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268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7-11-30

讲出脱贫点子 习出致富路子

——织金县牛场镇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见闻

□王 勇

  “讲习所,讲道德,爱国爱家是原则;邻里和谐家和睦,尊老爱幼才合格。”

  “讲习所,讲技术,不进学校有书读;培植果林喂牲畜,发展经济贫困无。”

  自讲习所成立以来,织金县牛场镇把讲习所作为政策法规宣讲阵地,农村农民农业适用技能培训舞台,群众利用讲习所学法规、学技术,干部利用讲习所为群众脱贫出点子,找思路,全镇掀起“讲”“习”热潮。

  建立讲习阵地 搭建讲习舞台

  为进一步推进决胜脱贫攻坚战,推动群众早日致富奔小康,提供精神动力、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牛场镇结合“道德讲堂”“十万农民培训计划”“农民夜校”等平台,成立31个讲习所,1个镇级,28个村级,3个现场讲习所,明确党政领导班子、二级机构部门负责人、各村第一书记、支部书记、带富能手、技能人才担任讲师,结合领导分管的工作,部门负责的业务,各村村情民情寨情,技术人才的优秀特长。通过培训会、群众会、报告会、院坝会、板凳会、田坎会、演绎会等形式,落实专业人士讲专业知识,专业人才培训专业技能,讲大政方针,法律法规,惠民政策,习农业种植技术,养殖方法,脱贫措施,致富渠道。

  宣讲党的政策,传递党的声音。制定宣讲计划,明确宣讲时间,镇级讲习所由领导班子成员负责主讲,依次轮流,村级讲习所由包村干部、驻村干部、村干部主讲,建立流动现场讲习所,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流动讲习,讲给群众听,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赚,让群众学好技术创业,找到好门路致富。

  目前,牛场镇脱贫攻坚讲习所共开展讲习100余场,受教群众8000人次以上。

  能人现场授课 开出致富处方

  叶松,农业服务中心主任,2004年毕业于贵州大学动物医学系,2013年获得的“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截至获奖时,全国仅10人完成),2012年至2014年间参与市畜禽遗传资源管理站主持实施的《肉牛标准养殖配套技术应用推广》课题,该课题经2015年省农委评审后获得贵州省农业丰收奖二等奖,从事农业工作十余载,叶松成了农业方面的专家。

  今年8月,叶松被聘为牛场镇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讲习员,担任农业技术主讲。

  走山地高效特色农业是转型传统农业的有效途径。为较快提高贫困户科技文化素质,叶松围绕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结合贫困群众的实际需求,开展灵活多样、不同形式的技术授课,并通过生产生活中典型事例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解,让群众一听就懂,一学就会,学之能用,用之有效。

  “羊舍要求不高,主要的作用是遮风挡雨,并非羊舍建设的好,就可以养好羊,至于养什么羊好,同样的道理,品种不同,适应能力不同,适应的气候不同,我们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再加上山地多,发展黑山羊养殖比较适合。”

  “蛋鸡养殖要注意断喙,很多养殖户20日龄左右才断喙,这时喙基本长成,血管和神经丰富,会使断喙难度大,对鸡应激大,严重影响鸡的生长发育限制饲喂;另外也要注意限制喂食,以免鸡长得过于肥胖,影响产蛋。”每逢叶松讲习时,各方面的养殖技术都会给群众讲上一段。

  灯光村党支部书记李玉祥一直探索带领群众致富的道路,苦于没有技术,发展林下养殖乌骨鸡的项目成效缓慢。在他一筹莫展之际,叶松开始对他的养殖场进行技术指导,很快李玉祥的养殖发展取得突飞猛进的效果,由最初的2000只,发展到5000只,下一步还要继续扩大养殖规模,突破10000只。

  开辟网络讲习 实时答疑解惑

  为方便给群众答疑解惑,克服时间和地域限制,牛场镇通过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介,建立“互联网+讲习”的网络服务平台,邀请镇村两级讲习所成员、干部、群众进群,通过精心准备的课件通过小视频播放、语音聊天等方式讲习,让各类法律法规、惠民政策、农业技术等方面知识宣讲更加深入人心。同时,各村群众利用微信群、QQ群与“土专家”、“田秀才”、讲习员进行交流互动,吸收致富能手养殖经验和技术。

  “我喂养的蛋鸡一律采用中草药进行防疫,不掺杂化学药品,大家有机会可以到我的养殖场来参观。”牛场镇大营村黔丹蛋鸡养殖小区负责人黄启发在微信群里交流时说。

  目前,小区累计投资1400万元,占地面积300亩,已建成鸡舍、饲料加工车间及办公用房27000平方米,有机肥加工厂1个,养殖蛋鸡11万羽,鸡蛋除了供织金、毕节、安顺、贵阳市场外,还远销广东深圳、上海。

  “蒲公英清热解毒,可以用来消炎;青蒿防治球虫、肠炎;山羊柳可以医治伤寒;香椿医治输卵管堵塞,这些草药我们这里山上都有,既方便也健康。”黄启发把自己多年研制的防疫技术毫无保留地通过网络平台传授给群众。

  “脱贫攻坚讲习所,干部群众往里跑;技术法规政策全,创富带富变活宝。”在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众多群众深受鼓舞,思想得到较大转变,很多群众找到发家致富的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