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一带一路”推动贵州经济建设
□魏凤英
一、贵州省港区政协委员在港工作情况
近一段时间来,“一国两制”面对严峻挑战,我们香港的贵州省政协委员在捍卫“一国两制”、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凝聚香港的贵州乡亲好友并与其他爱国爱港社团携手合作,全力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近年来,香港的反对派从各方面阻扰特区政府依法施政,不仅屡次在立法会发动拉布流会,阻碍通过特区政府提出的政策法案,而且恶意攻击“一国两制”,甚至鼓动激进分子暴力冲击,严重影响香港社会和谐稳定。贵州省港区政协委员同心协力,不仅凝聚香港的贵州乡亲好友,而且与其他爱国爱港社团携手合作,加强爱国爱港正能量,发起各种活动,抗衡反对派的乱港行动,为维护特区政府依法施政不受干扰提供有力支持。
二是全力参与发起反对“占领中环”行动。2014年9月,反对派发动持续79日的“占领中环”行动。作为香港核心地带的中环,被违法暴力分子堵塞,对香港的法治、经济、民生等各方面造成严重冲击,影响至今还未完全消除。贵州省港区政协委员在反“占中”的一系列活动中身体力行,担当推动者和组织者的角色,不仅联同社会各界举办反“占中”座谈会,而且组织参与规模庞大的反“占中”签名和游行,透过不同网络积极发声,有效压制了反对派的嚣张气焰。
三是全力抵制“港独”,支持人大释法。一年来,“港独”势力越来越猖獗。2016年10月,2名立法会候任议员竟然利用宣誓就任仪式宣扬“港独”,侮辱国家民族,激起香港社会乃至海内外华人强烈愤慨。贵州省港区政协委员不仅联同各界刊发声明,予以强烈谴责,并要求撤销两人的议员资格,而且义不容辞与社会各界共同发起4万人参与的反“港独”、撑“释法”大型集会,展示社会支持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基本法第104条作出解释,坚决遏制“港独”,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守护“一国两制”原则底线。
四是全力支持爱国爱港候选人当选,进入立法会和区议会。立法会和区议会是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的重要机构。确保爱国爱港人士继续在两级议会内占有多数优势,成为支持和配合特区政府依法施政的核心力量,对维护香港繁荣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贵州省港区政协委员在2015年底的区议会选举和2016年9月的立法会选举中,全力动员贵州籍乡亲好友支持爱国爱港候选人,包括发动选民登记运动、组织义工队、统筹助选街站等,保送他们进入两级议会。
五是全力支持公益事业。贵州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全省共493万贫困人口,数量仍居全国第一,是中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目前仍需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实现脱贫。香港与内地血脉相连,贵州省港区政协委员一直致力推动公益事业,不仅主动捐款改善省内山区学校环境,而且联系贵州公益组织,促进贵港两地人员互访交流,联络香港更多的善长仁翁为贵州的公益事业作贡献。在港区委员努力下,长久以来形成公益合力,加强了脱贫攻坚力度,彰显了贵港亲情。
六是全力支持贵州经济发展。香港一直是贵州外来投资的最大来源地。2015年,贵州省与香港进出口同比增长已超过一倍。贵港经贸往来不断加强,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多年以来,贵州省港区政协委员为贵港两地的商务经贸往来充当桥梁角色,多次组织考察团考察贵州经济发展情况,又举办推动展销会、商务交流会等活动,引介贵州企业来港拓展商机,更在港牵头成立香港贵州商务促进会,搭建平台聚集贵港俊彦推动商务协作。这些工作,既鼓励更多港商到贵州投资,把资金“引进来”,又协助贵州企业到香港或其他地区“走出去”。
二、借力“一带一路”进一步推动贵州经济发展的建议
贵州是西部重要省份,与香港保持着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具有独特的发展机遇和后发优势。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贵州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显著成就。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大数据等贵州经济战略的推进,贵州需要进一步整合政策,在原有基础上加快向前发展。
一是借力“一带一路”,携手香港助贵州企业“走出去”。2016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涵盖包括贵州在内的9个省区,以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期望泛珠三角区域能够发挥连接南亚和东南亚、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区位优势,从而最大化地用好相关省区作为“一带一路”门户、枢纽、辐射中心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功能。贵州省作为内陆省份,更要加快发展,扩大开放,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质量。这既可发挥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作用,又能提升贵州经济竞争力。要做到贵州进一步开放经济,应善用与香港长久而来的合作优势,让黔商乘“一带一路”建设,借力“走出去”。
贵港合作有很多有利条件:截至2015年年底,港商在黔累计投资企业822家,实际使用港资18.8亿美元,在外资中排名第一。香港位于亚洲中心的优越地理位置,一直扮演着南中国的门户及中国内地连接世界的桥梁,可为贵州企业提供多元化的服务。香港申请加入亚投行进展顺利,将与其他申请者正式成为亚投行的一员。根据这些条件,为把握“一带一路”先机“走出去”,应全面推进贵州各类经济服务单位,与香港官方和民间机构联系,举办更多洽谈会、推介会、投资讲座等一系列商务交流活动,促进贵港更深入协作,全面推动贵港共同发展。
二是用好大数据先发优势,把握“一带一路”旅游商机。随着“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推进,沿线国家旅客将络绎不绝到中国旅游,带来庞大旅游商机。贵州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地区,又有“山地公园省”美誉,利用“一带一路”契机,强化区域联系是当务之急。贵州未来更应发挥大数据先发优势,掌握旅游最新形势,回应外来旅客对生态游的喜好,推广“一程多站”旅游产品,以“一带一路”促进交流共建、互通互信的旅游主题,抢占贵州产业制高点,让贵州做强大数据、大旅游、大生态三大战略产业,及早迎接庞大商机。
三是推动绿色经济,凸出“长江经济带”定位优势。“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的三大战略任务,其中,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覆盖贵州等11个省市的长江经济带战略,更强调绿色发展。贵州作为全国天然资源大省,发展绿色经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更好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综合效益和中下游协调发展,无疑是适切的发展道路。绿色经济作为新兴经济形态,贵州未来应继续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和协调发展带,引导和支持企业利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平台,加大对绿色产品研发、设计和制造的投入,大力推广“互联网+”促进绿色消费,推动电子商务企业经营绿色产品和服务,做到既凸出贵州的绿色经济优势,又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带来新增长动力。
(作者系省政协委员、香港志成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