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茶云”亮相中国“数博会”
大数据让贵州茶优异品质一目了然
“截至2016年底,贵州拥有茶园面积696万亩,实现产量28.4万吨、产值299.8亿元。去年,贵州茶产业的产量、销量均实现20%以上增长。”日前,在2017中国(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贵州茶云”展台前,只需用手轻轻一点,贵州茶产业的“家底”便跃然眼前。
“如果不是通过理化指标的数据非常直观地呈现出来,我真想不到贵州绿茶的品质这么好。”从浙江前来贵阳参加“数博会”的李明凯,在“贵州茶云”展台前了解贵州茶叶的理化指标后,不禁感叹道。
“贵州在全国率先创建了全程可追溯的茶叶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现在,通过‘贵州茶云’的生态物联平台,消费者可以随时对进入这个平台的茶园的空气、土壤、管护、茶叶生长、采摘等情况,进行全方位、适时的可视化监控。”在“数博会”现场,面对众多参观者的提问,技术人员展示了“贵州茶云”大数据平台,非常直观地在“贵州茶云”上呈现出贵州绿茶优异品质的理化指标。
作为中国第一种茶大省,贵州是全国唯一一个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的茶区。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坚持把茶产业作为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发挥后发优势的重要举措,多次召开全省茶产业发展大会、推进会、博览会,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全省上下形成了强势推动茶产业发展的大好局面。“十三五”时期,随着交通、物流条件进一步改善,贵州茶将借力“互联网+”,融合电子商务、创意产业、文化旅游等,实现产业升级发展;同时,运用大数据手段在茶叶生产上深耕细作,可保障茶叶品质、叫响黔茶品牌。
据了解,“贵州茶云”是由贵州省政协牵头组织,相关单位、科研机构、茶企共同建设的贵州茶产业官方大数据平台,于2016年10月正式启动运行。它由产业云、商贸云、公众云3个子云构成,主要聚焦茶产业发展中的“领导决策盲点、行业管理难点、企业市场痛点、公众消费疑点”4个关键问题。产业云面向省领导、茶产业主管部门,通过数据采集、挖掘、呈现及智能分析,为贵州茶产业政策制定、产业引导提供决策辅助;商贸云面向茶企、合作社,提供生产、加工、销售环节信息化及跨境贸易“一站式”、上下游企业供应链服务,实现黔茶全产业链数字化整合;公众云面向黔茶关注者、消费者,通过茶旅一体化、新媒体等手段,建立消费者与茶叶产区、茶企之间的信用通道,打造舒适便捷的消费体验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助力产业扶贫。
“贵州茶云”的核心技术是“一库四平台”,即茶资源数据库、基因分析平台、生态物联平台、品质认知平台、文化传播平台。其中,品质认知平台利用光谱分析、数据挖掘技术,可将贵州茶品质图形化、数字化,实现贵州茶品质因子快速无损的定性、定量分析,并建立起感官审评-光谱特征-定量分析之间的联系。“每一款贵州茶的品质,都能在现场以数据呈现,可谓一目了然。”现场参观者表示。
“我们通过强化品质、安全,提升性价比,从而达到口碑效应,进而实现销售、传播黔茶品牌。通过以点带面,争取让贵州所有茶园都进入这个平台,向公众突出贵州茶的安全性、优质品质,从而实现贵州茶产业转型升级。”贵州省政协副主席、省大数据领导小组副组长谢晓尧说。
(杨 云 陈 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