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又忆风筝情
□刘小兵
每到春风吹暖,空旷悠远的蓝天里就会飘扬起一只只色彩斑斓的风筝,望着这些欢快灵动的纸鸢,美好的心诸仿佛又把我带到了幸福快乐的童年。悠悠念想中,不由想起小时候放风筝的事来。
有一年春上,我放学回家,看见如我一般大的孩子正在放风筝,瞧着他们快乐的样子,我不由低下了头。我知道,今年,我是不会有风筝放了。因为,父亲在年初就被抽到外地搞扶贫去了,而母亲胸口痛的老毛病又犯了。晚上,吃完饭,我正在灯下做作业,不想母亲从外屋走了进来,高兴地告诉我说:“妈今天五副中药已经吃完了,感觉身体好多了。今晚,妈就给你做个风筝,以后人家放风筝,你就不会眼馋了。”“妈,你也会做风筝?”我将信将疑。“当然喽,不信,你一会儿就知道了。”母亲说完,拿起白天早已准备好的毛竹、旧报纸,有板有眼地做起风筝来。做着做着,母亲突然“啊!”地轻唤了一声,我抬眼一瞧,只见一根细竹蔑已深深扎进了母亲的手心里,顿时,一股殷红的鲜血流了出来。我赶紧要母亲停工,别做风筝了。可母亲洗了手,擦了点碘酒,又继续做起风筝来。望着那略显粗糙的风筝,我朝母亲投去了敬佩而感激的目光,母亲看着我心满意足的样子,也高兴地笑了。第二天放学,我拿着母亲做好的风筝去放,尽管放得有些歪歪扭扭,但望着小小的风筝能飞上蓝天,我的心里依然充满了甜蜜。事后,从父亲嘴里,我才知道,原来,母亲的病其实根本就没彻底好,那天,是强打精神在为我做风筝!那根细竹蔑只所以会扎进她手心,是她胸口痛又犯了,可她怕我没有风筝放,所以,才装作一点事都没有……小小的风筝,融进了父母对我浓浓的爱,至今想来,都觉得是那么温馨。
长大后,我离开家乡,在另一座城市工作和生活。每天在人潮人海里奔走打拼,常常会被诸事纠缠,心绪难宁。每当苦闷之时,“奇怪”的是,总会在千里之外,接到父母打来的电话,或安慰,或鼓励,或规劝,或提醒……总是让我漂泊的心,有了一个停靠的“港湾”,让我在随后的工作生活中,自信满满,勇气倍增。今年过年回乡,我好奇地问父母:“你们是怎么知道我工作和生活上遇到难事的?”“听声音呀,从你说话的语气和腔调上,我们就能判断你哪天是高兴还是不高兴……”父母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做了回答。那一刻,我心头一热,眼角不由湿润了。不由想起小时候他们为我做风筝的情景。如今,虽然我也如一只风筝般地飘荡在异乡的天空,可父母却依然用关爱的目光久久注视这只“风筝”,不管它是高飞还是低落,他们始终心细如发地用情感这根线,一头连着小小的“风筝”,一头紧紧连着他们的心房。
收回记忆,如今,终于明白,不管做儿女的近在咫尺,还是远在天涯,其实,在父母眼里,我们都是一只只翱翔在他们心空里的“风筝”。是爱,让“风筝”腾飞,是爱,让澄澈的晴空更加美丽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