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催添活力 善行润泽黔中
——写在2016年第三届贵州省慈善项目推介会隆重举行之际
□汪海彤 本报记者 黄福九
由省民政厅、省直机关工委、省国资委、省工商联主办,省慈善总会承办的2016第三届贵州省慈善项目推介会今日在贵阳隆重举行。
贵州慈善 成绩卓著
本届慈善项目推介会,以“慈善·助推扶贫济困”为主题,按照“政府推动、社会实施、公众参与、专业慈善组织运作”的要求,全面展示我省慈善事业发展成果,促进贵州慈善需求与省内外慈善资源有效对接,搭建公开、透明、阳光的慈善平台。
本届慈介会得到省内外各公益慈善组织和各市州慈善会响应,得到企业、商会、爱心人士的支持,报名参展的社会公益组织有30家,申报了100多个慈善项目,涵盖扶老、助学、助医、扶贫、济困、赈灾、文化等领域。
2014年以来,我省成功举办了两届慈善项目推介会,共有120多家企业、商会和爱心人士与慈善公益组织达成159个慈善合作项目,认捐慈善款物6.6亿元。慈善项目推介会已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慈善项目交流展示平台、信息发布平台、资源对接平台和文化宣传平台,成为我省慈善领域的年度盛会。
第三届慈介会在《慈善法》颁布实施之年举办,更加具有积极的意义。
同步小康 任务繁重
贵州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最艰巨的省份。2011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贵州工作的指示要求,坚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主基调主战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增速连续5年居全国前3位,主要经济指标翻了一番以上,农村贫困人口减少656万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进入高铁时代,开启大数据时代。
但由于自然历史原因,全省还有370万城乡低保人口、493万贫困人口、254万残疾人和150万贫困老年人需要帮助和救济。2020年,要实现同步小康的目标任务十分繁重,既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同时也需要社会的共同参与,特别是通过大力发展慈善事业,鼓励支持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扶贫开发,实现慈善帮扶与精准扶贫、社会救助有效对接。
我省连续举办慈善项目推介会,目的就是一个,为困难群众提供更多帮助,让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把握机遇 全力推进
当前,公益慈善事业正面临着宝贵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都明确提出“支持慈善事业发挥扶贫济困积极作用”。国务院《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61号)明确提出“鼓励社会各界以各类社会救助对象为重点,广泛开展扶贫济困、赈灾救孤、扶老助残、助学助医等慈善活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慈善事业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慈善法》的实施,为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增加了支持条件,加强了法制保障,必将进一步激发广大民众参加慈善活动的热情。
本届慈善项目推介会以“慈善.助推扶贫济困”为主题,搭建了社会各界奉献爱心、交流合作、对接和整合慈善资源的重要平台。
据初步统计,本届慈善项目推介会认捐款物超过6亿元。
慈善是跨国界,最美好的爱的语言,也是一种发自内心助人悦已的高尚行为和生活方式。“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希望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继续弘扬助人为乐、团结友爱、无私奉献的友善精神,传承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通过冠名、认捐、资助等方式,积极参与慈善项目推介活动,为建设“慈善贵州”、“爱心贵州”、“幸福贵州”,贡献自已的力量。
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及省民政厅、省直机关工委、省国资委、省工商联、省慈善总会有关负责人和各界爱心企业、单位、团体、人士,出席推介会开幕式及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