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3期 本期2062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6-11-10

一个村落的蝶变

——荔波县时来村罗布木果蔬专业技术协会科普惠农助农增收纪实

□莫珍念 李金福

  “做梦都没想到,我们这个穷山沟会有今天的变化。”荔波县时来村罗布木果蔬专业技术协会会长龙国勇高兴地说。

  一条河穿村而过,两岸树木青翠,休闲小木屋、游泳池、农家乐点缀其间;青山绿水中,一幢幢新房错落有序、美观别致。农网改造、村道硬化、村容村貌整治等民生工程相继实施,养猪、蜜柚种植等增收产业蓬勃发展……

  这是金秋时节,荔波县玉屏街道时来村罗布木——这个曾经的贫困村,已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时来村的农产品比较丰富,为了把农产品推向市场,2012年3月,在荔波县科协的指导下,时来村成立了时来村罗布木果蔬专业技术协会,协会现有会员367人,会员多是由时来村创业带富的党员、农业科技能手、柚子、枇杷种植大户组成。协会现有柚子、枇杷种植面积7900余亩,其中:柚子4300亩、枇杷2400亩,桃子1200亩。协会2015年枇杷产量3000吨,柚子产量4500吨,桃子产量1800吨。通过协会直接销售,会员人均收入11850元,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934元多出6326元。2013年10月协会被县人民政府表彰为“农村科普工作先进集体”。时来村2015年被荔波县全面小康建设领导小组评为“小康示范村”,并多次得到州、县的表彰,被州委、州政府、县委命名为“五个好村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三年来,荔波县时来村罗布木果蔬专业技术协会坚持“科技兴农、科普惠农”的发展思路,以服务“三农”为工作宗旨,强化科普工作职能,扎实开展科普工作。

  探索新路大致富

  为使科技在精品水果生产的过程中得到更好运用和推广,协会首先从加强自身科普能力建设着手,2014—2016年,协会共聘请专家顾问95人(次);培养协会技术骨干334多人;修建了150平方米的科普活动室(培训室);建立了科普惠农服务站,安装了电脑,配置了办公桌椅、书柜、科普图书等;建有(2m×3m)科普宣传栏3个,可展示面积18平方米,协会根据枇杷、柚子等种植季节和会员的需求,及时更新科普宣传栏内容,为科普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时来村党支部积极探索“支部+协会+基地”的党建工作模式,推行党支部和协会的联席会议制度、党支部定期研究协会工作制度、协会向党支部定期汇报工作制度等。通过积极探索,制定了“围绕产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协会”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工作手段,培育一帮能致富、会致富的科技能人。三年来,共培育了王贵新、覃景春、安双化 “党员创业带富”35户,培育了覃艳等失地农民科技示范户250户,辐射带动了全村及周边乡(镇)农户2200多户。在党支部的引导和协会的带动下,2015年全村枇杷、柚子、桃子等种植面积达7900多亩,正常挂果5500亩,群众直接经济收入3000万余元。在“支部+协会+基地”工作新模式的推动下,全县精品水果种植面积达10万亩,推动了全县经果林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服务“三农”百事通

  协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每年组织会员和种植大户到福建、广西、山东、河南等地学习科学规范的枇杷种植管理技术;邀请省内外专家到现场传授蜜柚、枇杷等种植技术,提升了协会水果的品质,拓宽了销售的渠道。三年来,协会共聘请专家及技术人员95人(次),邀请省内外专家深入果园进行大型科普讲座52次,参加讲座学习的群众达4680余人(次);组织开展技术培训396期,参加培训人数7420人(次),组织技术骨干深入农户家中,发放图书资料6800册。通过科技培训和技术推广,使每个会员基本掌握了过硬的水果种植管理技术,提高了广大会员及种植户依靠科技种果的本领。

  协会2013年7月建立了科普惠农服务站。在服务站里设立科普讲师团、科技专家服务队、科普志愿者服务队等。科普惠农服务站始终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同同步小康建设工作相结合,结合不同季节和生产特点,传授技术,并到实地进行指导,培育了一批像龙国勇、覃景春、安双化等“田秀才”和“土专家”、在全国科普日、3.18科技日、科技活动周等大型科普活动期间,积极开展送科技上门服务,按照“农民群众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农民群众想学什么就教会什么”的原则,协会经常组织农技专家到科普惠农服务站、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面对面”的现场培训,将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提升党员、会员及广大群众的科学种植水平。自服务站建立以来,共接待群众咨询486人次,解决群众技术疑难问题100多条,开展各类农技培训396期,受训人数达7420人次,开展科普讲座52期,听讲座人数达4680人次。成为县同步小康建设的生力军和助力农民致富的“助推器”,成为服务三农的“百事通”。

  科技创新 提高效益

  协会理事长龙国勇在帮助群众发展荔波精品水果特色产业中,利用自己良好的人际关系服务群众,积极引导农户及时改种新品种,引进水果制装备机等对全村水果进行统一包装,通过自己广泛的销售渠道把群众的枇杷、柚子等出售广东、福建等地。协会探索创新“荔波水果绿色防控技术”等荔波精品水果栽培管理技术,推广物理防治,采购发放安装太阳能灭虫器(灯)20盏,推广使用低毒高效农药,推广果实套袋防虫纸袋8万个,每年举办整形修剪、病虫害综合防治、平衡配方施肥、果实套袋等技术培训30期以上,培训会员技术干部600人次以上,培训果农1500人次以上,发放技术资料2600余份。

  促农增收 助力脱贫

  罗布木蔬果专业技术协会在县科协的指导下,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和科技培训活动。广大会员群众和村民通过参加科普宣传、技术培训、科技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科学素质和水果、蜜柚等种植技术,95%的会员基本掌握了精品水果的栽培技术,成为科技二传手。同时,全村有通过水果种植获得收入的农户占100%,95%以上的家庭拥有农用小货车,100%的农户新建了新房,贴了瓷砖和地砖。家用电器、摩托车成了家庭生活的普遍用品,村寨道路硬化,村风文明,村民互爱互助,和谐共处,管理民主,村容寨貌明显改善,加速了县同步小康的步伐。天然的绿色屏障,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踏青赏花、入园采果,享受秀美的田园风光,游客可以尽情地享受乡村的宁静和天然的氧吧,达到了生态与社会效益“比翼双飞”。

  在发展产业过程中,荔波县科协大力培育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农业产业园区+旅游+科普”农旅结合示范点、农村经纪人协会等新型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功能,激发美丽乡村建设的活力。

  示范点建设,在全县迅速产生蝴蝶效应,房屋改造、产业培育、农家文化大院建设、农技协组织建设在荔波县如火如荼开展。美丽乡村概念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形成了户户参与、人人出力建设美丽乡村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