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习有道 致富有方
——织金县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见闻
□王 勇
“以前发展没有思路,致富没有技术,对国家政策了解得不多,自从村里开办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以来,领导讲政策,能人讲技术,干部讲思路,我们老百姓胆子也慢慢变大了,敢自己创业发家致富了。”在织金县牛场镇大营村蛋鸡养殖场刚开始创业不久的老陈谈起自己的心得体会。
自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成立以来,织金县把讲习所作为政策法规宣讲阵地,农村农民农业适用技能培训舞台,群众利用讲习所学法规、学技术,干部利用讲习所为群众脱贫出点子,找思路,全县掀起“讲”“习”热潮。
建立讲习阵地 搭建讲习舞台
为进一步推进决胜脱贫攻坚战,推动群众早日致富奔小康,提供精神动力、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织金县结合“道德讲堂”“十万农民培训计划”“农民夜校”等平台,成立617个新时代讲习所,实现县、乡、村全面覆盖,明确领导干部、驻村干部、第一书记、支部书记、带富能手、技能人才担任讲习员,结合自身所长,通过培训会、群众会、报告会、院坝会、板凳会、田坎会、演绎会等形式,落实专业人士讲专业知识,专业人才培训专业技能,讲大政方针,法律法规,惠民政策,习农业种植技术,养殖方法,脱贫措施,致富渠道。
宣讲党的政策,传递党的声音。制定宣讲计划,明确宣讲时间,县、乡讲习所由领导班子成员负责主讲,依次轮流,村级讲习所由包村干部、驻村干部、村干部主讲,建立现场讲习所,把讲习舞台搬到田间地头,开展流动讲习,讲给群众听,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赚,让群众学好技术创业,找到好门路致富。
今年以来,织金县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共开展课堂讲习2000余场,受教群众6.27万人次以上,开展现场讲习2800余场,受教群众7.23万人次以上。
能人现场授课 开出致富处方
“蒲公英清热解毒,可以用来消炎;青蒿防治球虫、肠炎;山羊柳可以医治伤寒;香椿医治输卵管堵塞,这些草药我们这里山上都有,既方便也健康。”在织金县牛场镇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蛋鸡养殖“土专家”黄启发把自己多年总结出来中草药蛋鸡防疫技术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群众。
为了能够帮助更多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黄启发积极加入村里兴办的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借助村里讲习平台所向群众讲解中草药防疫的方法,一来提高蛋鸡养殖农户的防疫成本和鸡蛋质量,二来吸纳更多的贫困群众参与养殖。
叶松,织金县牛场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2004年毕业于贵州大学动物医学系,2013年获得的“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截至获奖时,全国仅10人完成),2012年至2014年间参与市畜禽遗传资源管理站主持实施的《肉牛标准养殖配套技术应用推广》课题,该课题经2015年省农委评审后获得贵州省农业丰收奖二等奖,从事农业工作十余载,叶松成了农业方面的专家。
去年8月,叶松被聘为牛场镇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讲习员,担任农业技术讲习员。
为较快提高贫困户科技文化素质,叶松围绕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结合贫困群众的实际需求,开展灵活多样、不同形式的技术授课,并通过生产生活中典型事例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解,让群众一听就懂,一学就会,学之能用,用之有效。
“羊舍要求不高,主要的作用是遮风挡雨,并非羊舍建设得好,就可以养好羊,至于养什么羊好,同样的道理,品种不同,适应能力不同,适应的气候不同,我们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再加上山地多,发展黑山羊养殖比较适合。”每逢讲习课堂上,叶松都会结合本地的气候、地理环境认真给群众分析。
优化讲习渠道 扫除死角盲区
为方便给群众答疑解惑,克服时间和地域限制,织金县还利用通过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介,建立“互联网+讲习”的网络服务平台,开展“云上讲习”,邀请讲习所成员、干部、群众进群,通过精心准备的课件通过小视频播放、语音聊天等方式讲习,广大群众利用微信群、QQ群与“土专家”、“田秀才”、讲习员进行交流互动,吸收致富能手养殖经验和技术。让各类法律法规、惠民政策、农业技术等方面知识宣讲更加深入人心。
充分利用各村大喇叭开展“空中讲习”,定时不定时向广大群众播报党的政策、大政方针、身边典型事例,覆盖每一个自然村落,让群众真正感受到“人在家中坐,政策空中来”。
发动县、乡、村三级文艺队开展文艺演出讲习,将党的政策、国家大政方针等编程快板、顺口溜、小品、歌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通过诙谐幽默、激昂奋进的艺术表演形式,潜移默化地传授给群众。
今年以来,织金县共建立“云上讲习”QQ群137个,微信群398个,参与人员20832人;“空中讲习”全县538个大喇叭政策播放。
“脱贫攻坚讲习所,干部群众往里跑;技术法规政策全,创富带富变活宝。”在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众多群众深受鼓舞,思想得到较大转变,很多群众找到发家致富的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