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五大理念 行金叶星火
——贵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实施 “金叶星火”烟农增收行动计划纪实
面对烟叶生产总量控制、提价触顶、用工成本剧增等形式,贵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启动“金叶星火”烟农增收行动计划,开展以开阳县龙岗科技园为核心,一市三县作为辐射区的烟农增收活动。旨在推进“十三五”期间,烟农增收行动计划要实现全市烟农户均烟叶种植面积达到25亩以上,烟叶亩均产值3600元以上,烟叶收购等级合格率80%,户均收入达到10万元,绿色防控与烟地保育技术推广80%以上,烟叶品质安全全面达标。
科学谋划烟农增收布局
贵阳市局(公司)强化科技支撑,盘活生产要素,深入挖掘潜力,战略性地创新烟叶生产组织方式,促进烟农增收。
目标引领,勇挑重担分步实施。2016年,贵阳市局(公司)勾画出“金叶星火”烟农增收行动蓝图,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平均亩用工控制在16个、设施设备闲置率降到20%、烘烤耗煤量降低20%、废旧农地膜回收和综合利用率90%;绿色防控与烟地保育技术推广80%以上、化肥用量降低30%、化学农药用量降低50%,烟叶品质安全全面达标;培养5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式职业烟农1000户;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建立“互联网+烟草农业”,使烟农户均种植面积达到25亩、亩均产值3600元、户均收入达到10万元。
科技引领,产业孵化带动创新。贵阳市局(公司)以烟草产业为基础,以开阳龙岗烟草科技园为烟农增收产业孵化基地,向全市烟叶基地单元辐射。产业孵化基地从品种适合性、方式多样性、季节互补性、渠道灵活性等方面进行研究与示范,使烟农增收有规划纵深、有产业支撑、有技术保障、有市场信心。仅开阳龙岗一地,通过烟地合理轮作种植大葱,每年为烟农增收1500万元以上,成为贵阳市政府指定的“菜蓝子”保供基地。
努力挖掘烟农增收潜力
贵阳市烟叶规模体量较小,贵阳市局(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烟叶产业价值链为主线,开展多种经营,深入探索减工降本、提质增效途径,全方面推动烟农增收。
聚焦提质增效挖潜力。一是围绕卷烟品牌需求,在品种调控上下功夫。今年,全市将烤烟品种100%转向工业需要的云烟85、云烟87和K326,适应了工业企业主流原料需求。二是围绕规模效应,在提升户均面积上下功夫。全面优化烟农和烟地布局,烟农户均种植面积14.3亩,形成了“珍珠项链式”的烟叶生产种植布局模式。三是围绕烟叶单产,在种植密度、打顶留叶上下功夫。全市对移栽密度、起垄高度、专业化烘烤进行单项考核,有效提高烟叶单产。四是围绕烟叶特色,在提升烟叶质量上下功夫。重点抓好水肥一体化、有机生物肥料、生物防治、上部烟叶成熟采收、采烤一体化、烟用地膜污染治理的示范与推广应用,探索研究病虫害绿色防控和植烟土壤保育技术,持续推进烟叶技术进步,实现集约化生产。
聚焦减工降本挖潜力。近年来,在实现100%专业化育苗和分级的同时,贵阳市局(公司)加大机耕、移栽、植保、烘烤等专业化服务的推广力度,致力于提高烟叶机械化作业率、农机覆盖率和单机作业率的研究。据统计,在土地深翻起垄、育苗、井窖打孔、病虫防治、烟叶烘烤、运输、分级等专业化服务中,亩均用工从30-35个减少到18-20个,较传统用工每亩减少12-17个。
聚焦生产要素挖潜力。一是烟用物资。通过推广土壤保育、绿色防控、专业化烘烤等实用技术,进一步减少化肥、农药、煤炭用量,降低生产投入成本。二是土地流转。合理利用国家补贴政策,建立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与平台,推行烤烟与牧草、高粱、大葱等互耕互种轮作方式,提高产业效益。三是可经营性资产。烟草育苗大棚、密集烤房、烟水工程、农机具等存在闲置现象,综合利用率较低,充分利用后有较大的获利空间。四是风险保障体系。积极推行烟叶种植风险防范救助和商业保险,构建烟田防灾减灾体系,减少灾害给烟农带来的损失。
全面提升烟农增收水平
贵阳市局(公司)多点发力,专业化服务引向深入,烟叶品质安全不断提高,烟叶质量得到工业企业认可,多种经营产品和市场逐渐形成,烟农收入稳步增长。
抓烟叶政策落实,稳定烟农总收入。“十二五”期间,贵阳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烟叶政策,在烟叶计划连年调减的情况下,呈现出烟农收入总体稳定、亩均效益逐年提高、户均收益持续增加、多元经营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累计种植烤烟70万亩,烟农收入达17亿元。“十二五”末,全市烟农户均收入达5.2万元,较2011年的1.8万元增加3.4万元,增长2倍。
抓专业化服务覆盖面,提高合作社服务收入。通过组建综合服务型合作社,建立了相对稳定、具有一定保障能力、约束能力和发展能力的专业队伍。以开阳县金叶合作社为例,依靠专业化服务,为宅吉乡572名农民提供了在家门口打工的机会。2015年,合作社累计带动就业人数15000余人。2016年1至5月,全市7个合作社开展机械化冬翻、起垄、井窖式移栽和育苗、烟苗配送、烟蚜茧蜂防治等专业化服务,收入1254.5万元。
抓多元化经营,拓展烟农增收渠道。2015年,息烽县同心合作社开展香菇种植示范1000个菌包,产值达7000余元,每间烤房可实现2000余元的增收。清镇市流长、卫城合作社种植蔬菜、养殖蚯蚓,实现收入142万元,利润32万元。修文县小箐合作社开展银杏树、玉兰树苗及高产瓜果等多种经营,实现收入266万元,利润43万元。开阳县金叶合作社建成2000平方米、年产能2500吨的有机肥厂,推广应用烤烟废弃物回收利用技术生产有机肥,年产值322.5万元。2016年1至5月,全市合作社充分利用大棚、烤房开展多种经营,实现收入287.1万元。
千方百计促进烟农增收,使命光荣,责无旁贷。贵阳市局(公司)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家局和省局(公司)的安排部署,多路径、多形式、多层次地推进“金叶星火”烟农增收行动计划,为促进“四化同步”作出贡献。
开阳龙岗合作社实行移栽专业化服务,开展专业化打孔、移栽。
开阳龙岗科技园集烘烤工场、育苗工场、收购工场为一体,是该县现代烟草农业烟叶工作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