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营经济五年疾进
实体从业者热盼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本报记者 田锦凡
从35%到50%,是贵州民营经济占GDP比重在过去5年里的大跨越。
时间回溯到2011年3月28日,全省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暨表彰大会召开,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大力实施“民营经济三年倍增计划”、“3个15万元”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等政策措施,开启了贵州民营经济疾驰前行的新征程。
彼时,民营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仅为35%。
历经5个春夏秋冬更替,截至2015年底,这一数字转换为50%,民营经济首次撑起了贵州经济的“半壁江山”。
若不探究过程,不会有太多人能清晰理解,在“欠发达、欠开发、欠开放”的西南省份,每一个百分比的提升,需要自上而下多大的努力,又是如何弥足珍贵。
从35%到50%的跨越
2011年3月28日,上任不久的新一届贵州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高调召开全省首次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暨表彰大会,同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会后,“民营经济三年倍增计划”、“3个15万元”扶持微企发展等政策措施相继面世。
彼时,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地、各部门大力营造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交通、水利、能源、金融、教育、卫生、旅游、文化、体育、保障性住房等领域进一步向民间资本开放。
2011年底,全省民营工业增加值超过700亿元;一年后,这个数字跨越1000亿元大关。
到2013年底,全省民营经济占GDP比重从2010年的35%提高到4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3%,民营经济增加值从2010年的1608亿元增加到3430亿元。
2014年7月18日,贵州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第二次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强调要充分把握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把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要求落实好,把政府服务的工作开展好,把全民创业的积极性引导好,把尊重企业家的氛围营造好。
这一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4200亿元,占GDP比重增至46%。
步入2015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在全省广泛开展“民营企业服务年”活动,瞄准破解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准入难、融资难、政策落地难、审批难、盈利难、用工难、创业难“七难”问题,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浓厚氛围。
截至去年底,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5000亿元,占GDP比重突破50%。随着民营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高,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率达60%,成为拉动就业、稳定经济、促进和谐的主要力量。
实体从业者的期盼
今年以来,国内民间投资增速持续回落,引发社会各界极大关注。
中央于去年底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各地在政策面频放“大招”,其中“降成本”被视为一场战役。
“降成本”任务公布不久,国家发改委即刻启动云南、贵州、安徽、宁夏、湖北五省(区)的电力改革,输配电价降价空间达55.6亿元。上月,发改委还连续两次召开会议落实涉企收费目录清单、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等问题。据统计,今年以来出台“降成本”政策的省级政府已有28个。
今年3月初,贵州先后印发《关于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若干措施》、《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意见》,前者提出4大类14条措施,全面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后者则明确将降低大工业用电成本作为降低工业企业成本的“牛鼻子”,年内拟为全省企业减负约700亿元。
配以持续推进的“简政放权”及“放管服”改革,尽管实体经济发展环境有了显著改善,但政策落地慢、执行不到位等,导致民营经济仍难解渴、获得感较低。
一位在贵阳某县深耕物流、建材行业多年的民企老总告诉记者,为应对宏观经济不景气、工业很不好做,他将企业重心调整至农业开发上,拟打造农旅结合的园区。但三年过去了,受困于政策在部门之间“掐架”、办事不顺畅等问题,数百亩土地仍有大半“撂荒”。
“其实,我们不奢望政府能给多少资金支持,只希望相关部门的门更好进、脸更好看、事更好办。把环境建设好了,实体经济会有更大作为、更多贡献。”他说。
千方百计提振实体
事实上,贵州官方对实体经济的重视可谓极度。
今年1月底全省“两会”期间,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在与工商联、经济、农业界委员联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坚持“喜新不厌旧”,加快改造提升煤、电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培育酒、烟、茶、药、特色食品“五张名片”,促进“青黄衔接”,提高实体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4月初,陈敏尔在今年全省第一次项目建设现场观摩总结会上强调,要“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一个月后,他深入遵义市新蒲新区调研时又强调,要“更加注重实体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近期,贵州党政主官再次为实体经济“站台”。7月15日,省委常委会议要求“始终坚持发展实体经济不动摇,统筹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新经济与传统经济、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发展和政银企合作”,“千方百计稳住实体经济这个基本盘,以实体经济的壮大推动全省综合实力提升”。
此前一天召开的省政府常务会议,则对变革营商环境做了再部署,要求“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以优越的发展环境、优质的政府服务,吸引更多省外、国外无污染的优强企业到贵州投资发展,为全省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据悉,会议还审议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在近期召开的全省第三次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亮相。其中,相关新举措及如何落地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