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18588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5-10-29

严以律己 心存敬畏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陈 敏


  一、要深入理解“严以律己”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一)“严以律己”是践行“三严三实”的关键所在。“三严三实”是一个整体,严以修身是基础,重在涵养自我,修身的核心是律己,旨在遵纪守法、遵纪循规,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修身和律己的成果具体体现在做人、谋事、创业上,突出体现在依法依规办事,为群众用好手中的权力等方面。我们经常讲,修身是为官之本,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提高道德境界。要提高道德境界,就要有高度的自我要求和自我约束,通过自律,才能达到修身。如果一个人整天把修身养性挂在嘴上,写在纸上,却不严格要求自己,甚至放纵,那么,这种修身就是坐而论道,纸上谈兵。所以,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律己不严,修身就无从谈起,用权也会出现问题。

  (二)“严以律己”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在党的建设问题上,全党面临着非常艰巨的任务,中央已经明确指出必须按照党建理论、党规、党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高标准、严要求,从严治党。这是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五位一体”的系统工程,核心就是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通过思想建党、思想教育提高觉悟,调动党员干部内在的自觉性,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坚持制度治党,发挥制度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讲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是有实实在在的要求的,不是口号,是一种自觉,就是要通过党性锻炼建立内在的思想自觉,通过制度约束形成外在的行为自觉,确保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严以律己”是增强组织战斗力的重要基础。一方面,严以律己融汇在党的血脉里,是共产党人优秀的政治基因。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严以律己的优良传统,“吾日三省吾身”、“归咎于身,刻己自责”、“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党是先进文化的传承者,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严以律己作为一条重要标准,对每一个党员提出了要求。另一方面,严以律己也体现了党的建设的时代要求,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内在保证。当前,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有的丧失了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本色,把入党当成一种政治福利;有的漠视党纪国法,在“糖衣炮弹”面前翻船落马,表现不一而足,根子就是在理想信念上偏离了方向,在严以律己上出现了偏差。

  (四)“严以律己”是强化干部队伍的迫切需要。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共产党要完成艰巨的历史使命,关键在于干部。因此做好组织工作十分关键,要培养好、选拔好、使用好、管理好我们的各级干部和人才。特别是调动干部内在的自觉性和自律性,让干部在自己的岗位上严格要求自己,自我锻炼,自我净化,自我提高,这样才能造就干部,才能强化管理,才能成就伟大事业。

  二、严肃认真地对待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一)深刻理解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明白做事。毛泽东同志说:“路线是‘王道’,纪律是‘霸道’。”铁的纪律必须执行,红线不能碰,底线不能破。在党的所有纪律和规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它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也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和规矩,它包括党章、党纪和国家法律以及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立足当前,中央“八项规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必须、五个决不许”,杜绝“七个有之”的重要要求,省委“八个绝不允许”和党员领导干部政治纪律“十严禁”、作风“十不准”要求,等等,都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应当认真学习和领会。当前,我们有些同志,知道党的纪律,但是好多党的规矩不知道,出现了重纪律、轻规矩的现象,守纪律、不依规矩的案例时有发生。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有的把妄议中央当成茶余饭后的闲聊,有的把组织程序当成走过场,有的甚至被组织处理了都不知道错在哪里。这些现象,都是不懂规矩、不守纪律造成的。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学习,深刻理解党的纪律和规矩的内容和实质,确保中规中矩、明明白白。

  (二)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清白做人。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首先就是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它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和规矩的重要基础。去年我到井冈山,在一个大的陈列室内,就有“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这是党中央1927年提出来的,言简意赅,却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后来逐步修改补充成为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直管到现在。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一切行动听指挥”,放到今天,就是我们讲的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是要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服从党的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这是全党必须服从的,这就是纪律,这就是规矩。大到党纪国法,小到单位规章制度,中央和省委都在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远离“红线”、不越“底线”,千万别把这些问题当“小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很多贪污腐化的干部都是从一包烟、一瓶酒的收受开始,像“温水煮青蛙”一样,不知不觉地走向了犯罪深渊。有时我们在农村看到八九十岁的老党员,拄着拐杖照样到支部去交党费,拒绝子女或其他人代交,他说:“我只要走得动一天,我就要自己去交,走不动了,我再向支部书记或组织委员报告,能不能来收我的,我要亲自递交给党组织。”这也是一种规矩!所以守纪律、讲规矩,就是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要从严以律己做起。

  三、切实做到自律、自励、自省,确保谋事、创业、做人更加务实

  (一)勤于自律,为官要知足。山珍海味,只有一副肚腩;宝车百辆,也只能身处一座。可是,我们有的领导干部还不知足,从收受礼品、索要好处开始,一步一步走向犯罪的泥沼,最后不仅丢掉了现有的工作机会和生活待遇,有的还身陷囹圄,失去自由,得不偿失。中纪委网站上发布的很多违纪、违法的案例其实都源自我们一些干部律己不严。所以,事实警示我们,一定要懂得知足。知足而后止,才能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拿;才能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才能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才能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工作定力和生活定力。

  (二)勤于自励,干事要不知足。雷锋同志讲:“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种无限的人生追求。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把为群众服好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当成一种崇高责任、一种价值取向、一种人生追求,并始终为党的事业矢志不渝。就算退休之后也仍然不休息,仍然要为党服务,仍然要用党的纪律和规矩来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永不知足,直到生命终结。同时,我们还要从基层抓起,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和感召力,按照守得住底线、拿得起工作、举得出成绩的原则,大胆地树立一些优秀的党支部、优秀的党组织负责人和优秀的共产党员。只要律己,只要干事,只要创业,我们就把他作为榜样、树为标兵,通过这些榜样和标兵,带动、激励广大干部积极投身到为国家、为群众的无限服务中去。

  (三)勤于自省,做人要知不足。“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这一直是中国人德行修养的标准之一。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经常反思自己在党性修养、待人接物这方面的缺点和不足,时刻保持良好的作风和生活情趣。

  一是要时刻反思自己的生活习惯。陈敏尔书记的专题党课报告中讲到:大量事实表明,经济腐败与生活腐化往往是相互纠结在一起的,腐败变质的领导干部,大多是从生活上不检点、作风上不正派开始的。可见,领导干部一旦在道德情操、生活情趣上打开缺口、出现滑坡,廉洁从政的底线失守势成必然。当前,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生活情趣异常低俗,有的没有黄段子就喝不下酒,有的没有麻将打就聊不了天,有的接受宴请不问来路、收受礼品不问出处,总把一些有违党规党纪的、有失党员干部典范的行为当成私事,刻意营造私人空间,忘了自己的公仆身份,造成“小节”尽失,“大节”不管,最终“晚节”也难保。所以,我们讲自省就是要从点滴抓起,时刻反思,管住“小节”,守住“大节”,最终才能保住“晚节”。

  二是要时刻检查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一个领导干部管不好家人,“后院”就会起火,甚至可能“火烧连营”。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许多领导干部都是“栽”在家人手上。所以说,领导干部要把管好家人作为一件大事来对待,树好家风,管好后院。对家里人,一定要做到公私分明,不为亲情所累。要经常教育提醒,和家里人一起算好人生“七笔账”,否则,就有可能出问题。

  三是自觉接受各方监督。作为党员干部,要把监督看成一面镜子,经常照一照,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深刻检查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不断完善自己,保证权力正确有效行使。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免疫力,才能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要以真诚的态度正确对待和主动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把组织的监督看作是对自己最大的关爱,严格遵守党内外各项制度规定,带头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和各项活动,自觉接受组织的纪律约束。要把群众监督看成是对自己最好的激励,不怕群众挑毛病、提意见,更不能对群众监督“横眉冷对”,甚至“穿小鞋”、打击报复。只有这样,才能听得进意见,改得掉缺点,干得好实事,出得了成绩。

  (作者系省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