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安:发力红茶产业 助力脱贫攻坚
□左国辉
近日,普安县江西坡镇细寨村布依人家茶叶专业合作社一分厂非常热闹,贵州银行工作人员专门上门为村民发放工资卡,这些给茶园修枝、除草、施肥的村民每个月能领到2000元至3000元不等的工资,当天30多名村民领到工资卡后兴奋不已,“做一天就得100块钱,现在种茶有搞头啦!”
同一天,在普安县北部的龙吟镇宏鑫茶叶公司流转的4000亩茶园里,当地220多名村民正在地头忙碌,他们是宏鑫公司雇佣的劳务工。“这其中有147名精准扶贫户,每月能拿到3000元的工资。”宏鑫公司董事长曹宏介绍说,宏鑫公司在龙吟镇投资6000多万元修建的加工厂场平已完工50%;今年春茶开采后,1万平方米的厂房和一条绿碎茶(红碎茶)生产线、一条绿条茶生产线将投入使用,届时将有一大批农民当上产业工人。
近两年来,普安县大力发展茶产业,并在脱贫攻坚过程中进一步把“普安红”作为主打产业、“一县一业”产业进行重点打造。2017年该县共育茶苗1.34亿株,同时引进浙江大学等国内一流的组培团队,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四球古茶”规模化组培育苗,预计到2020年全县茶园将达30万亩。
为强化对茶园的绿色防控,普安县去年通过无公害茶园认证面积57690亩,有机茶园认证3700亩,8家企业获得无公害产品认证,产品通过欧盟400多项检测,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予“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称号。
有高质量产品支撑,去年普安县开展了“可以喝的活化石”——“普安红”四球古茶保护全球公益众筹、全国明星古茶树保护普安行、“普安红”形象代言人国际选拔大赛、“普安红”全球茶诗征集大赛、全国商会会长普安行、宁夏中阿博览会暨专场推荐会、第六届贵州省茶叶经济年会专场品鉴会等活动。一系列“组合拳”,为该县赢得了“中国茶文化之乡”“全国十大魅力茶乡”“全国重点产茶县”等称号,“普安红”获得“中华文化名茶”和“2017年最具营销创意公用品牌”荣誉。
质量与品牌效应叠加,让“普安红”茶产业的扶贫效果日渐显现。据普安县茶叶发展中心统计,去年全县实现茶叶产量5880吨、产值9.56亿元,其中春茶产量1940吨、产值8.54亿元,创下历年新高。全县有涉茶产业人数7022户26954人,其中贫困户2354户9766人,户均收入达1.12万元;位于茶叶种植区域的涉茶贫困户脱贫575户2300人,人均收入达4500元。
“茶产业对扶贫的效应才刚刚开始。”普安县多家茶企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县针对茶产业筹集到了扶贫产业发展子基金3.2亿元、已到位2亿元,这些资金将全部用于“普安红”茶产业发展。去年入冬以来,该县各乡镇开展大规模种茶活动,已种植2.2万亩;低产茶园改造如火如荼,正山堂茶业、黔茶联盟、习普生物科技企业、叶之初等企业落地普安建设厂;“普安红”省内及省外市场拓展铺点迅速推进,将有力促进普安茶产业提质增效,更好地助力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