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石宇波通过提案指出,当前电商创业的发展势头极其迅猛,对促进和完善返乡青年电商创业的政策扶持体系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为此,石宇波委员建议:
政府引导政策支持返乡青年电商创业
□本报记者 何 博
2015年6月16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涉及到创业的政策、产业、环境、资金、体制等方面的30条政策措施。2013年,我省就出台了《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的意见》,2015年成立了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并印发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实施意见》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指导性文件,一些列文件的出台在完善顶层设计的同时,也形成了全省“齐抓电商、共谋电商、众推电商”的良好格局。
“政策的连续出台积极培育出一系列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引导农民运用电子商务创业就业。”石宇波委员表示,以大学生村官、返乡青年、大学毕业生等有潜力的群体为重点,积极培育一批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引导农村生产经营主体,转型利用电子商务从事网上产品和服务营销;就财政、金融、用地、税收等方面作出扶持,推进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为各地网商和创业群体提供成本低办公用房、产品包装等;构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支撑体系,建设县级电子商务服务运营中心,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等。
2016年9月以来,团省委围绕构建返乡青年电商创业政策扶持体系,对全省292名18-35岁的返乡青年进行抽样调查。数据显示:贵州省返乡青年电商创业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5岁到35岁之间;男性比例占比为70.8%,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经验的返乡青年占比为27.4%,返乡青年电商创业有合适的项目占比为24.6%,政策支持占比为20.6%,由此可见,政策支持是返乡青年电商创业的外在诱因和必要条件之一,而返乡青年自身的技术和经验以及合适的创业项目是其电商创业的优势所在。然而,返乡青年电商创业的能力普遍不强,主要体现在受教育程度较低,受教育年限9-11年的最多占比为44.2%,6-8年的其次占比为44.2%,12年及其以上的很少;超过半数的返乡创业者对当前的生活状况表示“不太满意”。在政策扶持和机制构建方面,存在返乡青年电商创业扶持政策针对性不强和可操作性较差、缺乏有效金融支持、政策实施与执行的监督制度缺乏、政策环境阻碍政策的执行与实施、政策宣传重视度不够等问题。同时有效金融支持申请手续繁琐、部门之间配合疏松、相关配套政策不够完善,基础设施环节薄弱等因素也是影响返乡青年电商创业的重要因素。
建立返乡青年电商创业精准扶持政策体系
基于调研过程中发现存在的诸多问题,石宇波委员建议,以“需求引导”为出发点,针对返乡电商青年创业者的需求,加强健全“返乡青年电商创业”政策扶持力度。“电商不同于传统商业模式,没有经营实体,中间环节也不同,相关政策要尽快调整以适应电商的发展。”石宇波委员说,应按照电商的特点制定政策条件、管理制度等,加大资金扶持,建立 “精准扶持政策”,而政府作为统筹者、引导者,应为“返乡电商创业青年”提供创业的便利条件,要进一步降低政策门槛,简化审批程度,还要加强利好政策的宣传,让电商创业青年都能很快地找到对自己有帮助的政策信息,并实现争取政策帮扶。
“返乡青年虽然在外面有一定见识,但是还需要培训,因为他们对市场的把握和行业的了解对一些政策都缺乏了解。”石宇波委员坦言,不仅需要强化返乡青年对电子商务的技能培训,还加强对政策利用的指导,并结合开展营销、管理、经济、金融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助推青年返乡创业。
农村是一个广阔、广袤的天地,农村是一个广阔、广袤的天地,金融等相关政策应与时俱进,适应返乡青年的发展。”石宇波委员认为,应促进和完善返乡青年电商创业的政策扶持体系,让农村成为青年创业乐土。金融等相关政策应与时俱进,适应返乡青年的发展。”
培育返乡青年电商创业专门人才
“人才”是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和各类培训机构合作,搭建更多培训交流平台,推进各级电子商务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指导其增加电子商务技能培训项目;支持、辅助、补贴商务企业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等课程,提高电商创业青年学习管理能力、专业技能等。在培训对象上注重以毕业大学生、农村创业青年为主,在培训内容上除强化对电子商务的技能培训,还加强对政策利用的指导,并结合开展营销、管理、经济、金融等相关知识的培训。
完善返乡青年电商创业公共服务平台
政府加强对青年电商创业的管理服务,由专门机构负责。为电商创业青年提供法律、税收、市场等信息,加大返乡青年电商创业信息整理发布力度;及时帮助创业青年解决纠纷、困难、瓶颈等问题。针对返乡青年电商创业,可放宽政策和地域、文化、机制限制,让返乡青年电商创业者以市场主体身份和其他企业、线下商家平等参与各种经营活动。加快建设小城镇及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均等化实现基础设施建设、供给。
在对返乡青年电商创业者的创业制定各种优惠政策的同时,也给他们营造一个优良、宽松的外部电商创业环境和氛围。挖掘和发现返乡青年电商创业者中间的创业模范,利用媒体宣传,宣讲团巡回宣讲的形式,加大宣传返乡青年电商创业者的创业精神、创业经验与项目模式、心得体会等。积极引导返乡电商青年创业者的发展方向和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相结合,和市场相结合。加大宣传力度,打造青年电商会展等统一宣传平台,集中向外界传递贵州青年电商创业的呼声,塑造贵州品牌形象,提升贵州产品市场竞争力。
为返乡青年电商创业提供物质支持
一是加大经济扶持力度。为返乡青年电商创业提供物质支持。专项资金专项利用,加大对建立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电子商务创业孵化点、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农村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等创业服务点的资金投入。加强政策创新,如“电商企业+农户”结对帮扶形式等进行补贴。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为解决青年电商创业资金,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为电商创业青年提供特别性、个性化的融资服务,开设电商创业小额贷,青年创业绿色通道等,推广发展金融服务工具,帮助返乡青年电商创业者正确使用移动金融,推动移动金融应用在电子商务领域的规模化。
二是完善电子商务税制。现行税法的部分体制不适合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中难以确定纳税主体及纳税义务人,很多“中间环节”税制失效,商品数字化使税务处理不清晰,计算机技术和跨国交易也为税收监管部门带来挑战。应适应电子商务要求,适当调整原有税制,尽快建立电子商务税务登记制度,积极制定国际互联网贸易政策,避免国家税款流失。
积极引导各方主体参与返乡青年电商创业
商务厅、农业厅等相关单位研究制定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出台支持电子商务创业政策措施,引导线下企业与电商企业、电商个体合作;加强各地区互联网产业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方式,比如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等;发挥农村“绿色”“生态”优势,由质检局、发改委、商务厅、农业厅、食药监局等相关单位,加强建设鲜活农产品标准、动植物检疫、安全追溯、质量保障与安全监管等体系,着力发展农产品冷链、交通等基础设施;推动电子商务信息进村入户,利用市场网络“万村千乡”改善农村地区电子商务服务环境,保障返乡青年电商创业的电商贸易活动和权益;引导电商创业青年主动适应市场,满足网络消费者有效需求,鼓励、支持电子商务主体加强品牌销售、配置研发、优化设计、生产、物流等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