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葡萄酒城市的味觉故事
提起德国,总会让我们想起啤酒,那金黄色、带着浓厚泡沫的液体从高高积攒在足有半升的酒杯里,翻滚的是热情满溢。维尔茨堡却是属于葡萄酒的城市,且一年当中82%的产出都是白葡萄酒,澄澈而透亮的葡萄酒顺着杯壁滑下,带起一连串清脆的声响。而那盘中美餐,和葡萄酒一起在舌头上打了个圈,留下的是属于维尔茨堡、属于法兰肯的味道。
维尔茨堡·白葡萄酒
Sekt Rosenbach
Silvaner
Früh Bursunder Schearebe
维尔茨堡与葡萄酒的渊源已深,德国四大的葡萄酒庄中的Hofkeller、Bürgerspital和Juliusspital都在此地,最古老的Hofkeller迄今已有近900年的历史,围绕着城区仍旧是大片大片的葡萄园,在秋天难得的灿烂阳光下将田野染上了深浅不一的颜色。维尔茨堡主教宫下也有酒窖,这里曾是主教私人所有,后来专为皇室享用,直到近代才开始向公众开放。在橡木桶的包围下,我们伴着闪烁烛光,体会维尔茨堡的葡萄酒从杯中清香,到口中爽冽,最周划过喉咙回味无穷。
维尔茨堡最主要的葡萄酒产品是Riesling和Silvaner,我们首先品尝的Sekt Rosenbach便是一款起泡白葡萄酒,酒精度数相对较低,口感上还能体会到较多葡萄本身的青涩,在白葡萄酒中算是亲和力高极易入口的类型。Silvaner则是维尔茨堡白葡萄酒的代表,拥有专属的椭圆形瓶身设计,仅Silvaner这一品类的白葡萄酒可以使用,事实上主教宫酒窖里所有蜡烛的烛托都是Silvaner的酒瓶,维尔茨堡的骄傲可见一斑。在白葡萄酒中Silvaner属于酸度较高的类型,由于酿造用的葡萄产区分布于此,因而仅在法兰肯一代才可以尝到口感最为纯正的Silvaner白葡萄酒。Früh Bursunder Schearebe则是皮诺红葡萄酒的一种,入口更显厚度但涩味也开始明显,红白葡萄酒之间的分野于此刻在舌尖彰显。
酒,就像是味觉的开关。
维尔茨堡·日常便餐
炸猪排
煎猪肩肉
相对于餐厅,Maulaffenback更像我们概念里的小酒馆,栖身于老街旧巷里,不算起眼却讨巧可爱的招牌,推门而入看到的是相互之间距离很近的桌子,彼此熟识的店主和客人,简单的菜单都是我们信心十足的味道。
这里提供的餐点非常简单,几款沙拉之外的主菜都是以猪肉为主,倒是啤酒和葡萄酒的种类相当丰富,也算符合我们对于德国人餐桌结构的固有概念。炸猪排在德语是有一个专属词汇的,土豆沙拉也是标准配备,Maulaffenback还有煎猪肩肉的选项,同样是厚厚一块肉排,加上高高堆着的土豆沙拉,烹饪简单分量十足,就像是家门口熟悉的小馆子一样。
店里还提供自己酿造的接骨木、醋栗果汁,午餐时间有一份主菜一杯饮料的套餐可供挑选,一眼望去葡萄酒和啤酒各领半壁江山。Maulaffenback午餐时分的客人大多上了年纪,让人禁不住想起也许在几十年前,他也是坐在同一个位置,吃着滋味于现在别无二致的食物,杯子上挂着一只长尾猴,淘气地和他四目相对。
法兰肯·特色美味
蘑菇白汁猪排配土豆沙拉
奶油冰淇淋水果配厚煎饼
Backofele更适合一顿携朋带友的热闹晚餐,法兰肯特色食物以炖煮为主要的烹饪方式,猪肉牛肉是最常见的品类,也有鹿肉这样季节性的食物出现。配菜仍旧是以土豆为主,整个欧洲对于土豆的热爱我们早就有所耳闻,花样迭出的做法倒是有些新鲜。有种特色的土豆团子,切成片的土豆沙拉也常见在盘边。
至于甜菜根则是德国人极为偏爱的蔬菜类型,本身带着浓浓甜味,和炖牛排的肉汁融合在一起倒也是融合得恰到好处,加上一点浆果点缀的酸,让酥烂的肉和甜菜根吃到口里更多了写层次感,也化解了最后一点油腻。
德国的餐桌并不太见普遍意义上的甜点,这种捣碎的厚煎饼加上不同配料倒是在我们一程中多次出现,和其他的德式餐点一样满满一大盘上桌,冰淇淋和奶油堆得老高,还有石榴籽和蓝莓点缀中间,刚刚出锅的煎饼还是温热,和冰淇淋一起入口便是从极地到赤道都安抚得妥帖,奶油的甜腻水果的微酸,都是高热量罪恶的满足感。
在维尔茨堡,我们多少勾勒出了一个属于德国餐桌的轮廓,而那杯葡萄酒,则成了这个城市无可替代的符号,点缀在烛光照亮暖色调的餐桌上,光影变幻。
(据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