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32期 本期1949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6-04-14

数说2015年遵义教育

□赵仕华 本报记者 王 吟

  2015年,遵义市教育系统以“对标前沿,扩大开放,深化改革,提升内涵”为主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升教育质量,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可持续发展,各项工作呈现出“增比、进位、提质、突破”的良好态势,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让我们通过一组组数据,倾听2015年遵义教育发展的足音。

  “9+3”完美收官

  2015年,全市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57%,辍学率为0.02%,初中毛入学率为100.79%,辍学率为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5%(高于全省7个百分点)。“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为9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6.2%。3个县(市)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国家评估认定;6个县(区)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市级验收;7个县(区)顺利通过县(市、区)人民政府暨党政主要领导教育工作和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工作考核验收。

  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2015年,实施各类教育工程788个,完成投资44亿元。全市36所学校地灾治理项目于8月在全省率先完成,13所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和120所“全面改薄”项目完工。融资13亿元在中心城区新建、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5所,将新增学位约2.8万个,有望缓解中心城区入学难、入园难问题,为全市城镇化战略提供教育保障。

  2015年,新增宽带接入学校200所,实现乡(镇)以上中小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新增班级多媒体设备配备班级3768间,60%以上中小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20%以上中小学校“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集中力量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努力为农村孩子提供更加均等的教育公共服务。

  各类教育健康协调发展

  新建或改扩建农村乡镇及村级幼儿园278所,公民办幼儿园总数超过1000所,新增专任教师1232人。大力开展省市示范幼儿园创建工作,扩大学前教育优质资源。全市省级示范性高中达23所,遵义四中、遵义县一中于2015年成功升类为省级一类示范性高中。深化以遵义四中、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遵义县第一中学、遵义市第一高级中学为龙头的普通高中集团化办学模式,2015普通高考成绩稳中有升,集团发展优势更加凸显。全市文、理科6个科目的平均分、及格率及文化总平均分共14个指标继续略高于省平均水平,11个指标居全省第二。其中语文、理科数学的及格率在2014年的基础略上有所增长;理科文化总平均分356.43分,超过省平均分10.45分。文科文化总平均分394.72分,超过省平均分13.64分。在全省前100名尖端考生中占省比例明显提升;全市普通高考一本上线人数7199人,占全省的21.74%。二本以上上线人数20684人,也占全省的21.74%。两项指标均高于考生占全省的比例。总录取人数54928人,总录取率达87.71%,超过全省平均录取率,再创历史新高。

  完成5.1万人的中职招生计划,中职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8%。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举办进入常态化、规范化轨道。2015年遵义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共设置33个比赛项目,涵盖13大专业类别,参赛选手达729人,获得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全市有普通高等院校5所,在校生74376人,专任教师3170名,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遵义医学院、师院、医专、职院和干部学院等5所学校7万余名师生入驻遵义大学城,涵盖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和以医、师、农、工、商等为主的学科专业体系。

  全市现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696所,占学校总数的25%,在校生16余万人。市级财政统筹解决专项资金200万元对20所优质民办学校予以奖补,对全市民办教育发展向更高的层次迈进注入新动力。

  启动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工作,实施送教上门、医教结合、随班就读等3个项目实验,实施《遵义市特殊教育(2014-2016年)提升计划》,足额保障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顺利迁建了遵义市特殊教育学校。

  队伍建设有新突破

  围绕“教师学历层次提升、名师名校长引领、金种子校长培养、骨干教师专业成长、普通教师全员培训”五大计划,实施教师队伍大培养、大培训、大提升工程,着力提升全市教师立德树人、为人师表的师德素养,不断推动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形成。

  全市基础教育现有教育部首批中小学名校长领航计划1人、省级名校长工作室5个、省级名师工作室13个、省级名师50人、特级教师38人、正高级教师18人、省级骨干教师122人。同时,评选出遵义市名师工作室18个、名校长工作室18个和校长教师培训基地18个。

  先后完成“国培、省培、市培”计划、影子培训等项目3万余人次。并拓宽培训渠道,丰富培训内容,扩展培训范围,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是先后在西南大学、北京市海淀区、遵义师院和市内工作室开展名师、名校长和基地建设培训,共开设了5个培训班培训1240人次;二是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浙江大学、上海师资培训中心、西南大学、遵义师院等地组织了骨干班主任和骨干教师培训、特教骨干教师培训班、幼儿园集团办园业务培训等16个培训班共计培训1950人次;三是针对薄弱学科开设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骨干教师培训班和系统升级培训班、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制作和摄录编技术培训班、青少年DI创新思维大赛教师培训班、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班、国学经典、江苏泰州微课培训等8个培训班共计培训500人次;四是在教育管理培训方面开设了党务培训班、财务审计培训班、金种子校长培训班、学籍管理系统培训班等6个培训班共计345人次。还针对教育教学督导工作、教师教育创新试验区建设等工作开设了培训班。

  对外开放办教育有新跨越

  与北师大合作有序推进。2015年9月7日,在遵义市教育发展大会上,遵义市政府与北师大签订市校合作框架协议。计划用五年时间为遵义教育培养教育管理干部、校长、教师、教研员等100名领军人才。明确市校之间将开展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与合作、举办基础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学校等12项内容,以此探索地方政府和高等院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发展共赢的合作模式。目前,项目正有序推进。

  人才大培训机制全面推开。积极推进与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市校友好合作学校的教育培训,派出12名中小学校长赴北京、深圳、大连等地挂职学习;选送20名优秀青年校长到北京海淀区挂职学习。

  遵义所需上海所能,帮扶工作务实有效。选送100名职业教育管理干部到上海市跟岗学习,选拔200余名遵义市名校长暨优秀校长赴上海市举行影子培训,选派100名高中“免费师范生”赴上海师资培训中心举行教学实践能力培训,分四批选送60余人到上海举办电子电工专业、旅游专业为期三个月的“双师型”教师培训。邀请上海市教委领导、知名教育专家、特级校长约60余名到我市遵义师院及有关县、区(市)为800余名校长和骨干教师授课讲学。同时,上海市教委还依托上海师范大学组织专家赴我市实施“支持遵义大学创建师资提升培训”项目,就地培训师资1117人。

  打造教师成长优质平台。一是教育部从2015年起,连续5年每年投入500万元支持遵义创建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按照教育部安排,与西南大学共建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与重庆市北碚区、沙坪坝区签署教育合作协议,与四川绵阳市等地合作,提升教师能力和办学水平。二是主动向上汇报,争取教育部支持,每年为遵义安排领军人才的高端培训,力争用5年时间为遵义培养培训国家教育专家库名单人员100名;三是教育部为遵义安排一个定向委培在职研究生的培训机构,培养教育高端人才构筑遵义教育创新平台,打造“中小幼”立体教育高地。四是2015年7月28日,以泰州市政协副主席、教育局长奚爱国同志为团长的泰州市教育考察团到我市进行回访,由泰州市教育局教育信息中心副主任莫志先、电化教育馆张光耀和孙青桂副馆长为遵义市100余名教育干部作了著名的“泰微课”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