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014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6-08-10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电影小配角,到独自创作并获奖的编导,再到心甘情愿地做好贵州民族文化传播大使,我省电影创作人、导演欧丑丑走出了一条不平凡之路。

把贵州侗族人的生活展现给世界

——记贵州民族文化传播大使欧丑丑

□蒋兴华

  “侗族导演”拍侗族人故事

  “那样的场面,在贵州,我是第一次见到。”多年以后,艺术家董宇充满深情地对记者说。

  董宇回忆,那年夏天,贵州的文艺界显得很热闹。为何如此,原因是侗族著名导演丑丑以黔东南州侗族风貌风情为背景的电影故事片《侗族大歌》新闻发布会暨开机仪式在贵阳隆重举行。今年4月,《侗族大歌》在第49届美国休斯敦国际电影节上斩获雷米金奖最佳艺术指导奖、大评审团特别雷米金奖最佳导演奖两项大奖。

  关于《侗族大歌》,电影节颁奖词这样评价:这是国际电影节有史以来第一次颁给一部电影最特别的、唯一的、重要的一个电影大奖。这部电影用最完美的、极好的、独特的镜头捕捉到了一个民族最精髓的文化,也为我们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门,虽然我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是看过电影的观众无不被这个故事、歌声和坚守一生的爱所感动,再次感谢电影《侗族大歌》剧组给我们带来这部非常棒的电影。

  欧丑丑和她的电影之路

  围绕着家乡,把贵州大山深处侗族人的生活展现给世界,贵州籍青年导演欧丑丑引起了轰动。

  欧丑丑获奖,并不是首次。记者了解到,2011年2月28日,第十七届美国塞多纳国际电影节颁奖晚会落下帷幕,获邀参赛的贵州电影《云上太阳》从145部影片中以“最佳外语片奖”、“最佳摄像奖”和“最佳影片奖提名奖”等3项大奖脱颖而出,成为本届国际电影节收获最丰的一部影片。

  《云上太阳》,就是欧丑丑所导演。谈及获奖与电影之路,欧丑丑深情地说,这应该感谢她的父母。

  记者采访得知,丑丑的父亲是侗族,母亲是苗族,作为在黔东南土生土长的她,欧丑丑是喝着清水江、都柳江的水,听着侗族大歌、苗族飞歌,在吊脚楼和风雨桥上长大的。这也是她用电影这种视听艺术来宣传家乡的最纯朴的动机。

  欧丑丑说:那个时候,在北京的生活很艰苦,但是苦中有乐。她1998年考进北京电影学院,母亲为了照顾她,把妹妹也带到北京来读书,随姐妹俩在中央党校旁边的大有庄胡同里开了个小餐馆,卖酸汤鱼及一些贵州小吃。租了个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住宿。为了增加收入、维持开支,她们姐妹俩就利用双休日和下午课余时间骑着三轮车在知春路一带卖盒饭。为了节约本钱,她们经常从北五环骑车到北三环去买菜,来回要花好几个小时。2000年,韩国电影史上投资最大的一部电影《武士》在中国拍摄,韩方演员有安盛基、郑宇成、朱振模,中方演员有章子怡、于荣光等人,她被韩国导演金性洙选中饰演片里的梁清。

  在北京电影学院,欧丑丑知道了电影无穷的魅力。于是,她有了一个梦想:要用电影来向世人介绍自己的家乡贵州。

  把家乡的故事写出来

  记者采访得知,在1999年,一种很强烈的冲动迫使丑丑不断地写一些关于家乡的事情。在创作了第一部电影《阿娜依》后,她把初稿取名《丑妹》,后来,直到创作完成才更名为《阿娜依》。

  剧本立项、拿到拍摄许可证后,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资金问题。回到家乡融资时,有人不相信她。当时,一家香港的电影公司找到她,表示愿意出价20万元买她的剧本,并同意让她在剧中扮演角色,但导演必须是香港或台湾方面的人选。对此,她一口回绝了。虽然20万不是笔小数目,有了这笔钱,她和妈妈就不用每天辛苦卖盒饭,妹妹也可以有一笔教育费用,但《阿娜依》包含了她太多对家乡的感情。如果换别人拍,就会损坏那份感情了。

  正当为电影的投资发愁时,国家广电总局出于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和少数民族青年导演的扶持,给予了欧丑丑《阿娜依》100万元资助。钱还不够,她把黔东南老家的房子卖了,加上以前拍戏、拍广告攒下的钱,凑得60万元,同时又获得了黔东南州政府50万元的资助,2005年3月正式在黔东南开机拍摄。

  2009年4月26日,丑丑编剧并导演的第二部电影《云上太阳》在丹寨开机拍摄。2010年5月,《云上太阳》完成全部制作。有人评价这部投资360万元拍摄的低成本胶片电影拍出了800万元的效果。更想不到的是,《云上太阳》参加国际电影节,获得了“最佳外语片奖”、“最佳摄像奖”和“最佳影片奖提名奖”等3项大奖。

  致力于传播贵州民族文化

  记者注意到,欧丑丑所拍摄电影的人物故事、文化背景与主旨思想,均与我省少数民族有关。正因为欧丑丑致力于传播贵州民族文化,因此她被有关部门和观众喻为“贵州民族文化传播大使”。

  为什么致力于传播贵州民族文化?

  欧丑丑说:围绕着家乡,把贵州大山深处侗族人的生活展现给世界,于我是一种责任。我是在黔东南长大、土生土长的贵州人。贵州民族文化,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些文化是存在于我的血脉里面的。在我决定拍摄第一部电影的时候,让我深有感触的正是这些有生命力的事物,包括贵州的自然风光、贵州奇特的山水风貌,最能打动我的还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他们的生存状态、生活态度,特别是他们在面对困难的时候,那种乐观特别打动我。

  欧丑丑说,为什么选择电影这种表现形式?因为电影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它里面可以涵盖很多东西,还因为电影可以超越地域、国界、语言,它具有全世界共通的特性。我拍摄的这几部电影背景是发生在贵州,包括苗族、侗族,但是它故事里面所传递的情感内涵和文化内涵是世界上所共通的,让大家都能感受到的。不同地域的人们看后,能够用心去感知到我们所需要表达的内涵所在。包括《侗族大歌》几部影片在国外放映,现场观众看完之后引起了广泛的共鸣。我接下来一部电影背景依然还是贵州,但电影的叙事方式,包括故事的内容都是不一样的。

  在一个充满物欲和追求票房价值的年代,如何长期坚持做宣传贵州民族文化的作品?

  对此,欧丑丑解释: 其实,票房与艺术,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没有谁愿意花钱去电影院听报告,当然也没有哪个观众不在乎感染人的片子。票房是我们关注的一方面,另一方面,艺术性和共鸣性才是核心。这个片子可以留得住,让大家记得住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说我最想做的还是有生命力的片子。对于我们这一代年轻的电影人来说,有观众的认可就足够,作为一名贵州人,我的力量虽然很小,但是我每到一处都宣传贵州民族文化,让他们知道在中国贵州,有那样一个民族叫侗族,他们特别爱唱歌,他们和自己的爱人可以一辈子爱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