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场“两长”座谈 服务企业发展
——贵州检察机关开展检察长·董事长座谈综述
“我作为贵州民营企业家,感到非常自豪,因为这里的法治环境好。检察机关大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让我们很有底气、更有信心,激发了大家投资创业的激情……”
“贵州民营经济是扛大梁的。建议在座企业家要有全球意识、创新意识、金融意识……”
今年8月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在贵州省检察院展开。来自全省的30余名优秀企业家,与省检察院领导及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商检察机关如何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这是贵州省检察机关以检察长·董事长“两长”座谈为抓手,服务企业发展的一个剪影。
近年来,全省检察机关坚持把检察工作放到全省工作大局中来谋划和推进,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以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公平正义的法律服务为切入点,将开展检察长·董事长“两长”座谈作为服务企业的重要举措,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日前,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对全省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服务经济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殷切希望:“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
立足职能,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把法治贵州建设推进好”的动员令已发出,全省检察机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指引下,正奋力踏上新征程。
寓监督于服务,为企业配制法律“定心丸”
“开展检察长·董事长‘两长’座谈,既有利于探讨共同关注的问题,听取民营企业家的建议和意见;又有利于改进检察工作,推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模式。”贵州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李汉宇在“两长”座谈发言时说。
今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把解决企业的合理诉求作为拓宽服务领域、为企业排忧解难的切入点,已开展“两长”座谈106场,与2553家企业进行座谈,制定服务企业制度95个,为企业提供行贿犯罪档案查询、预防咨询等法律服务8.2万次,为企业经营、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
同时,全省检察机关借助“送法进企业”、“检企共建”、“结对联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活动,广泛征求企业意见,出台服务民营企业的具体措施,及时回应企业的法律需求,真正做到了寓监督于服务。
在黔东南州,从江县、施秉县检察院积极介入医药产业园区建设,通过为园区中药材种植基地的药材种苗采购提供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加大对新兴产业园区建设中出现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等刑事案件的办理力度等方式,依法支持新兴产业项目建设。贵阳市检察机关查办南明区二戈寨工商所陈某等8件9人涉嫌套取数百万元微小企业补助资金系列腐败窝案,确保了扶持微小创新企业的政策落到实处。
通过“两长”座谈,检企双方协作更加顺畅,经常性联系机制得以广泛建立。
今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已与民营企业召开联席会议、座谈会50余次,成立80个派驻检察室、服务和保障民企办公室,与2000余家民营企业建立经常性联系机制。贵阳市检察机关挂牌成立了“服务和保障民营企业发展办公室”,贵阳市云岩区、遵义市湄潭县、黔东南州天柱县等检察院建立了“一站式”服务平台和“企业维权岗”。
探索建立“民营企业+管理服务部门+检察机关”的三方衔接服务模式,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毕节、贵阳、安顺等地检察院联合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编发了《非公经济预防工作手册》、《非公有制企业维权手册》等,在依法经营、行业自律和规范管理等方面提供预防引导服务。
共建预防长效机制,促进企业诚信守法
做好案件查办的下半篇文章,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职务犯罪,是贵州省检察机关考虑的重点。
全省检察机关依托“两长”座谈,延伸法律监督和法律服务职能,搭建起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平台,加强与职务犯罪多发高发领域部门沟通对话,有力提高了行业、企业预防职务犯罪新水平。
今年7月,贵州省检察院与省工商联会签预防犯罪会议纪要,积极推动“预防进商会”,组织全省检察机关开展“加强诚信守法、推进依法治企”专题预防行动,推进检察机关“6件实事”进企业工程。行动中,共帮助排查发现犯罪风险隐患点200多项,帮助企业完善风险防控等68项防控机制;向企业家赠送《民营企业家法律风险防控100条》服务手册、《预防职务犯罪专刊》和《预防警示教育案例选编》5500余册。
签订职务犯罪预防协作机制。全省检察机关先后与500余家国有企业开展“两长”座谈会,与200余家国有企业签订预防协作文件。贵阳市检察院等开通了“检察长—董事长”电话热线,与改革同步开展预防,为全市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等改革提供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
组织开展预防“进企业”阳光行动。全省检察机关先后在贵州茅台集团、贵航集团、贵州高开司等国有企业开展预防工作,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6000余份,对职务犯罪高风险人群开展警示约谈225人,开展警示教育和宣传1000余次。
开展“精准化”预防活动。推动贵州茅台集团、贵州电网公司等100余家企业形成《职务犯罪风险点排查和风险防控措施手册》,实现行业预防成果制度转化;对贵州高开司的职务犯罪案件进行类案分析,提出“制度+科技+文化”等预防对策建议。
围绕全省重点投资项目建设和风险防控开展“两长”座谈。采取预防调查、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等措施,有效预防侵吞投资资金及失职渎职造成经济损失的职务犯罪,保障全省重点建设项目落地和公共投资安全。
营造公平正义环境,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贵州省检察机关通过开展“两长”座谈,广泛、及时收集企业的意见和建议,有的放矢地开展法律监督工作,以铁的法律手段整治各种损害发展环境的行为,营造了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
今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通过逮捕、起诉等方式,已办理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和地方恶势力以寻衅滋事等方式收取“保护费”、强迫交易、破坏生产经营等犯罪700余件1800余人,通过批捕、起诉办理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案件1100余件1900余人,查办索贿受贿的职务犯罪案件600余件660人,办理侵犯创新经济主体权利的假冒注册商标、侵犯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犯罪64件百余人。
同时,全省检察机关注重加强立案监督,提出涉案款物违法监督及侦查措施违法监督等纠正意见37件。在执法办案中,做到慎重在企业办案中使用强制措施,慎重查封、冻结企业账目和银行账户,慎重扣押企业涉案财物,慎重着警服、开警车到企业办案,慎重宣传报道企业职务犯罪案件“五个依法慎重”,大力营造公正司法环境。
“全省检察机关要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畅通服务民营经济的‘绿色通道’,当好民营经济发展的‘清道夫’和‘守夜人’,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营造贵州‘绿水青山’的良好市场法治环境。”贵州省检察院检察长袁本朴说。
(来源: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