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返乡探亲了
□余运桥
现在的孩子难说有童年,暑假都要补课。在放暑假前的家长会上,英语老师反复叮嘱家长,一定要趁暑假把下一学期课本上的生词背会,开学就要抽考。语文老师也说,暑假正是课外阅读的最佳时间,要多读《读者》、《青年文摘》、《格言》等杂志,以后的中考大都从这些刊物上选题。数学老师还安排,要将上学期没有做完的《经典练习》难题攻完,巩固所学,温故知新……暑假一到,我就给女儿拟制好了暑期计划,从周一到周日,每天上午7点半起床到晚上10点半就寝,周密安排到分钟,既有提前学习的数学、英语补课,也有体育锻炼。我真没办法,老师要求提前预习,学生们都在补课,我不能让女儿开学一到课堂就一问三不知,也不能让她两年后只能“混”在普通高中。但我实在不忍心看到女儿辛苦的样子,承诺带她出去转转,因公务缠身,便试着告诉她想让她去一趟武汉。因为那里是我的老家,我的父母和哥姐都在那里生活,比起贵阳,武汉也算是一个大城市,如果女儿能去转转,或许能增长见识。可惜武汉夏天温度实在是太高,贵阳夏季气温一般不到30度,而武汉则往往都是30好几度,我担心女儿受不了这样的高温。没料到女儿追问我几次:“爸爸,你不是答应让我去武汉吗”“爸爸,我究竟什么时候去武汉”;“爸爸,我又不是第一次出远门,你不用担心”;“爸爸,我想看看爷爷奶奶,还有他们家的小狗”。本只是随意说说,好让她暑假学习和参加补课增添一点动力,没想到她竟当真了,哎呀,就随她心愿吧!
打电话给二侄儿,建议他来贵阳避暑,实际上也希望侄儿顺便带女儿到武汉。女儿一个人去武汉,我真不放心。起先侄儿答应了,后来又因为做生意忙说来不了啦。只好让女儿独自前往,但我仍然不放心,对女儿讲:“武汉温度高,以后有机会再去吧”。女儿说:“我不怕,只在那里呆几天就回来”。我知道她的固执,于是买票。总算买到一张起点是贵阳北、终点是武汉站的高铁票。女儿是第一次出远门,虽然她独立生活能力很强,而且早已去过北京、上海、武汉、重庆等多个大城市,也参加过集体组织到厦门的暑期夏令营活动,但这一次终究不会有父母或老师陪同前往,我是实在有些担心。路过武汉的高铁有很多,但买从起点到终点的票,中途不下站,就像乘坐直通车一样,应该很安全。女儿早早地清理好了皮箱衣物,就等着这一天的到来。我则不厌其烦地给她讲: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要喝陌生人的饮料、不要和陌生人搭讪聊天、有困难就报告列车乘务员和警察,云云。还给她分别写了两张从她爷爷到哥哥姐姐一共十几个人的电话纸条,先让她记在手机上,再分别放一张在她的小随身包和皮箱里,分头在不同地方藏上2000元钱,告诉她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动用哪些钱。也逐一打电话给父母、哥嫂和侄儿们,提醒他们要注意督促女儿每天跳绳、跑步、立定跳远和看课外书,别把女儿玩野了。说得家里人也烦,连连说“知道”!女儿也似乎有点不高兴,头一回讲还听一听,第二回、第三回就干脆扭头干别的事了。那天我正好读到一份2015年7月29日的《环球时报》,上面刊登了一则“中国每年都有上万名儿童被拐卖”的消息,真是如获至宝,赶紧给女儿看,“你看看,不听大人言,吃亏在眼前,如果你不听爸爸的话、不按爸爸的要求做,就别去了!”女儿看了,竟说:“我都十三岁啦,是少年了,又不是儿童,再说了又不是头一回出去。”她满脸的委屈,若无其事。
出发的那一天,女儿比我起得还要早,催我早点走,说高铁不等人。我们提前两个小时就到了贵阳北站,只能痴痴地等,她却满不在乎,听着音乐,反带着帽子,还不时玩着自拍,悠闲自在,不亦乐乎!而我则是忐忑不安,担心给她买的儿童半价票能不能过检票口、即使过了又能不能找到车厢、找到车厢了还能不能放置好皮箱……有时我就把她的耳机直接扯下来,反复叮嘱她在列车上以及抵达武汉后的注意事项,还打电话给侄儿让他一定要每隔一个小时打一次电话给妹妹、在出站口举一个牌子迎接妹妹。提前15分钟检票,女儿顺利过了检票口,头也不回地走了,连挥手致意也没有!哎,真是女大不由爹!我则站在检票口,伸头往里看,一直看到站在滑梯上的女儿往下消失。我没有立即出站,担心万一她因为买了半票乘务员不让上车或者害怕一个人远行不敢上车怎么办?我坚持等了15分钟,半点刚过,应是列车启动的那一刻,就迫不及待地打电话给女儿,问她身边坐了谁,再次提醒她千万别和陌生人交谈接触,提醒她把随身包左肩右胁背好,尽量把皮箱放在头顶的储藏架上,抬头就能看到。
列车启动了,顷刻带走了我的心!
此后的五个小时我惴惴不安,手足无措,不知干啥,干脆打电话给单位领导把半天的假期延长到一天,身上也总觉得不太舒服,便去了路边的洗脚房,请一位陕西的足疗师傅使劲地按了按。此间我不停看挂在墙上的电子钟,打了几次电话给女儿但都无法接通。此前我就咨询过一位同事,得知由贵阳开往北京武汉方向的高铁在贵阳至长沙段大都穿行在隧道里,手机很难收到信号!但我还是抱着侥幸的心理不停地打。当列车驶过长沙后,我接到了女儿的电话,她一定是看到了手机上的“来电提醒”。我赶紧再次打电话给侄儿,问他已到了哪里,再过一会列车就要到了。
当预计列车到达的那一刻我又想打电话,但立马停住了。女儿此刻肯定正在出站,她没法接我的电话,不能干扰她。半小时后,我接到了侄儿打来的电话:“幺父,我接到星雨了,还是星雨先看到我的。”我让侄儿把手机递给女儿,我问她:“你是怎么看到哥哥的?哥哥举牌子没有?”女儿回答:“哥哥的长相我在手机上见过的,这么大的人了,举什么牌?”我一时哑然。女儿真大了,大到可以独自一人到那座与她及她父亲有着千丝万缕关系却又实在是完全陌生的城市。她用独自的行动证明了她的自信并不盲目,也证明了我的多虑,让我无话可说。出发前,我也曾告诉女儿,我18岁当兵前连武汉市蔡甸区政府所在地都没有去过,更别说到繁华的汉口了。她享受着我无奈走出农村并奋力改变命运后的新生活,也得继承我作为农民子弟“只求耕耘,不问收获”的基因,学会节俭、善良、谦逊、孝顺、踏实、勤奋、好学,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做一个让家人感到自豪的人!女儿说她懂得我们这一代人的艰辛,她会尽力,但生活总在改变、总在向前,她也有她的困惑与责任。联想到自己捉迷藏、玩珠子、滚铁圈、下河洗澡抓鱼的年代,笑声歌声叫喊声满天飞,而现在的孩子整天陷入题海、沉迷于肯德基、穿行在汽车尾气,个个过早地老成世故,他们也许真需要我们的理解与关怀。
一趟远行,我知女儿大了!如果女儿再大一点会是什么样子,我曾急盼,但现在我真不敢想真不愿想!她的爷爷曾对我讲,说我就像一只鸟,飞进贵州深山老林就再也回不去了。我就不曾用心领会这句话的含义。女儿此次返乡探亲,我竟略有所悟。我多么希望女儿坚毅如我、远行如我、自立如我,却不忍一时别离,况且大手小手最终会就此别过,这是生命的规律,谁又能抵挡得了这种无情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