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33期 本期19498版 当前B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6-04-14

  加强农产品流通工作,是保障农产品供给、稳定物价的迫切需要,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内在要求,是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省着力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但与发达省区物流体系相比,农产品流通体系仍处于起步阶段,加之我省特殊省情,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农村物流与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新农村的目标尚有较大差距。

  今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越升,这标志着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正在发生实质性改变。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打造和完善贵州农产品流通体系,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和必然要求。为此,在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期间,民革贵州省委向大会提交了一份《打造和完善贵州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建议》的提案,希望通过提案的承办,建议的采纳推进相关工作,完善贵州农产品流通体系。

完善农产品流通推进供给侧改革

□本报记者 顾 怡

  我省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民革省委在调研中了解到,我省山地农业,落后物流让贵州农产品流通成本居高不下是首要的一个原因。贵州特殊的地质地貌使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的立体条件先天不足,山地农业的比重十分大,物流运输、仓储设备落后,山地农业,机械化普及率低,农产品周转次数多,运输周期长,农业生产投资的非生产性成本过高,导致贵州产品贵的走不出去。

  冷链意识薄弱,冷链物流处于初级阶段也是原因之一。冷库资源不够开放,数量少,价格高也是流通过程中不使用冷库的最主要的因素。根据调查显示,贵州省每年消费的生鲜易腐农产品近700万吨,冷链物流率仅3%左右,造成大量损耗,甚至出现食品腐烂变质,造成食品安全等问题。从发达国家来看,冷链物流在食品行业的覆盖率以高达90%,而我国不到30%,贵州省的冷链覆盖率更不足两成,差距很大。

  合作社能力弱,品牌推广晚,优势不明显。一是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建行政干预过大,导致合作社流于形式,为组建而组建,而脱离了农民自身的意愿,不能很好地保护农民利益;再加上资金缺乏,导致合作社管理松散,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二是未能吸引大型企业的投资,而中小企业本身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缺乏相应的政策、资金支持,难以进行较大规模投资,农产品品牌建设严重滞后。

  出口重视不够,企业少,小,弱。我省出口农产品总体经营水平不高,应对国际市场变化的能力不强,生产、加工、流通各个环节都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各地政府对农产品出口对带动当地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认识不清、重视不够,大都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至今没有出台一个省级支持农产品出口的政策文件。而周边的云南省政府早在2012年5月就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农产品出口工作的意见》信息化建设滞后也是一个症结所在。我省大多数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建设滞后,各类主体缺乏产品生产、流通方面的指导,产品无法形成更大范围的流通,出现了农产品周期性“卖难”问题。

  对策和建议支招农业供给侧改革

  民革省委在提案中指出,首先要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政府支持农业合作社走出去。一是鼓励大规模种植,设立“贵州农产品地标”政策,即鼓励特产区域大面积种植特产单品。经济上对部分不成规模产品过渡期进行政策性补贴。二是出台相关政策,政策上组织合作社参与各地农产品博览会,经济上给予走出去参展的农业合作社补贴,同时各地州,各县和乡镇政府积极开展农产品品鉴会等各形式的宣传活动,积极促进企业与农业合作社达成合作。

  第二是要整合物流资源,促进物流创业。政府引导,整合物流资源,引进大型物流企业,同时鼓励产地物流业创业,对物流企业从政策上给予倾斜,做强物流产业,降低物流成本。

  第三是电商人才是关键,电商补贴看得见。电商应用人才很重要,积极支持高校毕业生回乡创业。成立专用的农产品电商扶持基金,专门用于鼓励大学毕业生从事乡村电子商务。农产品电商初期,快递不成规模,成本高。各地政府扶持电商发展,可以在前期固定时间范围内,给予快递补贴政策,带动电子商务发展行成规模。

  第四是要加强冷库建设,鼓励使用冷库。加强贵州省冷库建设,打造一体化无缝冷链,要求各地“加快建设以冷藏盒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系统”,在重点产销区再建或改造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加强卫生、冷藏保鲜、质量安全可追溯、检测、检验等设施建设,大型屠宰场应配备冷却肉车间,大型肉类批发市场应配备冷藏库,连锁零售应实施统一冷藏配送。

  第五是要落实CSA模式示范点,缓解农户销售压力。CSA是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 Agricultural)的简写,是消除食品不安全问题的一种新型的农产品贸易形式,就是让菜农、果农等和社区居民建立一种直接的联系,农民寻找愿意预定他们农产品的社区成员,直接把果蔬等送到社区居民家里,缓解农民销售压力,增加客户满意、舒适度。划定贵州省CSA模式示范点,经过示范点向外扩张。CSA模式不仅仅能够使他们拥有长期的销售市场,在摆脱了销售的压力之外,能让生产者在蔬菜、水果等成熟甚至种植之前给出本季节菜单,给用户有提前预定的机会,给忙于推销的生产者一剂“定心丸”。

  第六是要扶持重点品牌化建设,打造特色农产业。鼓励企业加强宣传培训,引导各方树立正确品牌观。切实提高全社会的品牌意识,同时广泛开展农产品品牌化建设相关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向广大农产品品牌建设主体传授有效方法;强化政府职能,加大农产品品牌化扶持力度。按产业以优惠政策扶持引导同产品企业合并做大,对现有“小、散、弱”品牌加以整合;提高农业组织化、规模化水平,强化品牌载体支撑功能。通过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效率、提高涉农企业税收优惠及贷款支持,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化发展;推进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切实提高品牌内在价值。鼓励涉农企业,特别是出口农产品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推动农业生产方式与国际接轨。支持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申请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森林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完善并推广应用农产品质量标准,强化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管理,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植物和动物产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拓展农产品品牌化营销渠道,健全品牌管理体系。通过举办农产品推介会、展销会等多样化营销活动,提高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加强农产品行业协会建设,发挥行业协会在提供市场信息、加强企业合作、共同开拓市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