚持对技术人才的培养,从各个方面提升质量。
“茅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与责任,确实难能可贵。”顾小杰说,“中国驻悉尼总领馆会全力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也支持茅台集团在新南威尔士的推广。”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当地时间5月30日19时,茅台集团以“心驰世界·香誉澳洲”为主题,在悉尼市政厅举办大型品牌推介活动。这是茅台集团继在俄罗斯、意大利、美国、德国、南非等国举办大型推介活动之后,在大洋洲掀起的又一大盛事,吸引政界、商界500多名嘉宾与会。
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专程为活动写信致贺,感谢主办方对他的邀请,并为不能到场参加活动表示遗憾。“我曾经访问中国100多次,用茅台酒举杯庆祝两国关系的次数更是多不胜数。”作为见证中澳关系成长的政治家,他回顾了中澳友谊的过往,也对茅台在中澳关系中的重要地位表示肯定,希望澳中友谊源远流长。
中国驻悉尼领事馆副总领事童学军在代表总领馆致辞时说,茅台毋庸置疑是中国的“国酒”,茅台背后还蕴藏了太多故事。悉尼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也是南半球最发达的城市之一。茅台在中澳的政治及外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中澳两国双边关系贡献良多。希望茅台未来在中澳合作与良性互动中扮演重要角色。
新南威尔士州财政、服务和房产部长Victor Dominello在代表州长致辞时这样评价:无疑,茅台是酒中之王。“我们刚刚举行仪式庆祝华裔来到澳大利亚200周年。现在,我们又开始一次新的庆祝,那就是你们——茅台。谢谢你们来到悉尼,来到澳大利亚。”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40年来,中国不仅彻底改变了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的经济、社会形态,也推动着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张德芹在作推介活动主旨发言时说,茅台酒自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勇夺金奖以来,已走过近百年的国际化之路。至今,茅台先后18次荣获各种国际金奖,连续多年在WPP、华通明略、《福布斯》《金融时报》等各种国际榜单中占据榜首。在过去的2017年,茅台集团全年销售收入突破121亿美元、上缴税金突破41亿美元、品牌价值达232亿美元,单品销售额稳居全球首位,品牌价值、股票市值稳居全球酒类上市企业第一。
据介绍,茅台于2003年正式进军澳洲市场,如今茅台酒已覆盖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霍巴特、圣灵岛与珀斯的众多高端餐厅、机场免税店、酒类专卖店。除澳大利亚外,茅台酒的销售网络还覆盖了新西兰、太平洋周边岛国。去年,茅台酒及系列酒在澳洲市场的销售量达50吨——这意味着,茅台酒及系列酒在澳洲年销售量超过了10万瓶。茅台早已不再局限于澳洲华埠,而成为风靡澳洲主流市场的优质消费品。
从最开始只被当地华人知晓,到日渐风靡澳洲主流市场,茅台证明了地理差异永远不能隔断文明交往的强烈愿望。一位澳大利亚青年在电视真人秀里说:“我前两天喝了中国的茅台,那感觉真不一样。”在澳大利亚,喝茅台已成为触碰古老中国文化的独特方式。
在活动中,张德芹向与会嘉宾重点介绍了茅台的企业社会责任。他说:“天贵人和、厚德致远是茅台的核心价值观,我们始终把责任、担当作为企业发展、员工成长的价值追求。在为国家上缴巨额税金的同时,我们像呵护眼睛一样呵护环境,竭力帮助贵州大山农民脱贫,帮助众多贫困家庭学生上学,打造受人尊敬的世界级企业。”
独特礼物见证中澳友谊
此次文化茅台走进澳洲,特意为澳洲带去了一份独一无二的礼物:珍品贵州茅台走进澳洲纪念酒,分为375ml、750ml两种包装。
在大型品牌推介活动上,当贵州茅台股份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办公室主任黄维、股份公司总经理助理兼销售公司总经理马玉鹏登台掀开此酒的神秘面纱时,满堂一片喝彩。
此酒在茅台传统的白瓷瓶身基础上,巧妙展现澳洲的一些特色元素,做到了茅台特色与澳洲元素完美结合。既保持茅台酒特有的白瓷瓶身,又充分融入袋鼠、考拉、鸵鸟、悉尼歌剧院等澳洲独有的意象图案,并通过“MOUTAI”的金丝带相串联,浑然融为一体,气质典雅精美——既寓意着中澳友谊源远流长,也凸显了贵州茅台作为中外交往的特殊桥梁、纽带的“国酒”之尊。
750ml装的瓶盖,更是借地球、和平鸽、橄榄枝等物象,表达了对“世界和平”的美好期许。以物抒意、兼爱天下,茅台完美展现了身为“国酒”的气概与仁爱。
除了发布纪念酒,在举行活动的悉尼市政厅内,茅台元素无处不在。茅台精品多媒体互动展示、茅台鸡尾酒品尝,与茅台酒产品陈列区域相得益彰,成为立体的“文化茅台”展示平台。
金奖百年100瓶大全套,80年、50年、30年、15年陈年茅台酒、生肖酒及茅台旗下的酱香系列酒、红酒、保健酒、蓝莓酒等产品阵营琳琅满目,令观者印象深刻。
观看茅台鸡尾酒现场调制,亲自品鉴茅台酒的神秘醇香,更让澳洲宾客对茅台的滋味有了直观体验。
据茅台相关人士介绍,在文化茅台走进澳洲活动期间,茅台还在当地著名学府新南威尔士大学隆重举行新南威尔士茅台奖学金设立仪式,决定出资45万美元资助中国籍优秀学生在外求学,为促进中澳两国交流与互通、为中澳两国培养出更多的商业领袖提供实质性帮助。
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葛洪曾说: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虽然茅台与澳洲隔着一个太平洋,茅台人需横跨数千公里才能来到澳洲,但路途阻断不了两个地方的相遇相知——这并非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