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1488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7-04-21

说说贵阳地名的那些事

□姜刚杰

  地标名称应该有点文化味,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历史的传承。但是,贵阳市有许多似曾相识的地名或单位和建筑的名称,有的甚至是同名,但是这些名字指的并不是同一个地方和单位,让人经常找不着北,有时还经常被误导!比如贵阳站、贵阳北站、贵阳东站、贵阳客运东站、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学院、贵阳市实验小学、贵阳市第一实验小学、贵阳市第一中学、贵阳市第一实验中学、贵阳市第二中学、贵阳第二实验中学、河滨公园、滨河公园、甲秀楼、甲秀路、天誉城、逸天城……,乱象不一而足,让人眼花缭乱,难分清楚东西南北!

  特别是贵阳几个火车站的名称,原来我们耳熟能详的贵阳北站,就在二桥黔春路上,曾经是经营粮油生意的地方。贵阳东站则是在富源路上的舒家寨,是货运提货的地方。但现在贵阳北站变成了在观山湖区大关和阳关片区的高铁站,贵阳东站则变成了在乌当区奶牛场片区的高铁站,而且还有位于龙洞堡片区的贵阳客运东站(汽车站),以及在观山湖区的金阳客站,延安西路的老客站等,让人一头雾水,别说外地人,本地人也会被搞晕的。当然,还有很多莫名其妙的“洋名”和搞怪的名字(特别是楼盘和店铺名),也是在误导之列。

  后经笔者反复查询得知,原来是为适应高铁发展,成都铁路局管内的5个火车站站名进行了更改,涉及贵州省的有2个火车站,自2014年8月10日起,原贵阳东站更名为“南岳山站”,原贵阳北站更名为“黔灵山站”!腾出来的这两个老车站的名字就给了新建成的高铁站使用!

  但问题是,这个变化知道的人不多,连出租车驾驶员都经常犯错,因为许多都是外地人来贵阳开车的。问了贵阳许多居民,九成以上的人都说不出所以然来,很多人都是老印象,所以经常被误导。就是所谓南岳山站周边新修的道路,也仍然还在叫东站路……。

  鉴于这些情况,一是建议我们的辖区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在涉及取名和改名等事项时,应该广而告之,甚至通过媒体广泛发动群众参加,让大众知晓,以集思广益。二是取名或改名时,力求不要雷同化(如金阳、如甲秀路),也不要随意化和简单化(如1.5环、油小线、花二道)。相关部门要下点功夫,先做点功课,不要犯低级错误,要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避免再犯取名“金阳”的错(现在国务院不许叫这个名字了,我们要改变需付出很大成本)。三是有关部门(包括规划、发改、民政、工商、宣传文化等)要把好关,名字不好的项目不予审批(如油小线),雷同的也不予批准!四是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加大宣传,让更多群众知道已经有了改变的这些名称,要让大家有这个更新意识,不要被误导,被多跑路或误了事情。当然,也要为历史留下一个好听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