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禁毒重点整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2016省禁毒委禁毒重点整治工作推进会侧记
□沈进笃 本报记者 黄福九
12月2日,贵州省禁毒委员会在铜仁市思南县召开全省禁毒重点整治工作推进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禁毒工作系列会议精神,认真查找禁毒重点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安排部署2016年全省禁毒重点整治检查验收工作,全力推进禁毒重点整治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发展。
省禁毒委副主任、禁毒办主任、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邹碧声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禁毒办专职副主任吴泉安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禁毒委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禁毒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一手抓重点整治、一手抓“无毒害”创建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思路,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方针,持续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强力推进禁毒社会治理,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保障投入进一步加大,全民禁毒进一步深入,工作措施进一步落实,禁毒重点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禁毒工作能力和水平在实践中得到有效提升。
会议强调,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清醒认识到,受国际、国内毒品复杂因素的影响,当前全省毒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吸毒人员总量较大,合成毒品危害加剧,毒品流入多头渗透,外出务工人员吸贩毒问题突出,毒品问题引发社会治安问题严重,因毒致贫问题凸显。面对严峻复杂的毒情形势,我们的禁毒工作还有很多滞后和与毒情形势不行适应的地方,有些地区还停留在喊口号、走程序阶段,工作中还存在领导重视不够,对禁毒工作组织不力,基础工作薄弱,影响了禁毒工作的持续开展,对当地毒情形势分析不到位,工作找不到抓手,工作措施落实不到位,禁毒工作形不成完整体系,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没有形成,禁毒工作合力不够,考评机制不健全,责任追究不到位等薄弱环节。
会议强调,各地要找准被重点整治的症结所在,认真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工作措施,掀起禁毒重点整治的新高潮。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全国、全省禁毒工作系列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借鉴贵阳禁毒工作经验,进一步树立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大局意识,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打一场禁毒人民战争。一要在加强领导重视上下功夫。二要在齐抓共管上下功夫。三要在保障投入上下功夫。四要在补齐短板上下功夫。五要在责任追究上下功夫。六要在建立禁毒工作体系上下功夫。要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毒情形势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准解决突出毒品问题的对策措施,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切实抓好此次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做好迎接国家禁毒委员会、省禁毒委员会的检查验收准备工作。
铜仁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禁毒委副主任、公安局长张涛,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毕节市、铜仁市、黔南州、黔东南州、黔西南州禁毒办主任;被省禁毒委重点整治的十二个县(市)禁毒委主任、禁毒办主任;被省禁毒委重点关注的十个县(区)禁毒委主任、禁毒办主任;省禁毒办有关同志参加会议。参会代表参观了思南县禁毒预防教育基地、思南三中“6.27”工程、思唐街道办事处中和社区、思南县阳光服务中心、“阳光工程”就业安置中心。省内有关单位和地区作了经验交流和发言。
12月2日,省禁毒委在思南县召开全省禁毒重点整治工作推进会。省禁毒委副主任、禁毒办主任、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邹碧声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省禁毒办专职副主任吴泉安主持会议。
大会会场。
与会代表参观思南县基层单位禁毒工作开展情况。
仁怀市创建“十百千万”禁毒工程见成效
□沈进笃 本报记者 黄福九
为强力推进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大力学习推广禁毒工作“贵阳经验”、全面提升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水平,仁怀市委、市政府在全市中小学创建一批“十百千万”禁毒工程建设示范学校,见成效,得好评,受欢迎。
在仁怀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教育局制定了《仁怀市“十百千万”工程建设示范校创建工作方案暨仁怀市“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班级、团支部、少先中队)创建活动方案》,要求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开展创建活动,确定中等职业学校、仁怀四中、茅坝中学、中枢三小等12间学校为县级示范学校创建单位,同时积极创造条件,要求按照市(州)级标准开展创建工作,并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示范班级、示范团支部和示范少先中队的创建作了明确要求。
为做好示范校创建工作,仁怀市教育局多次组织到贵阳市乌当区、花溪区的有关学校进行学习,对学校教育园地、教育长廊等精心设计打造。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仁怀四中、茅坝中学、中枢三小等12间学校已经建立了禁毒教育园地,各级各类学校建立禁毒宣传教育橱窗、长廊等。
通过“十百千万”工程建设示范学校工作的创建,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园地的全面建成,为全市各校更好更有效地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活动提供了平台,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毒品的危害性,拒毒的重要性,提高全体师生识毒、防毒、拒毒能力,营造了校园禁毒教育氛围,充分发挥了学校教育在毒品预防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使该市毒品预防教育形成了“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一片区域”的良好工作氛围,受到社会各界、学校、学生及家长的普遍欢迎与好评。
仁怀市随处可见的禁毒宣传教育场景。
江口县:禁毒宣传走进千家万户
□杨洋 沈进笃 本报记者 黄福九
今年来,江口县以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为契机,把禁毒宣传作为“无毒害”创建的主要任务,以“小手拉大手”活动充分调动全民参与禁毒斗争的积极性,积极创新各种举措,深入开展全方位禁毒宣传,取得明显成效。
禁毒宣传形式多元化
该县以6.27工程为抓手,大力开展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切实做好在校学生的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助推“6.27工程”建设往纵深发展。
一是全面落实“五个一”系列活动。即:“参观一次禁毒展览、观看一部禁毒影片、上一堂禁毒教育课、开展一次禁毒征文比赛、开展一次禁毒主题班会”,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思想认识,提升了毒品预防教育能力。
二是上好毒品预防教育“第一课”。在每年的新生入学教育中,都把毒品预防教育作为必须内容,通过参观禁毒教育基地、观看禁毒教育警示片、举行国旗下禁毒宣誓、远离毒品签名等活动,让学生了解毒品知识、认识毒品危害,做到识毒、防毒、拒毒。
三是实行“家校联动制度”,学校通过学生与家长签订“禁毒承诺书”,开展“小手拉大手”“不让毒品进我家”等活动,把禁毒宣传由学校传递给家庭,再由家庭辐射到社会。
四是团县委、县禁毒办、县教育局联合举办了该县2016年禁毒 “移动杯”书画大赛征文活动。今年以来,全县学校共播放禁毒电影220余次,组织禁毒宣传进校园活动20余次,制作禁毒专题黑板报30余期,制作禁毒文化长廊4条,召开禁毒主题班会200余次,开展“小手拉大手”宣传活动4次。
通过反复强化的宣传教育,使“拒绝毒品 珍爱生命”的意识扎根于每位学生心中,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成员单位齐参与
一是该县工会、妇联、团县委积极组织开展禁毒宣传进单位活动。大力推动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的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将禁毒知识纳入党员、职工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创建“无毒单位”、禁毒防艾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的禁毒宣传教育,使广大职工增强禁毒意识,自觉抵制毒品,参与禁毒。今年以来,县工会、妇联、团县委在全县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共36场次、发放禁毒宣传资料2万余份、发放禁毒物品1万余份。
二是发挥精准扶贫、青年志愿者下乡优势,开展禁毒宣传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以禁毒委各成员单位、乡镇干部下乡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和禁毒志愿者进村入户为契机,通过与人民群众签订禁毒承诺书、发放禁毒宣传资料、讲解毒品预防教育知识、悬挂禁毒宣传标语、开展深入村(社区)、家庭进行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拒毒、识毒、防毒意识,实现禁毒宣传全覆盖。今年以来,全县共签订禁毒承诺书5万余份,发放禁毒宣传资料8万余份,悬挂禁毒宣传标语500余幅,受教育群众达5万余人次。
三是发挥县、乡两级禁毒部门和县禁毒委成员单位的联动优势,实现处处能见禁毒宣传标语、村村能见禁毒宣传专栏。目前,全县制作禁毒永久性宣传标语136幅,禁毒宣传专栏120个,张贴禁毒警示语2万条。
充分利用重大节点开展禁毒宣传
该县在五月综治宣传月、六月禁毒宣传月,“6.26”国际禁毒日期间开展声势浩大的禁毒宣传活动,切实做到禁毒宣传零遗漏。
2016年来,全县充分利用各乡镇(街道)赶集日、5月综治宣传月、6月全民禁毒宣传月、“6.26”国际禁毒日开展禁毒咨询、禁毒宣讲活动200余场次、发放禁毒资料4万余份,禁毒宣传物品2万余份,在梵净山公园开展“2016禁毒‘移动杯’书画颁奖暨禁毒志愿者授旗仪式”等大型宣传活动。在宾馆酒店、企业的LED显示屏播放禁毒宣传标语300余条,播放禁毒电影及禁毒公益广告50余次。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喜闻乐见的禁毒宣传活动,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对禁毒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形成了全民禁毒的浓厚氛围。
江口县禁毒宣传受到群众欢迎。图为宣传活动现场。
禁毒宣传进拘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