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32期 本期19048版 当前B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6-01-19

中央苏区奠基战

□文/图 王卫斌

  1929年年初,蒋介石调集6旅18团3万大军,叫嚣要“直捣井冈山老巢,活捉朱毛”,兵分五路向湘赣边根据地发动第三次“会剿”。1月14日,朱德、毛泽东和陈毅率领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外线出击赣南、闽西一带。

  一路上,国民党赣军李文彬和刘士毅部5个整编团在后面紧追不放,沿途土匪民团轮番骚扰,再加上所到之处“无党无群众”,造成部队给养断绝、信息闭塞,情况正如毛泽东所言:“是为我军最困苦的时候。”

  当红四军孤军奋战,节节败退到瑞金城南武阳境内时,3600余人的队伍只剩下不足2500人,平均每人只有20发子弹,并无粒米撮盐之炊。而刘士毅为了所谓的“以绝根株”,跟李文彬抢头功,正一个劲地督促所部分路堵截追剿,其前锋相距红四军后卫仅一步之遥。

  危急关头,当地一个姓谢名仁鹏的地下党员挺身而出,自告奋勇带领部队走捷径转移到了瑞金与宁都交界的大柏地,一下子与追兵拉开了近百里的距离,得到了一次短暂的休整机会。与此同时,毛泽东派出小股武装突袭瑞金城中心的邮局,缴获了一批国民党出版发行的报刊,掌握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并据此拟定出了下一步行动方案:决定暂且在大柏地宿营一晚,次日经宁都北上东固,与李文林的独立2团和段月泉的独立4团会合,寻机杀回井冈山。

  当天正是阳历2月9日、农历的大年三十,入夜,瑞金城乡鞭炮齐鸣,鼓乐喧天,千户举杯庆团圆,万家灯火共阑珊,唯独大柏地黑灯瞎火,灶冷锅清。因为当地群众受到国民党的欺骗、蒙蔽,误以为红军个个青面獠牙、红头发蓝眼睛,是一伙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土匪,因而纷纷离家出走,以至于人去村空。红军官兵又因受纪律约束,有老百姓来不及带走的“过年料”不敢动用,有热炕头、暖被窝不敢就寝,硬是忍饥挨冻苦熬了一昼夜。

  2月10日一大早,毛泽东和朱德、陈毅等人商量,下令通知全军排以上干部,在王家祠召开前委紧急扩大会议,决心要利用当地山高谷深、道险路窄的有利地形,布阵设伏击破强敌,置之死地而后生。作战计划部署妥当,他又指示军需处特事特办,允许以连为伙食单位统一开具欠条,赊购当地村民留下的食物,让众将士吃饱喝足,增强体力。

  下午3点左右,刘士毅部15旅两个团抵达黄柏与大柏地交界的龙角山,红28团2营和军部特务营奉命诱敌,且战且退打了两个多小时,成功地把敌先头部队29团引诱到了麻子坳谷口。此时天色渐渐地黑暗了下来,狡猾的敌团长肖致平担心有诈,遂按兵不动。

  其实红军在前面跑得辛苦,白军在后面追得也不轻松,岁弊寒凶,雪虐风饕,他们一样饱尝缺衣少食、鞍马劳顿之苦。无奈刘士毅狂妄自大,认定红军就像一头快要撑不住的肥猪,自己忙忙碌碌追了半个多月,眼看着就要到嘴的肥肉岂容他人分享?当晚他一意孤行,不听部下29团团长肖致平、39团团长钟桓等人的劝告,下令务必赶在李文彬的21旅到来之前,决战大柏地,一口吃定朱毛,以防其窜入宁都,让该县赖世琮的民团白白占了便宜。

  2月11日上午9时许,刘士毅部倾巢出动,由29团打头、39团殿后,鱼贯而入麻子坳至杏坑一条长约5公里的峡谷。朱德、毛泽东大喜,即令红28团1营从右翼迅速迂回到麻子坳茶亭东敌后,攻占其旅部指挥所,断其退路;2营占领杏坑一带高地,从正面堵死敌人的去路;3营和红31团、军部特务营分别占领古楼岭东、西两侧高地,从左、右两翼对敌构成钳制包围。

  刘士毅四面受敌,猝不及防,但他到底是见过世面的军人,很快就镇定下来,一边组织队伍抵抗,一边派兵绕过后山,偷袭红四军军部,企图来个反包围。千钧一发之际,朱德亲率军部独立营和直属队奋起反击,平时从不摸枪的毛泽东也破例拿起了武器,不顾个人安危跟着警卫排冲锋陷阵。红、白两军狭路相逢,短兵相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直杀得天昏地暗,难分难解。红军这边高喊:“消灭刘士毅,报仇在此时!”白军那边大叫:“杀猪拔毛,就在今朝!”双方针锋相对,互不退让,都摆出了一副决一死战的架势。

  红军虽然人少、弹药缺乏,但士气较白军更为高昂,他们子弹打完了,就用刺刀捅;手榴弹扔光了,就用石块砸……苦战至下午3点左右,已歼敌300余人,俘敌800余人,缴枪800余支。刘士毅见败局已定,不敢恋战,被迫率残部退回赣州,一路上叫苦连天,哀叹不已:“归师勿遏,穷寇勿迫,教训哪!”肖致平、钟桓被俘后侥幸逃脱,一时悔恨交加,从此跟刘士毅反目成仇。李文彬在会昌得知刘士毅战败,幸灾乐祸之余,对朱毛们顿生敬畏之心,不再向前追赶。

  战斗胜利结束后,朱德喜笑颜开:“哈哈,刘士毅、李文彬充其量只是个熊包,如果他们再撑一撑,我们的日子就难过了。”

  陈毅感慨万千:“这场胜利,是同志们在弹尽援绝之时,用树枝石块空枪与敌在血泊中挣扎才最终取得的,堪称我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争啊。”

  毛泽东也动情地说:“瑞金是个好地方,在这里,我们得到了向导和报纸,开始变得耳聪目明;在这里,我们取得了自井冈山下山以来的首次重大胜利,终于甩掉了追敌。‘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我们一定要把这块革命根据地建设好!”

  大柏地一战扭乾坤,红四军由此战力倍增,军威大振,乘胜北伐宁都、会师东固,东征闽西长汀,往来驰骋,所向披靡。一个多月后重返瑞金时,军需处信守诺言,拿出3500块光洋,在大柏地圩场上摆摊设点,向有关村民兑现了欠款,赔偿了战争损失。当地群众眼见为实,奔走相告,都说这是哪门子的土匪品种?什么“青面獠牙、红头发蓝眼睛”?分明是跟咱们一样的穷苦出身,简直比古代岳家军还讲仁义!于是纷纷自发地杀猪宰牛、送米献菜,执意要犒劳红军。受此感染,不少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当场报名要求参军入伍。

  有了地方群众作后盾,红四军如鱼得水,不断发展壮大,牢牢地在赣南、闽西根据地站稳了脚跟,军民携手,连续挫败了国民党三次大规模军事“围剿”。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宣告成立,毛泽东当选为主席。1933年夏,他为了领导中央苏区开展查田运动,再次来到大柏地搞调研,触景生情,不禁诗兴大发,当即挥毫泼墨填了一首名为《菩萨蛮·大柏地》的词: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根据毛泽东的词意,把原杏坑村、古楼岭分别改名为前村和关山;王家祠旧址和前村战斗遗址经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核准,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这样,大柏地因一场中央苏区的奠基战而名载史册,又因一首毛泽东的光辉诗篇而声震文坛……

 

大柏地主战场——关山

红四军大柏地战斗战场遗址——前村

毛泽东诗词 《菩萨蛮·大柏地》

红四军前委部署大柏地战斗会议旧址——王家祠

 

  毛泽东、朱德和陈毅率领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外线出击赣南、闽西一带,沿途发布的《红四军司令部布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