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8期 本期19998版 当前A4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6-07-14

令人敬重的一部史书

——《北齐义慈惠石柱》读后

□鹿耀世

  最近,读到一本研讨河北定兴县“义慈惠石柱”的书,令人感动不已。多年前,我曾在家乡见到过与长城、故宫、敦煌等第一批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的这件距今一千四百年的文物。当时,镌刻了三千四百余字、上承秦汉篆隶下启隋唐楷书铭文的柱顶有石屋内刻佛像尊的近七米高巨制,孤零零地屹立在石柱村的土坡上,仿佛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关注。

  千百年来,古称范阳的定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传诵着不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这里,燕昭王曾建有招贤纳士的黄金台,音乐家高渐离曾为荆轲刺秦唱别击筑,汉朝出了谋略家蒯通,东晋有血沃中原的名将祖逖,元朝有名将张柔、《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明朝有散曲作家薛论道,清代有创办四川大学前身“四川中西学堂”身为军机大臣的鹿传霖,现代有诗人作家书画家形成的文化群体……

  一九八六年,著名作家书法家张虎在家乡领导与友人陪同下,第一次考察了倾慕已久的《标异乡义慈惠石柱颂》碑文,内心受到极大震撼。那一个个端庄凝重苍劲古朴的似隶非隶似楷非楷的文字,记载了北魏孝昌年间葛荣、杜洛周农民起义四十余年由胜至衰的悲壮历史。由于官府残酷镇压,民众尸横遍野,当时,经过王兴国等人收集残骸,合葬一处,立木柱并记事。历经四年,改用石料并镌刻铭文追记。请光绪丁亥年(一八八七)经晚清军机大臣鹿传霖后人编修鹿乔生经营数月,得珍贵拓本数十份,亲自校勘注释,才使这一石柱的史实公诸于世。面世之后,陆续引起了文人、学者、收藏家、建筑学家、历史学家极大的兴趣,他们先后考察、测绘、研究、著书……

  这其中,有清代学者沈曾植经详尽考证撰写的长篇跋文,金石收藏家方药雨、叶昌炽的《续校碑随笔》、《语石》,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定兴县北齐石柱》,鲁迅先生用蝇头小楷抄录的《北齐石柱》等史料……新中国成立后,史学家唐长儒撰写的《北齐标异乡义慈惠石柱所见课田与庄田》,台湾史学家刘淑芬撰写的《定兴北齐标异乡义慈惠石柱——中古佛教社会救济的个案研究》,日本冈田大学佐川英治教授的《北齐标异乡义慈惠石柱所见的乡义国家的关系》,还有罗哲文的考证、撰文,河北保定、涿州、定兴一些专家学者也有不少论文面世,定兴县王振林的专著《义慈惠石柱》出版……

  为什么历年以来,北齐石柱引起了这么多中外专家的极大兴趣,投入了这么长时间的深入研究?张虎经常陷入天马行空的思索之中。从一开始,他就筹划着出一本专著,向世人详尽地介绍有关北齐石柱的一切。二十多年来,由于在书协与报社任要职的繁忙,石柱史料的钩沉、求证,专家佚文的搜集整理,图片的核查复制,从未面世的拓片的翻拍注释虽时断时续,但痴心不移,信念不改。这其中,有得到书法史专家王玉池、文物出版社社长苏士澍鼎力支持热情相助的喜悦,也有被某些专家学者推辞谢绝的无奈;一个人,只有对华夏历史的挚爱、对家乡文化的担当,才能倾尽心力做好这件头绪庞杂但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张虎,就是这种胆魄非凡才华出众办事严谨的人!一月月、一年年,张虎拜访了多位有关专家,考证了多种历代墓表,查阅了大量参考书目,写下了多本研讨笔记……其中的艰辛寂寞不必多言。直至最近,详尽收入历年来中外专家学者关于北齐石柱文论著述、碑文图片及张虎倾注心血撰述的长文“北齐石柱是研究北齐社会文化的一部大书”,构成了中国书店出版的《北齐义慈惠石柱》这部煌煌大著!最近,著名学者中国书协名誉主席沈鹏先生读了此书,不顾年迈用毛笔小楷写了两页信笺,评价说:“《北齐义慈惠石柱》,以多年努力,广收博采,融合诸家又出以己意,写出有见地的文章,令人钦佩”。新加坡书协主席、中日学者、书法碑帖专家也先后撰文来函对此书给予了很高评价。此专著将对魏晋南北朝的政治、经济、佛教、文化、慈善、建筑、书法艺术史的研究,起到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