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6期 本期2271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7-12-06

开展文化合作 推介多彩贵州

——我省组团赴马耳他开展文化交流记

□姜刚杰

  为执行2017年中国文化部与贵州省的部省合作任务,举行贵州省与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对口合作项目——马耳他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并加强与马耳他共和国在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我们于中秋时节乘坐爱琴海航空班机前往马耳他共和国首都瓦莱塔。

  马耳他共和国是位于南欧的共和制的一个小型国家,是一个位于地中海中心的岛国,素有“地中海心脏”之称。它是英联邦国家同时也是欧盟的成员国,总体面积316平方公里,人口42万多人。首都瓦莱塔,是以圣约翰骑士团第六任首领拉·瓦莱塔的名字命名的,它是一座欧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遗产城市,人口1万多。瓦莱塔城市建筑布局整齐,街道狭直,两旁建筑均由马耳他当地特有的石灰岩建成,呈灰白色,具有浓厚的中东阿拉伯的建筑风貌,对马耳他其它城市建筑风格有很大影响。

  马耳他岛虽然面积不大,但历史悠久,远古时该岛即有人类活动,遗址不少。比如遍布全国的30多座巨石神庙遗址。马耳他巨石庙亦称为“马耳他巨石文化时代的神殿”,是马耳他国的著名历史古迹。这些大约建于5500年以前的马耳它巨石庙,是世界上最老的不需要支撑的石头结构,已被列入权威的世界遗产目录之中。现在令人无解的问题是,很多巨石重达数十吨,在五千多年前的生产力状况下,人们是如何把巨石弄上山去并垒起来的呢?有些甚至还有简单的加工,是如何实现的呢?这也是谜团之一。

  马耳他岛在自然风光方面,知名的有“三蓝”:即蓝窗、蓝湖、蓝洞,是马耳他最著名的景点。但在人文历史方面也不逊色,其中,马耳他圣约翰大教堂,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教堂之一。全世界有多处圣约翰大教堂,其中以马耳他、香港、纽约、拉特兰(美国)等地最为著名。马耳他圣约翰大教堂原称耶路撒冷圣·约翰骑士团女修道院教堂,建于1573-1578年,是一座巴罗克式建筑,部分模仿哥特式。内部装饰华丽,各种大理石雕刻极为罕见。教堂整个圆顶内部是大壁画。大教堂的地下墓穴中安放着圣·约翰骑士团首领的遗体。教堂内金壁辉煌,其内部装饰除了雕像和壁画外全部用的金饰,到处是金灿灿的光芒。而壁画和雕塑都是宗教故事。

  1048年,在耶路撒冷的一个医院里成立了一个骑士团,被称为医院骑士团。几百年之后,他们被赶出耶路撒冷,迁往希腊的罗德岛。后来向西西里王国以每年1金币的租金,租借了马耳他岛。1798年,拿破仑占领了马耳他岛,又将骑士团驱逐。他们不得不在欧洲到处找寄居地。1834年在罗马租了一块12000平米的土地,修建了一座“马耳他宫”,骑士团成员就在这座宫殿里居住、办公,其长住居民现在只有几十人。而在瓦莱塔,他们也租住了一栋建筑,也有人居住。马耳他骑士团现在全称耶路撒冷、罗得岛及马耳他圣约翰主权军事医院骑士团,是联合国观察员,现有100多个国家承认它是“国家”(我国不承认)。这些都属于马耳他的历史了……。

  我们贵州代表团抵达瓦莱塔时,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马耳他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姜江,大使馆一等秘书、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王彦军,以及马方官员到机场迎接代表团团长、贵州省何力副省长一行。随后,我们即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马耳他共和国大使馆。远远地看见五星红旗在异国他乡高高飘扬,我们真切地感觉到这真的是海外游子温暖的家啊!在大使馆内,姜江大使与何力副省长进行了亲切交谈,相互介绍情况,商量了工作,对如何开展好部省合作工作进行了安排。

  在中国文化中心。在省领导见证下,贵州省文化厅与中国文化中心签署了为期5年的合作协议,双方相约携手在未来延续部省合作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默契,加强在演出、展览、讲座、培训、人员交流等方面的合作,用高质量、高水准的项目成果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示良好国家形象。相信通过开展这些双边文化交流活动,对于助推我们多彩贵州的文化走出去定会起到积极作用。

  经过9个月的精心筹备,2017年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与贵州省文化厅的部省合作年度大戏“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暨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终于于中秋之际在马耳他共和国最高艺术殿堂--圣詹姆斯国家艺术中心开幕了。

  何力副省长在致辞中表示,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在马耳他举办,必将为推动中马友谊发挥积极作用,为贵州深化对外开放、加强文化交流提供重要机遇。贵州民族众多、文化独特多元,自然与人文相映成趣,也有传统与现代的相互交融,更有发展与生态的相得益彰,堪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今年是中马建交45周年,两国是不同幅员人口、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和谐共处的典范。希望以两国友好传统友谊为基石,通过举办马耳他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等一系列活动,展示贵州多彩文化和良好形象,进一步与马耳他扩大交流、增进友谊、加强合作,让贵州的朋友圈越来越大,让多彩贵州风行天下。

  中国驻马耳他大使姜江说,贵州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及优美的自然环境。早在2000多年前,穿越云贵高原的“茶马古道”就将贵州同外部世界联系在一起。这一次,来自贵州的艺术家们将为马耳他朋友呈现最具贵州特色的刺绣、银饰、蜡染、木雕等手工艺品,全方位展示贵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绚烂多彩的民族风情。热烈欢迎马耳他各界朋友参观展览,同贵州的艺术家切磋交流,从而走近贵州、感知贵州,并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值此中马建交45周年之际,希望此次活动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为推进中马人文交流合作发挥积极作用。

  马耳他艺术委员会主席阿尔伯特·马绍尔代表司法、文化及地方事务部部长欧文·博尼奇致辞,表示这个展览对于马耳他、马耳他的艺术家和观众是个感受贵州文化的窗口。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长期以来组织、参与和推动的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为马耳他艺术委员会推动马耳他艺术及艺术家的国际化提供了机会,是一种有利的支持。

  马耳他圣詹姆斯国家艺术中心主席鲁伯特·霞飞也发表了致辞,表示欢迎之意。

  与艺术节一同开幕的还有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马耳他圣詹姆斯国家艺术中心、贵州省文化厅合作承办的“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之“手上记忆·贵州传统手工艺作品展”。这是马耳他最高艺术殿堂圣詹姆斯国家艺术中心成立以来首次接纳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意义重大,也是部省合作近几年来首次进入马耳他国家级艺术中心。对此,当地传媒进行了大篇幅报道。

  此次展览历时近半年的筹备,展品由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和贵州五彩黔艺民族服饰博物馆提供,价值300多万人民币的162组(套)展品耗时1月跨越重洋运抵马国。当它们被一一陈列在面积近400多平方米的主展厅时,预展现场绚烂夺目的银饰、神秘新奇的木雕、风格独特的蜡染和刺绣让观众目不暇接。这座14世纪的古堡益加熠熠生辉,焕发出前所未有的东方魅力。

  展览用最富贵州特色的蜡染、刺绣、银饰、木雕等贵州传统手工艺品,以独特的色彩、神秘的图案、精湛的技法讲述着贵州故事,传达着贵州民族文化的魅力。与以往在当地展览不同的是,3位远道而来的苗族银饰、苗族蜡染、苗族刺绣传承人进行活态现场技艺展示。“传承人工作坊”除了用作传承人现场展示、互动教授技艺外,还以图、文、物并举的形式展现了“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苗族刺绣”、“苗族蜡染”3个非遗项目的制作流程、工艺技法,这是对以往单一展陈展览形式的一次全新突破,把展览升华到了更高的学术层次。展品以外的现场展示,一静一动,带给马耳他观众近距离的文化体验。

  为向马耳他民众全面展示贵州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开展仪式上,多彩贵州公司演出团队带来了“音韵贵州·贵州传统歌舞展演”。演出打破了以往因出国人数限制非遗展演节目只有苗侗歌舞的局限,新增了彝族舞蹈《阿妹戚托》《铃铛舞》等更多民族传统歌舞表演。加之侗族大歌、苗族飞歌、侗族“哆耶”、反排木鼓舞、芦笙演奏传统经典节目。舞动的色彩、清亮的歌喉、质朴悠扬的旋律更是将开幕式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点燃了观众的热情。

  活动结束后,印刷精美、设计感强的图文资料《展品图册》、《贵州非遗项目宣传折页》、《演出节目简介》被装入以贵州元素视觉符号的手提纸袋中赠阅,为观众深入了解展品信息、回味歌舞展演、了解贵州非遗项目作了延伸性解读。

  此次“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正值中马建交45周年之际,从9月11日至11月12日两个月期间,将在马连续举办“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摄影图片展(Skypark 站)、“手上记忆·贵州传统手工艺作品展”、“音韵贵州·贵州传统歌舞表演”、“蓝花叙事——贵州少数民族妇女口述情境下的祖灵世界和文化变迁”讲座、“天涯共此时——2017多彩贵州中秋晚会”系列演出、“贵州非遗手工坊”等6个项目共8场活动。

  9月12号上午,在马耳他国家旅游局CEO保罗等当地官员陪同下,贵州代表团何力副省长一行应约来到马耳他总统官邸,先进行了参观。

  到了约定时间,会晤开始,马耳他女总统普雷卡来到会见室与何力副省长见面晤谈,双方互致问候并简要介绍情况。会见结束时,何力副省长向普雷卡总统赠送了贵州非遗纪念品-苗绣。

  从总统府出来,我省代表团移步来到对面的马耳他国家旅游局,与马方旅游部门高级官员(古力亚主席、保罗CEO等)座谈交流,播放视频推介多彩贵州旅游资源。最后经协商后达成共识,双方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贵州代表团还来到马耳他司法、文化及地方事务部,与马方的欧文部长、以及副部长等人座谈交流。双方经友好协商,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可以说,这次我省在马耳他括起的多彩贵州风,轰动了整个马耳他岛。在随后举办的庆祝中国国庆68周年活动中,黔东南州团队代表我省到当地巡演,马耳他总统普雷卡观看了演出并接见了我省演出团队。我省在当地持续开展的非遗展示和讲学活动,也收到极大成功。接下来,还会有欢乐春节系列巡演等活动,定会加深两国文化交流和民间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