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33期 本期20318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6-09-08

践行“三会”是人民政协的本质

□李培志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特别提到要“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人才和智力扶贫上的优势和作用”。显然,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而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战,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责任、崇高使命,也是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社会各界责无旁贷的重要责任。

  一直以来,民主党派具有联系广泛、人才荟萃等扶贫工作优势能力。优势能力要具体的体现在精准扶贫的各个环节,只有充分调研、把握精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评估监测、理性谏言、科学对策。为有如此,才能真正提升参政党自身素质;才能更加真实显示参政党存在的价值;人民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最根本政治制度之一,是我国在总结历史兴衰成败的有益探索,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其独特的优越性越来越展示出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也体现出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政治智慧。那么,人民政协这一组织到底有什么独特作用呢?依笔者以史观察,一年一度定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践行“三会” 就是其本质。

  一、跳出历史周期律的“警示会”

  我党为什么要创立人民政治协商制度呢?古语说,欲争天下,须逐鹿中原。当淮海战役以“鹿”死我军之手后,我们取得全国胜利的基本格局已毫无疑义,那时,毛泽东等领导集体就深谋远虑的筹划建国方案。1949年3月,中共中央机关从西柏坡进京,毛泽东向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说:“我们是进京赶考,我们绝不当李自成,李自成进京后就变了,我们一定要考个好成绩。”周恩来说:“我们应该能考及格。”这是一次深刻的“警示会”。

  那么,李自成当年反抗明朝进京后犯了哪些致命错误呢?主要有两条:一是纵兵大肆抢劫让京城百姓深恶痛绝,二是对待明朝旧势力缺乏统战之诚意。导致最后的决战不是发生在与清军,而是发生在与明将吴三桂之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身处关外的清军靠这一役而奠定了灭两朝的千古奇观令后人感慨不已。

  当年我军基本上也是一支由农民组成的军队,对旧势力也十分仇恨,切忌的是胜利后收编旧势力留下的一切据为自有。上善之策是什么物质利益都不要,核心是要争取所有势力对新政权的由衷拥护。1949年5月,陈毅率军进入上海,经过激战胜利后露宿街头的场景,荣毅仁感叹地说:国民党再也回不来了。

  同样,在反抗暴秦的战争中,为何人心归刘邦非项羽呢?其核心也是刘邦入秦都咸阳后,与百姓“约法三章”而深得民心,也得到关东六国旧贵族的支持。可以说,当时谁占关中后,礼待士族治天下、施仁政爱民必赢天下。

  中国共产党执政,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必须充分吸收古人智慧,创立人民政协制度海纳天下良才是根本要义。特别是在当下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党需要进一步完善协商民主制度,针对其中的薄弱环节加以改进,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大诚意团结各界人士,围绕我们的总体目标献计出力。

  为什么外国千方百计吸引我国不少高级人才去进修深造,大开方便之门,给予各种优厚待遇,其目的就是吸引他们为本国服务,从而达到站在科学技术最前沿引领世界潮流。这种警示让我们加倍珍惜人才,保护他们的知识产权,尊重他们的发明创造,享受应有的荣誉和经济待遇。这样,我们就能逐步缩小与欧美国家的差距,众志成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广纳治国理政智慧的“交友会”

  政协的核心要领就是设置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重要制度。北京是千年古都,深刻的文化内涵世之璀璨。当年,我党入主北京后,第一大事就是拜访在京的社会贤达、各民主党派,征询他们对如何建国的意见建议,毛泽东与黄炎培谈起著名的“历史周期率”不亚于三国时期刘备与诸葛亮的“隆中对策”。

  许多人都认为,晚清是被孙中山发动的辛亥革命推翻的,我认为这话不得要领。虽然清王朝这架破马车迟早会散架,但不至于来得这样快,核心的是清王朝在1905年废除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这让天下所有读书人绝望之极,他们既然找不到效命的政府了,当然立马会站到对立面。所以孙中山振臂一呼,必然天下响应。仅凭一次武昌起义清朝就被翻了?其真正要领是天下汉人达成“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共识,当时“鞑虏”就是满族,体现孙中山对满族政权的蔑视,这样的口号才真正具有精神致使杀伤力,同为汉人掌军的袁世凯响应了孙中山提出的纲领乃至如此。

  在国共内战正酣节节败退之际,蒋介石居然此时搞政治改革,更是加剧了国民党内部的内讧与分化,自导自演当上中华民国总统,其实是一场大厦将倾的闹剧。他视各民主党派为碍手碍脚的酸腐文人,逼迫各民主党派“自行解散”更是臭棋一招,这无异于把各民主党派廉价地送给了我党,国民党在政治上屡屡犯错,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对手的犯错就是帮了我党的大忙,在建国时的6位副主席当中,有3位就是民主人士。

  1977年,刚刚复出的邓小平最得人心的事就是恢复高考制度, 1978年2月,马上恢复了人民政治协商制度,邓小平当选为政协主席是人心所望,才有之后一系列冤案平反,从而激发知识分子的报国之志。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交友先交心,交心务必诚,谁最尊重贤者,谁就被贤者最尊重,天下从不缺乏英才,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的眼光和一颗诚心。

  三、发挥智库作用的“建言会”

  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独有,仅此一家,有外国人认为我国的政协组织是“橡皮图章”,没有发挥什么作用。这也说明他们还未认清政治协商制度蕴含的精髓所在,也并未理解我国传统中庸文化的内涵,也未领悟协商民主是温和政治核心思想,协商民主更易于施行仁政与协调关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能保证各个利益团体坐在一张桌前互相妥协,体现了有事好商量、大事共商量的好处,这也避免了某些西方国家有理票少合理诉求得不到保障的弊端,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大选时互相攻击,选后重新洗牌带来新的矛盾和不稳定。更为重要的是,多党制面对矛盾很难妥协达形成改革合力,没有议员代言的群体只好走向街头暴发肢解冲突,如美国的医保法案,最强大的国家居然用了5年时间才通过,“占领华尔街”也只得暴力清场。多党轮流执政更难围绕一个目标齐心戮力,像我国的全面深化改革,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能做到这一点。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协商民主制度被称为“两会”,一年召开一次,其目的是大家齐聚首都,把上一年出现的实际问题提出来,商讨如何解决之道,明确本年度需要办哪些事。这些代表、委员均来自一线,最能体会到鞋子是不是合脚的道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有哪些错配,基层反映的热点问题是什么,政策落实得好不好,需要哪些改进等进行建言,以帮助党中央、国务院查找问题,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保障民生。

  政协履行职能时主要通过界别协商,视察调研,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政协委员提交的提案,承办单位必须予以答复,有充分的组织保障,既体现我们党充分尊重人才,他们的意见建议又得到充分表达,议政建言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更为重要的是,许多政协员就是某个行业的负责人,跨界别的委员提案也能行业改进作风、科学管理、提升水平、加强服务等。从这个角度看,会议期间,也是人才交流的机会,起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效果。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治国理政方面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令世界为之瞩目,我认为也得益于一年一度的召开“两会”。从本质上说,“两会”的最大优越性体现了共产党的施政过程中的不断纠错机制,发现问题并能及时解决问题,既然反映了代表的心声,也反映了委员智慧,也保证了我党总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热切回应社会各界的诉求,永葆生机与活力。

  随着我党培养的人才越来越多,党内英才大批涌现,“英雄所见略同”也将成为大趋势,专家学者型官员越来越多,制定公共政策大方向上也许没有偏差。但春江水暖鸭先知,基层的委员感受也成了风向标,更在于制定制度的细节的补遗拾漏,什么制度需刚性化、什么服务需柔性化,政府、市场、社会的角色定位及如何归位、到位而不越位等都要沟通与商量。

  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政治制度改革并逐步定型、经济的市场化,人民政协作为议政建言的功能也许会有所弱化。但协商民主作为一种制度需长期固定下来,需要我党不断改进协商民主方式,增强协商实效,积极主动地邀请委员参与我党的各项工作,为人民政协组织搭建更加科学和展示其才能的平台,营造更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使用人才的良好氛围,让他们把聪明才智献身于本职,奉献于人民,让他们既舒心又安心地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献计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