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2864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8-01-03

三穗县政协: 精准发力助帮扶村脱贫出列

□杨承辉

  三穗县桐林镇半溪中心村是县政协机关对口联系帮扶村,该村由原寨告村及半溪村合并组成,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贫困发生率达24%。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三穗县政协机关在对该村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及产业基础等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和研究后,决定多管齐下,精准发力,通过“四招”实现“四促”,助力该村脱贫出列。

  强基础,促脱贫

  县政协机关从群众最着急、最期盼的问题入手,全力推进为该村修建一座拦河堰、两座生产便桥、三支自来水、四条硬化路等“十件民生实事”。经协调联系,资助支持,目前已投入资金4000元,建成拦河堰一座,有效解决80多亩农田灌溉问题;投入资金9000元,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建设产业便桥一座,有效改善生产条件;与水利、新农办等部门联系,争取到人畜饮水新建及改建维修项目3个,涉及资金50余万元,惠及6个居民组1100余人;与交通、扶开等部门协调联系,争取到3个道路硬化项目,涉及通组联户路10余公里,项目全部完成后,将有效解决6个村民组1000余人的出行难问题。

  同时,已提供15万元资助资金、拟计划协调资金20万元,用于该村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及购置办公设备,改善办公条件。协调实施蔬菜与食用菌种植、生猪养殖等产业扶贫项目5个,涉及资金80余万元,实现贫困户扶贫产业项目全覆盖。

  做示范,促发展

  为带领群众发展生产,实现产业脱贫,县政协机关在半溪中心村建立了豇豆种植示范基地,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实行项目化运作、订单式生产、保底价回收,着力解决种植户的后顾之忧,保障了农户利益最大化。目前,通过4亩示范基地带动,已有67户贫困户种植豇豆百余亩,实现种植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达到了一亩蔬菜脱贫一个人的预期目标。

  按计划,基地豇豆采摘结束后,将继续示范种植生态黄瓜,10月初黄瓜采摘结束后,紧接着种其它时令蔬菜,形成“一年三种三收益”模式,让群众开了眼界、变了观念、坚定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脱贫致富的信心。

  目前,种植示范基地已营收3.1万元,全部用于资助该村13名贫困大学生,群众深受感动,学生倍受鼓舞,该村重文化重教育氛围进一步浓厚,教育扶贫斩断穷根思想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一片示范地,两份好收成”,一作示范,二献爱心,干部的辛苦指数,切实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让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收获了点赞与尊重。

  办“夜校”,促提高

  县政协机关驻村工作组整合利用现代网络媒体,借力大数据资源,以群众所需为出发点,积极创办“点菜”式“流动影院”农技夜校,举办政策科技知识培训班,以“流动式”巡回培训方式,着力实现培训全覆盖,有效促进了群众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

  “流动影院”以农家小院,荒地草坪等为播放点,主要宣传党委政府的大政方针和支农惠农政策,增强群众对政策法规的了解,使支农惠农政策深入民心。同时根群众所需,播放豇豆高产种植技术、黄桃栽培管理技术、金秋梨栽培管理技术、水稻病虫害防治等视频影像,着力提高群众科学种植意识和科技防控管理水平。2017年以来,共组织培训26场次,为群众提供技术咨询服务400余人次,解决疑难问题230个,实现在家群众全受益。

  “七个一”,促转变

  致富靠干,脱贫在人,重在人心。针对该村一些贫困户享受着国家扶贫政策,不愿脱贫,不懂感恩,“坐在墙脚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的现象,县政协机关决定打一场脱贫攻坚“攻心战”,大力弘扬正气,解决好人心的问题,着力重树纯朴、勤劳、善良的民风,解决群众“思想贫困”问题,激发内生发展动力。

  经过精心筹划,2017年“七一”期间,县政协机关组织该村拟脱贫户、能人大户、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等100余人开展了“感党恩,跟党走,我要脱贫,我要小康”主题活动。活动中,依次展开了“开展一次“感党恩,跟党走,我要脱贫·我要小康”动员宣讲;讲述一个跟党走、勤劳发家的感人故事;讲述一个我要脱贫的动人故事;发起一次跟党走,向贫困宣战的签名活动;表彰一批在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勤劳致富典型;发起一场合力攻坚,顺利出列的“大比武”“总攻势”;发表一句话与会感言”等“七个一”内容。活动现场,领导的激情鼓励,致富能人创业的坎坷经历,贫困户代表挑战贫困的拼搏历程,无不震撼与会人的心灵。参会贫困户按捺不住,纷纷现场要求发言表决心。贫困户龙大平围绕“感恩、孝道、勤劳、发展”,发出了向贫困挑战的铿锵之声。现场还通过严格审核程序,从全村67户拟脱贫户中推选出11户勤劳致富典型,授予“勤劳之家”荣誉称号,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得到有效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