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游巴伐利亚:发现德国工匠精神
一驶入高速,巴伐利亚便迫不及待地摊开它的全部浩瀚驶向你,引着我们的车弓着背,奔成了嗜风的豹子,撒着欢儿地扑食公路。近处,草原、农田、木屋争抢着侵拱入眸,然后又一股脑地全力后退,霍霍逝去,瞬间的感觉,极其突兀而惊艳。而经久不侧的冷杉林此刻透过车窗遥望竟苍叠似山,缕缕日光如游龙,击碎午后沉滞的空气,钻破厚实的云层,所镀之处,微曦若梦,幽幽地闪亮……
我们的“新BMW 7系德国手工艺特征探寻之旅”穿行于巴伐利亚重镇,问道手工业者,探寻百年老店。其实,鲜有国家能像德意志一样对世界有如此深远的影响,这里发明了汽车、安全气囊、柴油机等,也是数位发明者、科学家的诞生之所。当你在这个国家旅行时,将会被这些天才留给世界的巨大财富深深撼动,特别是“德国制造”的工匠精神尤其会给你的旅途留下难以磨灭的生动印记。这种精神,既低调内敛又冷静自持,耐得住寂寞并忠于内心,因此在现代世界里更显弥足珍贵;而这里的手工业者则秉承着一以贯之的传统和精神,从对实用性的追寻到对人性化的探究,再到科学选材甚或将传统技艺应用到高新领域,从优秀到卓越,成为基业长青的典范和急功近利的机械化时代中的甘澈清流。
速览巴伐利亚,自驾是首选
从高耸的阿尔卑斯山到丰饶的多瑙河平原,巴伐利亚因风光绮丽而久负盛名,且名不虚传。古怪国王留给世人的座座城堡傲立于黑森林之上,有着一口气吸不尽的磅礴,恢弘之中透着一股天下无敌的惆怅;被野花点缀的牧场则无边无垠如一帧阔大画卷,挂着脖铃的奶牛正享受着自然的馈赠,每次俯身,悦耳的铃声便会穿透草木之香和流水般的日光,让人顿觉一种绵绵古意的回归;还有穿着皮短裤的酒客,一边啪啪地拍着大腿,一边用装满啤酒的大酒杯哐哐地敲着木桌,对他们而言,恣意的不只是饮酒这事,更是生活本身;而由古城墙环绕的座座小镇则依旧我行我素,用中世纪的旧时模样迎接着每位来者,那姿态,既端庄又风流,带着被尘封多年却又乐于与他人共享的记忆,带着故纸的暗香和兴衰往复的旧事,直直冲入看客的心底,令人呼吸一窒,心魂俱失。
不过,风格多样的巴伐利亚想展现给世人的不仅仅是秀丽的桃源景致,在考夫博伊伦(Kaufbeuren),你可以走进制作珠宝的手工作坊或在Neugablonz博物馆里探寻手工艺人们鲜为人知的过往;而在奥格斯堡这个曾因纺织业赚得盆满钵满的小城,旅人则可以与手工业传承者们直接对话;妙趣横生的还有在雷根斯堡一家制作鼻烟的作坊内吸鼻烟的体验,那种舒透畅爽之感,让你觉得前尘后事都不过如此,人生需尽欢,哪管得意还是失志。
若想速览巴伐利亚盛景,那自驾是首选,德国人是运输奇才,其公路交通网的发达程度在欧洲甚至整个世界都数一数二。理论上说,德国高速公路是不限速的,因此系安全带对于所有乘客都是强制的,包括后座的乘客。所幸的是,在先进科技、智能互联和舒适体验之间追寻平衡的BMW 7系车内,后排空间极为宽敞,头等舱独立座椅靠背可调角度可至42.5度,创新的体感互动娱乐系统则让乘客活动身躯时乐趣盎然。在德国时晴时雨的季节,自驾于这样的空间内,你要做的不过是睁大双眼,静待那些山河湖海、堡垒殿堂,带着谜样魅力,无声向眼前奔赴而来,哪管窗外是千山暮雪还是大雨倾盆。
手工业的随性而为与量身定制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考夫博伊伦,总觉得是在看某个童话故事的插页。日色下,高处的古城墙坚固如盘龙,凛凛森严之势仿佛瞬间就能淹没那些曾经妄图作乱的不自量力者。那些五颜六色的民屋则错落成排,仿若古镇年轮,在平淡的市井生活中重复着光阴的故事。新文艺复兴风格的市政厅是此处的标志景点,它收藏着价值连城的画作、家具,包括市政厅初建时时任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肖像画和雕塑。若是周末探访小镇,则会赶上露天手工艺集市,这里每家的货品都不同,从手工酿制的蜂蜜、酒饮到手工皂、冰箱贴,不知是不是托了手工制造的福,无论是果腹俗食还是家用物件都充满个性,仿若有了灵气的艺术品;而那些并不吆喝的商贩也像艺术家一般,面容淡然、冷静自持。当我们向其中一位卖手工吊坠的商家询价时,她一边报价一边认真讲起吊坠的制造过程和来源、典故,一丝不苟的眼神中有着尘世难逢的天真纯澈,倒让我们这些红尘中行走的人觉得遍染尘埃了。
如果考夫博伊伦的手工市场里你遇到的是随性而为的手工业者,那么奥格斯堡的手工业品则是量身定制的居多。奥格斯堡是探究德国历史和古迹的最佳目的地之一。那些具有文艺复兴时期特色的建筑至今仍影响着奥格斯堡的市容风貌:市政厅仿若旋开披风的角斗士,身形决绝,正与身侧的佩拉赫塔肃立争高;被誉为德国第一座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教堂——圣安娜教堂单从外表看去并无吸睛之处,却因创造了奥格斯堡辉煌历史的雅各布·富格长眠于此而声名远播,又因马丁·路德在此驻足而惊艳了岁月。这里曾是德国的手工业中心,而手工业者也曾创造并改写了奥格斯堡的历史:1368年,这里的手工业者曾发动暴动并引入了行会宪法;纺织品贸易曾把政府的钱包弄得鼓鼓,并使奥格斯堡成为德国最富饶的地区;中世纪时,奥格斯堡是众多金银匠的定居之所,这些匠人享有很高的声誉,其制品今日仍可在不同的博物馆中看到。
从市中心下行,便可走入藏着手工作坊的小巷探访:巴伐利亚地区最古老的鞣制皮革作坊的屋顶正晾晒着皮革,片片皮革似面面旗帜,瑟瑟招摇,好像正在将这间老店的历史一点点储存,并希望与他人共享;HERZBLUT的工坊珠光摇曳,这枚戒指记录着某位绅士的一语动情,那条项链在表达某位太太娇颜如花,还有那颗收集眼泪的吊坠不知道是为哪位有着分离之苦、蹉跎心事的人定制的,这些珠宝,不着一语,却胜似千言;推开小提琴制造工坊的门,风趣的乌特女士迎接了我们,“我的曾祖父曾为皇室定制小提琴,而我也看着诸多音乐家成长,我会将这行坚持做下去。”说这话的时候,她的眼神凝定如渊,那目光里有审时度势的谨慎、有不忘初心的坚持,却没有一丝后悔与犹疑。而这一天最大的惊喜,则是在奥格斯堡纺织工业博物馆内,我们与一辆车身用碳纤维制成的BMW i3不期而遇,在纺织业发展史上,碳纤维的织造代表着当代德国纺织业已转向对原材料科学的研究,而碳纤维内核车身的采用则是宝马智能轻量化设计的又一突破。惊喜不断的一天可以以观览600年历史的力格勒酿酒厂结束,这里用传统方法酿制的美酒会让你频频斟杯去酒国漫游岁月,在那里,无需高语,无需朗笑,一杯美酒,自可煨暖黑夜和心灵。
以人为本,科学选材
巴伐利亚东部可能被巴伐利亚其他的热门风景区盖住了风头,但其实这里古迹众多,是还未被人潮踏足的隐世珍宝,雷根斯堡便是此中翘楚。雷根斯堡自罗马时代便是多瑙河岸的重镇,加工工业到现在仍是雷根斯堡的支柱产业。站在雷根斯堡古老的、以手工制作香肠闻名的小饭馆外遥望,多瑙河像飘在烟光里的长锦,无边无垠地逶迤至意大利的帕绍,乍一看只是清透,再一眼却见那千种景致,万里朗空,都卓卓不凡,倒映其中。横跨其上的石桥气势不足,却气韵逼人,它曾是12世纪到13世纪大型石桥的典范。圣彼得大教堂是巴伐利亚最辉煌的哥特式教堂之一,初见教堂时,会让人有点眼花缭乱,数不尽的尖塔还有流转的飞檐迎着目光横冲直撞而来,恢宏的气势一下就倒入眼波,黑沉的石墙将看客的瞳仁瞬间便染成乌玉。耐看的还有街道两侧的手工甜品店、酿制鼻烟的作坊等,这些古老的作坊,用不倒身姿站出的,仿佛是一盘永远无法勘破的棋局,那里面排布着的,是整座城和所有民众的命运轨迹。其中,“帽子王”手工店令人印象深刻,这家店会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选用不同的动物皮毛,按照传统工艺手工制作帽子。“我们在制帽时,需要经过数次触摸和数次端详,每一次触摸都可感知帽体的薄厚程度和佩戴的舒适度,这使帽子使用寿命长又兼具人文和艺术价值,客人经常将其作为‘传家宝’传承下去。”帽子店的第5代传人说道。
其实,不只是在帽子店,在雷根斯堡的手工毛刷制造店、手工制笔坊以及奥格斯堡的皮革鞣制店、金银饰品店内,我们都发现,这些手工艺者在沿用精工细造的传统和工艺的同时,还用耐心、专注、坚持和创新不断提升着产品的品质和服务,这些工匠在专业领域上从未停止追求进步。这与新BMW 7系个性化定制系列不断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同出一辙。在我看来,这些德国的匠人们演绎的是最简单却最艰难的一幕,他们在世事流变中仍立足产品的原点并不断精进,懂得传承又不忘重塑,不矫揉造作也不刻意追求,只细细表露那份属于自己的心灵独白。
归途,自驾在人口稀少的巴伐利亚东部,用车轮追赶日月的御风之感令人大呼过瘾,当车从午日的白热追到落日的满地红时,我们开始了第一次夜行。此刻,穹庐下万家灯火渐次熄灭,几抹星影摇摇欲坠,黑幕向我们当头罩下;而考验我们的还有那些如过山车似的高速路,一不留神它就毫不留情地把你从山头直接“抛”到山尾的“盲肠”去。而同行的伙伴却不动声色,他说,这才是新BMW 7系奢华体验的开始。当智能激光大灯打开时,我们发现此言不虚。吸引人的还有迎宾光毯、全景天窗和氛围灯,这让车外的巴伐利亚盛景和车内空间同耀同辉。所有这一切,都让我们继续盼着下一次在巴伐利亚重握方向盘,启动引擎,踩着轮胎在路上磨出的细密而急剧的声响出发,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静中,恣意穿梭,心里期待着千里之外那未知的下一站,一如当初。
属于宝马和豪华出行方式的未来已再次启程,属于德国匠人的征途与前程也将随之展开……
(据环球旅游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