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感”里的缉毒故事
□王宗伦
毒贩越来越狡猾,缉毒民警为了制服他们,除了智慧,更需要敬业和忠诚。
——采访手记
一个旧千斤顶
王军是贵州省桐梓县松坎毒品检查站的缉毒民警,在这个检查站的三年时间里,他和战友一起,查获各类毒品10余公斤,查获涉毒人员100余人,缴获涉案车辆9台、枪支5支、子弹30余发、管制刀具近千把。2014年9月底,“全国百城禁毒会战”拉开帷幕时,王军摩拳擦掌,誓立新功。
5月25号下午一点过,从遵义开往重庆方向的一辆红色丰田轿车,车上两个男子,副驾驶室位置的皮包里,有一个黑色的指甲刀盒,空的,有很淡的麻古味道。王军对黑色T恤男子重点检查,在他左侧裤包内,发现了高速公路过路票包裹的冰毒零包一个和麻古零包两个。他们自称是到贵阳游玩返回,要回重庆。但民警在检查高速公路过路票时,是云贵边境胜境关的过路票,时间显示是25号凌晨1点过的。从过路票上分析,两人24号从南川出发,当天晚上到曲靖,然后又从曲靖返回往贵阳方向行驶,中间只逗留了4小时。
黑T恤男子叫徐一军(化名),白衣男子叫彭东(化名)。徐说他在贵阳耍,而当民警发现过路票的端倪后,他又改口说,他们到云南曲靖包工地,结果过去才发现被人骗了,没有找到联系包工地的人,顺路到贵阳游玩一下。
对徐和彭进行身份查询,发现徐有吸毒前科。根据多年的查缉经验,王军向毒品检查站领导作了汇报,其他正在轮休的缉毒民警听到消息后,一骨碌从床上翻起来,加入紧急查缉当中。可是,三路人马经过紧张查缉,一无所获。
王军是带队负责沿210国道查缉的一组。他从新站返回的路上,边走边想,肯定不对头。当车上的所有物品都摆成一条线后,王军发现,一辆价值20多万的小轿车,却搁有一个大货车的千斤顶,而且这个千斤顶比较陈旧,在所有物品中非常显眼。徐说这个千斤顶是朋友的,坏了,随手扔在车上的。问是哪个朋友丢在车上的,徐又说车子是租的,不知道是谁放的。
王军在伺弄这个千斤顶的时候,徐彭两人始终盯着王军的手势转动。王军放下千斤顶后,安排缉毒警犬嗅,警犬随即作出了示警反应。修车师傅,将千斤顶打开,里面是813克麻古毒品。
原来,徐是贩毒团伙的一名马仔,他的上家被警方打掉,徐亲自驾车到云南贩毒,将毒品事先装在千斤顶里面,运回重庆销售。结果,刚一出马,就落在桐梓缉毒民警手中。
三罐原装饮料
2014年11月1日,王军接到上级情报,将有一名外籍毒贩携带毒品,由重庆前往遵义贩卖。可是,情报信息非常有限,别说乘坐什么车?甚至连姓名、性别、年龄都不知道,怎么查?每天经过松坎检查站的车辆多达数千甚至上万辆,全部都查,不现实。
大约检查两个小时后,在一辆成都至贵阳的客车上,检查到两个云南曲靖过来的妇女,一个有很多行李,一个只有一个随身携带的小包。携带小包的包内有两罐椰奶、一罐红牛、两个苹果、一个梨子,其他即是一些化妆品之类的女人用品。王军拿起三罐饮料中的一罐,轻轻地在手上掂量着,和谒地问那名妇女:“小妹,我买一罐赔你,打开一罐尝尝。”妇女顿时露出惊异的眼神。她的身份证显示是云南曲靖人,又从临沧到昭通,再从成都到遵义,这中间究竟有何秘密?难道毒品藏在饮料内?王军将可疑妇女带到检查站进一步检查。打开一罐,倒出饮料,里面还有夹层,藏着毒品海洛因。三罐饮料里面,共查出海洛因200余克。
原来这名女子是缅甸人,中国话说得非常标准,冒用云南曲靖的假身份证入境贩毒被查获。
五条进口香烟
2014年12月4日,王军和往常一样,将一辆从贵阳方向驶来的黑色奔驰轿车打停,礼貌地上前向驾驶员行礼,然后将驾驶员和车上的两名乘客请下来接受检查。一般来说,驾驶豪华轿车贩毒的机率比较小,检查时也没有作为重点。可是,坐在奔驰轿车后排的那名50多岁的女乘客,当缉毒队员检查她的随身小包时,她不关心包内首饰和现金的检查情况,眼睛却往检查后备箱的缉毒人员那边观察,闪过一丝焦虑不安的神色。她的这个小动作,没有逃过负责在边上察言观色的王军的眼睛,他立即示意查缉人员重点对后备箱进行检查。可是,车上物品都检查了一遍,没有任何可疑之处,只有五条原装密封的进口香烟没有打开检查。王军把这五条香烟分开,一条一条地用手掂量,发现其中一条稍稍比其他四条重一些,一样的香烟,一样的牌子,为什么其中一条偏重一些呢?王军眼神一眨,查缉人员立即将三人控制。撕开一看,K粉,448克!
一堆旅游零食
12月5日,一辆由云南开往重庆的小轿车在接受检查时,车上两名青年男子均说到云南旅游回来。王军对他们进行分开查询时,结果两人说的旅游地点不一致。两个一起出去旅游的朋友,驾驶同一辆车,怎么旅游地点不一致呢?这中间必然有破绽!
王军观察车内物品,后排座位上堆放着很多零食,有瓜子、饼干、饮料、矿泉水……一般来说,女孩子才喜欢吃零食,作为时尚男青年,怎么会买这么多零食呢?检查车辆后备箱,也是许多零食,饼干、饮料、矿泉水,甚至蛋糕、鸡腿等等,一大堆旅游零食,完全不符合青年男子的生活规律和常识。这里面是否隐藏着什么秘密?
王军将这些零食一包一包地拿在手上掂量,发现一大包名叫“达利元”蛋黄派的零食里,同样包装的小包零食,有的重量感觉不一样。原来,一堆旅游零食中的几包“达利元”蛋黄派里面藏着毒品麻古550克。
伺候男人下“蛋”
2013年5月9日凌晨,查缉民警在云南至重庆的大客车上检查时,在垃圾桶里发现一根黑色塑料袋装的垃圾,一捏,是4砣黑色的圆疙瘩。打开,一股大便的臭味。一般人检查到这一步,随手就丢了。但这名查缉人员想了想,这车上有35名乘客,从昆明过来,沿途有厕所,随时可以下车方便,怎么可能在车上大便呢?于是,他进一步打开塑料袋,发现4砣黑疙瘩滑溜溜的,而且用塑料胶带捆扎起来,外面涂着润滑油。难道是毒品?打开一砣——小红米!查缉民警立即对车上35人一一盘查,最后确认了两名重点嫌疑人,将两男子带到检查站进一步审查时,其中一人嘴皮起泡,口渴难耐,但他拒绝喝水,拒绝吃东西。嗯,有把戏,民警“伺候”他大杯大杯地喝水。几杯矿泉水下肚,他就忍不住要上厕所。民警找来脸盆,他一口气下了4个“蛋”。这一次,抓获人体贩毒嫌疑人2名,缴获毒品370多克。
原来,两名男子从昆明利用人体带毒到重庆。另一男子在贵阳就把持不住,把“蛋”下在被窝里。为了逃避检查,用塑料袋装了起来,假装丢废物一样丢在垃圾桶里,准备下车时再捡起来,谁知没有逃过桐梓缉毒民警的眼睛。
缉毒检查
夜间查缉
严阵以待