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创新理念 推进我省煤电铝一体化发展
□黄粮成
一、贵州省铝工业发展的现状
(一)氧化铝的现状。2015年1月数据显示,贵州省有中铝贵州分公司(产能120万吨)、贵州华锦铝业有限公司(产能160万吨)、贵州广铝铝业公司(产能50万吨)、中铝遵义氧化铝公司(产能80万吨)、贵州齐亚铝业公司(产能100万吨)等6家氧化铝企业,产能总计535万吨,运行产能420万吨。全国氧化铝产能6680万吨,运行产量5720万吨,贵州分别占比8%和7.3%。贵州铝土矿保有储量5.1亿吨,占全国的13.2%,但氧化铝产能只占全国的8%,铝土矿资源就地开发利用率较低。
(二)电解铝的现状。目前,贵州省有中铝贵州分公司(产能42万吨)、六盘水双元铝业(产能14.5万吨)、遵义铝业(产能24万吨)等7家电解铝企业,产能总计12.5万吨,运行产能74.5万吨。全国电解铝产能3654万吨,运行产量3100万吨,贵州省分别占比为3.5%和2.4%,贵州省的电解铝产能与所具有的能源、资源优势不相称。
二、贵州省铝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电价高。电力成本占据电解铝成本40-50%,是电解铝企业生产成本与盈利状态的决定性因素。贵州尽管具备丰富的煤炭资源,但由于贵州电解铝企业没有建设自备电厂和局域电网,全部使用网电,电价高达0.48元/kwh,相对电价较低的新疆(0.18元/kwh)和山东(0.25元/kwh),电价成本高出3000-4000元/t.Al,完全没有市场竞争力。新疆电解铝全部采用自备电厂+局域电网或者孤网运行模式,发电原煤价格70-110元/吨,电解铝厂电价0.12-0.18平均。15元/kwh,电力成本全国最低。山东发电用煤来自内蒙东部和进口,价格较高,但是采取自建局域网,并发展配套产业,致使发电机组的平均发电小时能达到7200h,从而使电解铝厂的用电成本控制在0.25元/kwh以内。
(二)装备和技术相对落后。贵州电解铝建设较早,电解槽容量为160kA、200kA、240kA、350kA,产能主体是240kA槽,只有遵义铝业公司采用350KA电解槽,且投产时间都在10年以上,设备老化,技术相对落后,吨铝电耗与先进指标相差1000度以上,不具备市场竞争力。而北方电解铝已经是400kA和500kA为产能主体,因此贵州在单位投资、劳动生产率方面远远落后。160kA已经成为国家明令关停产能,几年后200-240kA也将面临淘汰。因此贵州省面临沉重的产业升级改造的任务,但是企业都巨亏多年,缺乏改造及建设资金成为普遍问题。
(三)不重视技术创新。由于电解铝企业长期严重亏损,员工收入下降,员工队伍不稳定,基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无心在管理和技术上创新,久而久之,恶性循环。
三、推进贵州省具有煤电铝一体化的建议
(一)做好煤电铝一体化发展规划。贵州省周边省市铝工业现状及发展规划如下:1、广西氧化铝现有产能800多万吨,规划最终达到1000万吨。电解铝总产能将突破200万吨;2、云南依托水电铝模式大力发展铝工业,最终氧化铝产能达到200万吨左右。电解铝获政府核准项目总产能达到300万吨,规划将建成最终200万吨铝加工产业;3、四川水电利于电解铝产业的发展,100万吨电解铝基本能够保持。现在成都、乐山、眉山、广元已经形成80万吨铝加工能力,最终能达到100万吨铝加工能力;4、重庆根据规划最终将形成100万吨氧化铝、100万吨电解铝、200万吨铝加工的能力;5、湖南现有电解铝32万吨,铝加工约80万吨,根据资源状况,铝加工能达到100万吨。
为了便于实施局域网以及培育铝加工产业,建议贵州省在资源配置较好的贵阳、遵义、黔西南州建立三个铝基地。1、贵阳铝基地:依托贵州华锦氧化铝厂和广铝氧化铝厂,通过改扩建,使贵州华锦氧化铝产能从160万吨增至320万吨,广铝氧化铝产能从50万吨增至100万吨,形成420万吨规模;利用中铝贵州分公司淘汰产能搬迁改造项目许可规划,建设100万吨电解铝及100万吨铝加工项目;建设6x350Mw自备电厂及相配套的局域电网。2、遵义铝基地:依托中铝遵义氧化铝厂和中电投务正道氧化铝厂,通过改扩建,使中铝遵义氧化铝厂的产能由100万吨增至160万吨,中电投务正道氧化铝厂的建设规模从50增至160万吨,形成320万吨的规模;在现有遵义电解铝厂的基础上,通过改扩建,使遵义电解铝产能达到40万吨,在务川新建50万吨电解铝厂,形成遵义基地90万吨电解铝及铝加工产能规模;建设6x350Mw自备电厂及相配套的局域电网。3、黔西南铝基地:依托黔西南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近距离采购广西氧化铝原料,建设8x350Mw自备电厂及相配套的局域电网,建设150万吨电解铝产能。最终形成我省年产1000万吨氧化铝产能和400万吨电解铝及铝加工产能,总产值将超过1500亿元。
(二)强力推进局域电网的建设。建议贵州省成立局域电网投资建设平台公司,注入相应的煤炭资源,以PPP模式招商引进具有较强实力的大企业或者在贵州省有较大权重的铝业公司共同投资建设区域电网。在煤矿集中开发区建设电厂,联合形成区域电网,形成贵阳-清镇-遵义-兴义的贵州西部地区区域电网,定位为煤电铝一体化区域电网,为贵州省电解铝、铝加工等企业提供电力服务,解决当前贵州铝企业用电贵、用电难的问题,有效降低铝企业生产成本,提高贵州铝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按照贵州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平均发电煤(约4700大卡)价格350元/吨(折合标准煤含税价格510元/吨)计算。在自备电厂+局域电网模式下,电厂机组的发电小时可以达到7200h,发电含税全成本0.2525元/kwh,加上局域网的综合成本0.043元/kwh,电解铝厂的用电成本为0.2955元/kwh,用电成本将接近山东成为第三。
(三)支持存量电解铝产能技术改造,变输血为造血。针对贵州电解铝企业技术落后且无力投入资金进行改造的问题。建议贵州省将电价补贴改设为专项技改基金,通过技术改造升级,提升企业的赢利能力,变输血为造血,彻底改变目前长期电费补贴的被动局面。该专项技改基金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与企业负责人签订风险抵押协议。目前,贵州省的电解铝产能将近130万吨,应该淘汰的产能约30万吨,以贵州省100万吨产量(约1500台电解槽)计算,每台电解槽改造费用约60万元,总改造费用约9亿元。若改造后每吨铝电耗降低1000度,按每度电0。48元计算,每年节省4.8亿元,改造费用两年即可收回。若按现行每度电补贴0.12元计算,全部补贴达到16.8亿元。由此可见技术改造升级之必要,效益之明显。
(四)鼓励技术创新,提升管理与技术竞争力。针对目前处于困境的电解铝企业,无力或不重视管理和技术创新的问题,建议贵州省设立专项创新基金,鼓励相关科研院所和企业员工积极参与管理和技术创新,从源头上节本降耗,提升管理与技术竞争力。该专项创新基金也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与相关企业负责人签订风险抵押协议。由企业结合实际问题申报创新项目,通过验收则拨付相应资金,以此促进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不断提升管理和技术竞争力。
(作者系省政协委员、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执行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