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3期 本期1930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6-03-10

推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建设 不让一个少数民族兄弟掉队

□言 前 王兴敏

  转眼已至“十二五”末,认真总结工作,努力扬长避短,加强调查研究,为编制“十三五”发展规划奠定基础,是各级各部门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各级干部应当主动参与的政治责任。为此,笔者从推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不让一个少数民族兄弟掉队这一角度作出以下浅要思考。

  “大城镇、大农村”和多民族共生共融这一贵州乃至全国的现状,决定了统筹城乡发展和实现“两个共同”于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极端重要性。贵州是我国西部欠发达省份和全国八大民族省区之一,民族自治地方国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5.95%,有3个民族自治州和12个民族自治县,少数民族常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6.11%,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11.03%,受自然、历史等因素的影响,目前,贵州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民族乡村和少数民族群众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问题复杂,因此,没有广大农村和少数民族群众的全面小康,就不能说全面建成了小康,民族乡村和少数民族群众没有与全省同步进入全面小康,贵州就不能说与全国同步建成了全面小康。

  建成包括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在内的全面小康,当然要有中央的顶层制度设计,更要看各级各部门贯彻中央重大战略部署和民族方针政策的具体行动,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为此,笔者以为在当今全省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形势下,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民族工作部门要以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重要指示精神,认真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启动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省级层面对全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的深入调研,认真总结全省各地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国家民族政策工作情况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找出问题差距,分析具体原因,提出工作对策,为编制“十三五”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把民族事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将少数民族事业发展作为全省各地“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在政策优惠、产业布局、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最大保障。同时,指导各地编制好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十三五”单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引领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促进少数民族群众增收致富。

  争取国家对贵州民族地区发展的更大支持。充分利用全国“两会”等契机,在国家层面增加和增强有关贵州民族事业发展的声音,使国家及社会各界进一步关注和支持贵州,帮助贵州干部群众尽快解决近600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在土地指标、产业发展、生态补偿、项目资金等方面对我省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差别化政策,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四化同步”进程提供要素保障。

  做好少数民族地区精准式扶贫工作。一是将民族乡村作为全省扶贫攻坚的重点区域,认真做好我省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黔桂石漠化特殊困难连片地区及其他少数民族乡村的扶贫开发工作,抓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退出,加强领导责任,完善工作措施,确保取得实效。二是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帮助民族乡村改善以水、电、路、气、通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抓好3个民族自治州和12个自治县山地生态农业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其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抓好民族地区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扶贫,帮助少数民族困难群众解决读书难、看病难等致贫返贫突出问题,增强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的造血功能。四是加强和推动民族地区的社会扶贫工作,加强与对口帮扶我省贫困地区东部发达城市的联系沟通,努力搭建产业合作平台,促进双方共赢发展。五是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支持,扶持民品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支持非公经济和民间资本参与民族地区产业开发和公益事业,带动民族乡村加快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增收致富。

  深入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村寨创建活动。一是抓好“十二五”创建活动工作总结,作好“十三五”创建工作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二是继续争取国家层面支持,提高标准,扩大覆盖,努力打造我省民族特色村寨升级版。三是突出产业培育,抓好规划引领,搭建营销市场,帮助民族特色村寨依靠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和乡村旅游产业,增强创建活动的物质支撑能力。四是抓好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开发,做好传统民居建筑、古村寨院落的保护传承,鼓励支持相关专家学者和民间艺人挖掘、整理、创作地方优秀民族文化产品,利用“多彩贵州”品牌,抓好我省苗族酒歌、侗族大歌、布依情歌等民族民间艺术精品的对外推介,努力增强我省多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让我省民族特色文化村寨创建活动既有物质载体,又有历史记忆,充满乡愁情结,具有浓浓的地方文化魄力。

  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是发展的基础。当前,我省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和深化改革开放攻坚时期,任务繁重,矛盾易发,因此,尤其需要加强团结特别是各民族的团结。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紧紧围绕“两个共同”主题,加强民族团结工作的宣传教育,认真实施国家民委与我省共同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战略合作协议,提高各级各部门对民族事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把民族事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在工作上重视,财力上支持,人力上保障,让少数民族群众享受到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不断增强生活幸福感,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做好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各项服务工作。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仅有短短5年,全省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民族工作部门,民族工作者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和奋发向上的扎实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民族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为民族地区全面小康建设作好各项服务工作,抓好各民族乡村和少数民族群众全面小康建设实现程度的统计监测,积极向领导提出工作建议,努力为全省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中不让一个少数民族兄弟掉队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