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人心 添助力 增合力
——六届赤水市政协工作回眸
□本报记者 蒋兴华
五年来,六届赤水市政协忠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等方面聚人心、添助力、增合力,为加快赤水快速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强化学习,提升能力 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
始终把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四种能力”,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领导水平,推进了政协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是赤水市政协的重要工作之一。
为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市政协努力做到: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积极参加市委中心学习组学习和各种培训学习活动,充分利用政协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委员培训会议、机关学习会议、平时自学等,重点对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政协统战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系统学习,把握新时期中央、省委、遵义市委新要求,不断增强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自觉性,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始终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上级重大决策部署。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用结合。积极组织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主动参与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通过学习相关篇目,观看先进人物事迹影片,听取典型反腐案例宣讲,到廉政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接受教育,撰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对照检查材料,召开专题讨论会议、民主生活会议,上专题党课等,深入查找存在的“四风”问题,认真落实整改措施,提升了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增强了群众观念,改进了工作方法,有力地促进了政协领导班子、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作风转变。
坚持学以致用,服务群众转变作风。结合“三进三解连民心”、党员“双报到”、结对帮扶、精准扶贫、“双服务”行动和“百千万”工程等活动,市政协组织开展了对农村敬老院视察、慰问百岁老人和孝亲敬老等关注民生活动。多次组织班子成员和挂帮单位深入葫市、旺隆等乡镇开展访贫问苦、访户问计,帮助镇、村、贫困户分析贫困原因,理清发展思路,寻找致富路子。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履职尽责助推发展
五年来,市政协始终立足政协工作实际,坚持把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组织全体政协委员紧紧围绕赤水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新要求,创新履职载体,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使得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精彩纷呈:
政治协商广泛深入。认真探索,努力实践,不断提高政协会议的整体协商水平;建立和完善了市政协专委会与党政有关部门对口联系协商制度。
民主监督得到加强。发挥提案在民主监督中的作用。建立完善了《提案工作督查办理制度》、《提案工作通报制度》、《提案质量保障制度》,使提案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提高了提案办理质量和实效;积极开展民主评议工作,认真做好社情民意工作。把社情民意工作作为民主监督、畅通民意、关注民生、服务社会的重要渠道,组织委员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向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社情民意信息1000多条。
参政议政成效明显。在服从和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方面,充分发挥政协优势,为市委、市政府当好参谋,坚持以“大调研”实现“大帮忙”、“大视察”实现“大作为”,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精选视察调研课题,积极为改革发展、推动跨越出实招、谋良策。五年来,市政协就赤水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高山旅游休闲度假项目实施情况、工业园区建设、中小微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公立医院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小康创建工作推进情况、“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情况、晒醋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与管理、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等为主题开展视察调研50余次,撰写视察调研报告50余份,提出建议意见300多条,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采纳,有力推动了部门工作的落实;在参与经济社会建设方面,深入乡镇、重点规模企业、中小微企业、非公经济企业开展挂帮工作,帮助企业想办法、出点子、谋发展,协调解决生产中的困难,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发展壮大;在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稳定发展大局方面,充分发挥政协贴近基层、渠道畅通优势,做好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增进共识、促进和谐工作。五年来,市政协接待群众来信来访400多件(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0余起。
发挥优势,主动作为 社会服务工作扎实有效
市政协在推进教育奖励基金会发展,智力支边工作中卓有成效。五年来,市政协教育奖励基金会累计筹集资金70余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97人,表彰奖励边远山区优秀教师20人,发放资助金、奖励金39.1万元。通过内引外联,对接市民政局、市扶贫办、市总工会等单位及社会爱心人士,对赤水市40多名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资助金额20多万元;联系爱心人士向复兴小学、葫市小学、宝源小学等14间学校捐赠价值25.7万元的图书。进一步营造了尊师重教、助学树人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推动赤水教育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积极配合市农牧局、市农广校深入乡村开展智力支边、农村适用技术技能培训、信息咨询服务等活动;加强金钗石斛种植指导,推动石斛基地建设,协助有关单位成功举办了2014年中国(赤水)金钗石斛交流会议,力促赤水金钗石斛GAP认证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过,并入选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大典。在发挥文史工作存史资政作用,助推社会文化发展繁荣方面,发挥文史工作优势,牵头组织打造赤水河流域旅游公路(赤水段)人文景观;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做好传统村落申报工作,促成元厚镇陛诏村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编辑出版了《赤水苗族风情》、《赤水“文革”十年》、《高竹拾遗》、《履职回眸》等文史丛书等,助推了赤水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在加强对外联谊,大力宣传赤水方面,组织部分政协委员、企业家代表到省内外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农业产业化、旅游产业发展、电子商务、工业园区建设和醋业发展经验,为赤水市产业发展献计献策。除此,编辑出版《赤水政协通讯》12期,对宣传赤水和政协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强基固本,勇于创新 基层民主协商得到拓展
在创新政协工作上,市政协做到:根据《政协章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精神,修定完善了《赤水市乡镇、街道政协联络组工作规则》,使乡镇、街道政协联络组工作有章可循,工作更加活跃有效。为探索基层民主协商新渠道,稿子政协及时成立调研组,市政协在乡镇开展政协联络组和基层“四级”民主协商平台建设试点工作,引导片区政协联络组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重点项目、民生工程开展视察调研活动,反映社情民意,为维护和谐稳定发展大局,助推区域经济跨越发展建言献策。通过深入乡镇、村开展走访调研,先后提炼总结了赤水市宝源乡、丙安镇、葫市镇积极探索基层民主协商“四级平台”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在《遵义日报》、《赤水调研》、《赤水报》上进行了刊载,为基层抓好经济社会、民生事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工作提供参考。
制定了《关于开展主席会议成员专委(办)主任联系委员办法》,坚持委员列席常委会议制度,加强同委员间的联系。通过强化政协委员“五个一”活动,不断增强委员的主体意识、履职意识和责任意识。组织委员集中培训3次,聘请省、遵义市专家教授讲课,并选派委员和机关干部参加全国政协、省政协、遵义市政协和市委组织的培训学习、挂职锻炼等。五年来,市政协累计培训委员和机关干部800余人次,使委员和机关干部履职能力得到提升。
在改革中奋进,在创新中发展,在努力中收获。五年来,市政协连续多年荣获遵义市政协“工作目标考核综合奖”、“工作创新奖”和“信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等多种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