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6期 本期21438版 当前B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7-04-13

穿在身上的文化:世界各地奇特服饰一览

  没有了地域服饰,这些目的地的魅力丧失了一半。

  伏都教节日期间,身穿彩色串珠长袍的人们代表着尼日利亚约努巴伏都神灵。

  对于一些群落,他们只在其宗教仪式时才穿着特有的服饰装扮。日尼利亚人穿着色彩艳丽的约努巴(Yaruba)服饰扮作伏都教神灵,以代表他们去世的部族祖先。在一年一度的贝宁亡灵节中,这种极具代表性的服饰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印度的Fateh Divas节日期间,传统的锡克教勇士头戴巨型宗教特色头巾,这种头巾解开后长达2778英尺,重达50公斤。男教徒需要花费数小时佩戴此沉重的头巾,这显示了他们对此宗教节日的重视。

  然而,对于生活在其他不同文化中的部族,他们极具表现力的服饰大都与实用性或传统相关。苏格兰短裙便是一例,这种服饰最早可追溯到16世纪,是当时的苏格兰高地族人所穿着的服饰。如今苏格兰短裙已经成了民族认同的象征,当地人会在婚礼等特殊场合穿着该服饰。

  尼日尔图阿雷格族独特的靛蓝色面纱被认为是用于防尘和辟邪的。1970年代的英国和澳大利亚,经典的朋克风则不仅代表了浓厚的音乐氛围,还象征着当时的反政府运动。朋克一族的典型特征就是铆钉皮革,莫霍克头型和马丁靴,并且他们的衣服上都印有政治宣言。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世界各地的奇异服饰,看不同文化的部族是如何用多彩的时尚诠释独特文化的。

  彩色珠绣:非洲贝宁南部维达市,在伏都教节日期间,身穿彩色串珠长袍的人们代表着尼日利亚约努巴伏都神灵。每一个“神灵”都代表着一位尼日利亚Nagu族死去祖先的亡灵,因此他们的脸都不能被人们所看到的。

  维达(Ouidah)是贝宁伏都教腹地,这里被认为伏都教的精神发源地。这个没有被世人充分了解的神秘教派,被公认为贝宁的官方宗教。近年来,伏都教越来越受到世界关注,现约有17%的人口信仰该教。

  每年1月份,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到贝宁,多哥和尼日利亚的市中心,持续一周的活动主要围绕着祭拜伏都教祖先展开。

  2016年10月31日阿姆利则(印度北部城市)Fateh Divas节日中,一名叫做Baba ‘Avtar’ Singh的传统的印度锡克教勇士“Nihang”(专门研习Shastar vidya这种武艺的精英武士阶级的名字,意为“不朽的鳄鱼”),头戴由长达2132英尺的硕大头巾。

  该节日为了庆祝锡克教第六代祖师哈尔戈宾德(Hargobind)的从Gwalior Fort释放归来,当天被人们称为Bandi Chhor Divas(释囚日),历史上这一天,哈尔戈宾德同意自己被释放,但是条件是释放52名印度籍国王。头戴长达1066英尺头巾的Baba ‘Avtar’ Singh,正在Fateh Divas庆典上挥舞着剑。

  Nihang Singhs是一种武装锡克教制度,在印度Anandpur Sahib的Hola Mohalla锡克教节日庆祝活动期间,他们的脸上都会涂抹这种胡里节(Holi)颜料。Hola Mohalla于1701年由祖师Guru Gobind Singh创立,这一天,锡克教徒通过模拟战役,武术示威,拔营钉和多种马术活动,进行军事演习。

  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克人来到英国布莱克浦, 数千朋克相聚于布莱克浦海滨胜地庆祝每年该节日,来自反叛朋克摇滚运动的heyday乐队也是一大特色。每年为期三天的叛逆节会在布莱克浦的冬季公园举行。

  追溯到70年代中期的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朋克亚文化集中表现在在音乐和反政府运动。朋克一族的典型特征就是铆钉皮革,莫霍克头型和马丁靴,并且他们的衣服上都印有政治宣言。

  在阿尔及利亚撒哈拉沙漠的霍格山脉,图阿雷格人的亮蓝色针织服饰随风飘动。没人知道为什么图阿雷格人要佩戴蓝色面纱。有人说这是出于防尘的实际用途原因,也有人说这是为了辟邪而佩戴。

  图阿雷格人是具有传统游牧牧民生活方式的柏柏尔族人。靛蓝织物的染料可以使皮肤染色,穿戴者有时被称为“蓝色男人”。

  一名穿着串珠项链和头饰的Maasai女人,正在为迎接康沃尔公爵夫人卡米拉和威尔士王子查尔斯做准备,他们此行访问了坦桑尼亚阿鲁沙的马赛戈马赛博马(Majengo Maasai Boma)。 她的串珠头饰和特别的装饰都是她部落身份的象征。

  (据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